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如同一顆引爆網絡的核彈,將所有人的期待值拉滿。在基金會和淩墨新組建的高效團隊運作下,整張名為《墨色》的專輯,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錄製、後期和宣發。
專輯收錄十首歌,全部由淩墨包辦詞曲。除了磅礴大氣的《天地龍鱗》,還有婉轉纏綿的《青花瓷》、逍遙灑脫的《滄海一聲笑》、禪意深遠的《半壺紗》……風格各異,卻都深深烙印著獨特的“淩氏國風”印記。
發行當日,數字平台秒破百萬銷量,一小時破千萬,打破平台曆史記錄!實體專輯首批十萬張,上線三分鐘售罄,黃牛價炒到天上!
各大音樂榜單瞬間被《墨色》屠榜,前十名有八首是專輯裡的歌。樂評人集體高潮,用儘溢美之詞:“開宗立派”、“重新定義國風”、“華語樂壇久違的盛宴”!
街頭巷尾,商場餐廳,到處都在播放《墨色》裡的歌。淩墨的歌聲,以一種霸道又優雅的方式,席卷了整個華語世界。
“音樂詩人”、“國風掌門”、“淩神”……一個個稱號被冠在他頭上,地位無可撼動。
慶功宴上,王秘書長紅光滿麵,握著淩墨的手用力搖晃:“淩墨!成功了!我們成功了!你這張專輯,不僅僅是音樂的成功,更是文化推廣的巨大勝利!”
楚風、林思思等好友紛紛到場祝賀,看著被眾人簇擁、卻依舊淡然如水的淩墨,楚風心中再無半分比較之心,隻剩下與有榮焉的感慨。
然而,樹大招風。
就在專輯銷量突破一個恐怖數字,淩墨風頭無兩之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出現了。
某位以“毒舌”著稱、自詡權威的樂評人“丁太升”,在微博發布長文,標題極為刺眼:《剖析淩墨現象:華麗包裝下的文化快餐與精神空虛》。
文中,他避重就輕地承認了淩墨旋律的優美和歌詞的古雅,但話鋒一轉,開始猛烈抨擊:
“淩墨的音樂,聽起來很美,但細品之下,缺乏真正的靈魂和批判精神!不過是將古詩詞和傳統元素進行堆砌,迎合了當下浮躁的‘古風’審美,是一種投機取巧!他的成功,是資本和流量精心炮製的幻夢,是大眾審美惰性的體現!這種音樂,充其量是包裝精美的文化快餐,無法經受時間的考驗!”
這篇長文,帶著一股居高臨下的酸腐氣和“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優越感,立刻被一些看不慣淩墨如此成功的人以及對主流抱有逆反心理的網友奉為圭臬,瘋狂轉發。
“丁老師說得對!淩墨的歌就是聽起來好聽,沒什麼深度!”
“終於有人敢說真話了!全是辭藻堆砌,無病呻吟!”
“支持丁老師!反對流量造神!”
雖然支持淩墨的粉絲和路人迅速反擊,將丁太升的微博衝得七零八落,但這種看似“專業”的質疑聲,依然造成了一定的輿論混亂,也惡心到了不少人。
慶功宴的氣氛,因此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個丁太升,分明就是嘩眾取寵,蹭熱度!”林思思氣得小臉通紅。
楚風皺眉:“這人一向如此,靠唱反調博出名。但他的言論確實會誤導一部分人。”
王秘書長臉色也不太好看,正準備動用資源壓下這股歪風。
一直沉默的淩墨卻開口了,他晃動著手中的酒杯,眼神平靜無波:“王秘書長,不必麻煩。既然有人想討論音樂的‘深度’和‘靈魂’,那我奉陪便是。”
他拿出手機,登錄了自己許久未用的微博賬號,轉發了丁太升的那篇長文。
沒有激烈的反駁,沒有情緒的宣泄,隻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
“明日下午三點,國家圖書館報告廳,聊一聊何為‘音樂的筋骨與血肉’。樂評人丁太升,恭請指教。”
這條微博一發,全網炸鍋!
淩墨,竟然公開應戰了!而且選擇在國家圖書館這種地方,進行公開對談?!
“臥槽!淩神霸氣!”
“直接線下對線?!太剛了!”
“國家圖書館!這逼格!這底氣!”
“丁太升敢去嗎?不會是鍵盤俠吧?”
粉絲沸騰,路人期待,連許多音樂圈內的人都密切關注起來。這已不僅僅是口水仗,更像是一場關於音樂本質、關於傳統文化現代表達的公開論戰!
丁太升也被淩墨這手弄得措手不及,騎虎難下。不去,坐實了鍵盤俠之名;去,麵對剛剛用專輯創造神話、氣勢如虹的淩墨,他心底發虛。
但眾目睽睽之下,他隻能硬著頭皮回應:“既然淩先生有此雅興,丁某必定到場,共同探討!”
風波,瞬間被淩墨引導向一個更高規格、更受矚目的舞台。
所有人都預感到,明天下午,將有一場好戲上演。
而淩墨,要用最堂堂正正的方式,將這最後的雜音,徹底碾碎。
喜歡娛樂直播:我一身傳承吊打頂流請大家收藏:()娛樂直播:我一身傳承吊打頂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