雪災突然來臨,鎮上也有很多老百姓都被凍死。
第一批搬進鎮裡的老百姓,跟林洛兮一起,把那些凍死的老百姓搬出來火化,交了房租,給每家騰出一間房給他們。
當然,要是手頭餘錢比較多的,也可以出錢買以往要五十到一百兩的銀子的房子,現在隻需要二十兩。
這個政策出來,第一批聽勸,或者自己察覺到不妙的村民,很是感激林洛兮出的這個政策。
家裡人多的,有家底的人家,咬牙掏出買房的銀子,買下心儀的房子。
雖說一點趁火打劫,但現在也要是不買,以後想買,可就沒這個機會,不是這個價格。
至於溫飽,反正林洛兮在鎮長門口施粥,他們每天過去對付一口就行。
第一批進鎮的人,花最小的錢,買下一輩子的房子,吃著暖洋洋的粥,心裡不住的感歎,幸好搬到鎮上了,不然,要待在山坳坳,幾輩子都走不出大山。
而被範縣丞和趙繼業兩位官員給強製搬到鎮上避難的老百姓們,,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了。
因為要安住後麵來避難的老百姓,林洛兮還花錢請鎮上的勞動力,一起搭建接濟堂。
那些剛買了房子,手頭一分錢都沒有的人家,全都過來報名,每天忙到天黑,就可以領到工錢,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之前不舍得花錢買房,隻願意花幾十個銅板租房的人,都後悔不已。
都說鎮上的出路多,果然,他們才搬到鎮上沒多久,就能上工,領工錢。
早知道這樣,當時應該咬咬牙,把錢拿來買房了。
但不管他們怎麼後悔,房子被勇敢的人買了,他們隻能好幾家人擠在一個房子裡。
等年景好之後,還要離開鎮上,回到山坳坳,繼續過著山旮拉苦難的日子。、
每天上班,每天領著工錢,每天看到彆人是回家,而不是回租房,租房的人心裡悔得恨不得時間倒流。
由於鎮上的房屋都住滿了,林洛希隻能把人安排進剛建好的接濟堂住。
人多,加上太突然,接濟堂是一個大通鋪,隻是用木板隔成好多隔間,能保護每個人的隱私。
那些租房的人,在看到後麵搬來鎮上的人隻能住接濟堂那種又擠又小隔間裡,心裡總算平衡了。
而之前林洛兮最先進去川州,接濟的蔡嶴村的那二十個小孩,被林洛兮安排到她在鎮上買下的一個宅院裡。
二十個人,每個房間住兩人,不夠住,二十個孩子,自己動手,在院子空地,再搭建兩個房間,正好能容納二十個孩子。
又剛好是一個村子還是熟人,二十個孩子相處得不錯,每天家務活都是輪流。
而鎮上有活,林洛兮也特意交代,雙親不在,年齡已經到了十二三歲,都可以來上工賺錢,工錢的話,按照出力給工錢。
這二十個孩子,其中就十六個達到了上工年齡,沒有達到上工年齡的,就在家做家務來換取他們的工錢。
這二十個孩子把他們自己安排得妥妥當當,林洛兮看到他們安排得井然有序,想了想,把他們當中的還沒達到上工年紀的五個女娃娃給帶走了。
這麼多男娃裡住著五個女娃,終歸是有眾多不便,還是跟著她比較好,還能幫她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