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國際舞台的初露鋒芒_娛樂直播:我一身傳承吊打頂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4章 國際舞台的初露鋒芒(1 / 1)

《故宮修複筆記》在國內引發的文化熱潮尚未平息,一股更強大的推力,已經開始將淩墨推向更廣闊的國際舞台。

憑借電影引發的巨大文化影響力和官方背書,淩墨收到了一個極具分量的邀請——作為中國青年藝術家代表,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辦的“世界文化藝術交流論壇”。

這個論壇規格極高,彙聚了全球數十個國家的頂尖藝術家、學者和文化官員,是文化交流領域的一項重要國際盛事。淩墨的受邀,不僅是對他個人成就的認可,更是中國文化軟實力輸出的一次重要展示。

消息傳出,國內輿論再次沸騰。

【淩墨要出征國際了!牛逼!】

【代表中國青年藝術家!這排麵!】

【讓他去告訴世界,什麼是中國的文化自信!】

星耀唱片辦公室內,王斌看著這則新聞,氣得差點把後槽牙咬碎。他無法想象,那個曾經被他公司雪藏、差點就要糊穿地心的“過氣童星”,如今竟然能站上如此高規格的國際舞台,代表國家!這比電影票房大爆更讓他感到窒息和絕望。

“不行……絕對不能讓他這麼風光……”王斌眼中布滿血絲,如同困獸般在辦公室裡踱步,一個更加惡毒的計劃在他腦中成型。“國際舞台……哼,站得越高,摔得越慘!我要讓你在全世界麵前丟儘臉麵!”

他立刻動用自己所能觸及的所有海外關係和資源,不惜重金,開始布局。

與此同時,淩墨在團隊的精心準備下,踏上了前往巴黎的旅程。此行,他不僅僅是以演員的身份,更是帶著“青年文化推廣大使”的責任。

論壇開幕當天,巴黎市政廳內名流雲集,衣香鬢影。淩墨的出現,吸引了不少目光。他今天依舊選擇了一身融合了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的深色禮服,氣質沉靜,舉止從容,在一眾西方麵孔中,顯得格外突出,自帶東方神秘氣場。

論壇的議題圍繞著“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傳承與創新”展開。幾位歐美國家的學者和藝術家率先發言,觀點雖不乏真知灼見,但或多或少都帶著西方中心論的視角,言語間偶爾會流露出對非西方文化的一些刻板印象和居高臨下的審視。

輪到淩墨發言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個年輕得有些過分的東方麵孔上。不少人都帶著好奇與審視,甚至一絲不易察覺的輕慢。

淩墨不慌不忙地走上演講台,調整了一下話筒。他沒有立刻開口,而是先用目光平靜地掃視了一圈全場,那眼神中的沉穩與自信,瞬間讓一些竊竊私語安靜了下來。

他開口,是一口流利而地道的英式英語,發音標準,用詞精準,絲毫沒有許多非英語母語者的怯場。

“女士們,先生們,很榮幸站在這裡。剛才聆聽了諸位關於傳統與創新的精彩見解,受益匪淺。”他先禮貌地肯定了前人,隨即話鋒一轉,語氣平和卻帶著力量,“在此,我想從一個具體的,或許在諸位看來有些‘微小’的領域切入,分享一些來自東方的實踐與思考——那就是,文物修複。”

他身後的巨大屏幕亮起,開始播放一段精心剪輯的,關於中國古書畫修複技藝的短片,配合著他清晰的講解。

“在中國,我們有一種古老的哲學思想,叫‘天人合一’。這種思想,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對待遺產的態度。我們修複文物,不僅僅是恢複其物理形態,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後的‘氣韻’與‘精神’,是嘗試與創造它的古人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他引經據典,從中國畫的“留白”意境,講到書法線條的“筋骨”,再到古籍修複中“修舊如舊”的最高準則。他不僅僅是在講技術,更是在闡述一種獨特的東方美學和哲學觀。

