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和大怨_第七子,血字遺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9章 和大怨(1 / 2)

經曰: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續曰:

夫天地密移,陰陽循環;暑極而涼,寒極而溫。

惟人心中之怨,若刻石之紋,雨侵風蝕,其痕愈深;

若瘞火之灰,日炙月曝,其焰複燃。

故“和大怨”者,非以金帛可以彌縫,非以斧鉞可以斬斷;

必也反其本,疏其源,使鬱者自舒,結者自解。

昔周室東遷,戎、狄交侵,桓王伐鄭,射中王肩,

斯怨積於廟堂,波及四國。

齊桓倡“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不責前釁,

是以王賜胙肉,鄭輸積粟,舊怨未泯,而新盟暫合。

晉楚城濮之後,踐土之盟,亦執“舍憾”之策,

然再傳而邲戰複興,則“餘怨”之驗也。

由是觀之,和大怨者,若沃焦釜,止沸片時;

執左契者,乃去其薪,使火永不熾。

何謂“左契”?

借而不索,予而不求,貸粟於饑,捐田於弱;

功成不居,惠至不德,如天地生萬物而不言,

如日月照四海而不恃。

故聖人之治,先立於“無傷”,後議於“有補”。

民有鬥鬩,不亟加以刑,而使之自訟其曲;

鄰有侵疆,不遽動以兵,而使之自還其土。

以“不責”為責,以“有餘”補不足,

則怨雖未銷,亦不複長;

恩雖未厚,亦不複竭。

若夫“無德司徹”,譬若暴秦之政:

合什之賦,取一錙之息;

鄰裡失耒,裡正連坐;

道路遺芥,守吏刖足。

徹者,徹骨之徹,無絲發之留;

司徹者,以刀為筆,以血為書。

於是小怨並為大怨,私仇激成公憤,

陳王一呼,而天下響應,

非戍卒之勇,實司徹之酷驅之也。

是以“天道無親”,非薄於君父而厚於布衣,

然四時之運,虧盈而益謙;

“常與善人”,非賜以珠玉,賜以“自然之應”。

善人設“不責”之政,則民無怨;

民無怨,則兵革不興;

兵革不興,則陰陽和,風雨時,

穀麥登,蠶桑殖,老者得終其壽,幼得遂其長。

是皆“天道”之影,響之應聲,不召而自至。

昔者舜以孝德,升聞於天,


最新小说: 山野神醫好快活! 周途儘處,唯汝有爾 直播出海打撈後,我成了警局常客 你和好兄弟共同穿越到了修仙世界 和反派權臣共享痛感後殺瘋了 時腐龍,億萬次回溯隻為瀆神 食仙之骨 綜漫:悲劇粉碎拳! 盜墓:開局嚇跑阿寧和胖子 青霄孤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