他的講述深入淺出,邏輯清晰,將原本可能枯燥的專業知識,講得生動而富有感染力。台下那些原本帶著審視目光的學者和藝術家,漸漸坐直了身體,眼神中的輕慢被專注和思考所取代。

然而,就在淩墨演講即將結束,進入提問環節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了。

提問者是一位以觀點尖銳、時常挑釁聞名的美國藝術評論家。他拿著話筒,臉上帶著一絲看似禮貌實則倨傲的笑容。

“淩先生,感謝您的精彩分享。東方哲學確實很……迷人。”他頓了頓,語氣帶著質疑,“但是,我很好奇,您如此年輕,主演了一部關於文物修複的電影,就被冠以‘文化推廣者’的身份。您是否認為,這種基於商業電影和個人名氣的‘文化輸出’,其深度和真實性,足以代表一個擁有數千年曆史的古老文明?還是說,這僅僅是另一種形式的……文化消費和符號包裝?”

這個問題極其尖銳,甚至可以說是無禮!直接質疑淩墨的資格,以及中國通過流行文化進行對外輸出的有效性和真實性!

現場響起一陣低低的騷動,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淩墨,想看他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發難。國內通過網絡直播觀看論壇的網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淩墨在國際場合吃了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斌在電腦前看著直播,臉上露出了陰險而得意的笑容。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麵對這充滿陷阱的提問,淩墨臉上沒有絲毫的慌亂或惱怒。他甚至微微笑了一下,那笑容裡帶著一種洞悉一切的平靜。

“感謝這位先生的提問。”淩墨的聲音依舊沉穩,“您提到了‘深度’和‘真實性’。那麼,我想請問,文化的生命力在於什麼?在於將其束之高閣,奉為僅供少數人研究的標本?還是在於讓它融入當代生活,被更廣泛的群體,尤其是年輕人所理解、所熱愛?”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一個問題,將皮球踢了回去,瞬間掌握了對話的主動權。

“電影,作為一種擁有最廣泛受眾的藝術形式,恰恰是連接古老文明與當代世界最有效的橋梁之一。”淩墨繼續說道,語氣不疾不徐,“《故宮修複筆記》所做的,不是‘消費’文化,而是‘激活’文化。它讓沉睡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通過故事和情感,走進了成千上萬普通人的心裡。這難道不是一種更生動、更深刻的傳承嗎?”

他目光直視那位提問者,眼神清澈而堅定:“至於我本人,我從未認為自己能‘代表’整個中華文明。我隻是一個學習者,一個傳遞者。我的電影,我的言行,如果能激發一個人對中國文化產生一絲興趣,那麼,我認為這就是有意義的。文化的傳播,正是由這無數個‘一絲興趣’彙聚而成的江河。”

他頓了頓,最後用一種近乎宣言般的語氣說道:“而且,我們相信,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源於封閉和排斥,而是源於開放與交流,源於我們願意,並且能夠,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

靜!

全場一片寂靜!

隨即,熱烈的掌聲如同潮水般湧來!這一次的掌聲,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真誠、都要熱烈!

淩墨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有理據,又有格局,完美地化解了對方的刁難,更是擲地有聲地表達了中國文化開放的姿態和強大的自信!

那位提問的評論家,在淩墨平靜卻有力的目光注視下,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鼻子,最終也跟著鼓了掌。

論壇結束後,多位國際知名的學者和藝術家主動上前與淩墨交換聯係方式,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機會。

淩墨在國際舞台上的首次亮相,用他的智慧、風度和絕對的專業素養,不僅化解了一場潛在的危機,更是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當代中國青年的風采和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國內網絡上一片歡騰,讚譽刷屏!

王斌看著直播畫麵裡被眾多國際友人環繞、從容應對的淩墨,看著網絡上一邊倒的讚譽,他知道,他最後的反撲,也徹底失敗了。一股巨大的、冰冷的絕望,徹底將他淹沒。

喜歡娛樂直播:我一身傳承吊打頂流請大家收藏:()娛樂直播:我一身傳承吊打頂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