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粒永被竊的第一拍
一、雪原上的無聲鼓點
霜角城破曉的鼓,遲了整整一拍。
那一拍,被誰偷走,就再沒還回來。
白史官跪在殘鐘旁,手指撫過銅麵——上麵有一道新發裂的細紋,像一條乾涸的血跡。
裂紋裡嵌著一粒幾乎不可見的黑冰屑:玄冰坊的"滯音砂"。
隻要這砂留在銅腔裡,鼓聲便永遠慢一拍,史冊便永遠缺一行。
"原來,史可以被一粒沙篡改。"
白史官低喃,把冰屑剔進掌心;寒意順血脈爬向心口,他卻覺得無比清醒。
二、被刪去的名字
鼓聲落後,名冊便缺。
昨夜陣亡的第七子親衛——"無名都尉"——沒有被寫進《霜角冊》。
白史官翻遍竹簡,都找不到那行用血寫就的小字:
>"第七子,陣亡者,無名都尉,年十九,雪嶺人。"
他猛地記起:自己確實寫過,就在鼓響之前。
可如今,竹簡光滑得像從未存在過任何筆畫。
有人在他離帳的片刻,用蒸汽熨平了血字,再塗以薄蠟,重新打磨。
"史官大人,莫追究。"
身後傳來老卒沙啞的嗓音,"那孩子……是主公的影子,影子死了,光還在。"
白史官握筆的手第一次發抖。
他忽然明白:自己記錄的不是真相,而是被允許留下的"光"。
三、第七子的軍令
卯時整,第七子披白狐鬥篷登城。
他俯視雪原,目光落在遠處那麵殘缺的皇旗——玄蝠紋被刀劃開一道裂口,像閉不上的眼。
"白史,"他回頭,聲音沙啞卻溫柔,"給我下一道"遲鼓令"。"
"遲鼓?"白史官愕然,"會動搖軍心。"
第七子抬手,指尖落雪即融:
"我要讓天下人知道,鼓可以慢,史可以缺,但人心不能跟著缺。
那一拍,留給他們去想——為什麼慢,為誰慢。"
白史官沉默片刻,忽地笑了:
"臣,遵命。"
他在簡首重提朱筆,寫下:
>"靖和七年,霜角鼓遲一拍,主將令曰:留此空白,以待後人填。"
四、雪幕裡的偷時者
鼓台後側,黑影一閃。
偷時者披著夜色與雪,指間捏著那粒"滯音砂",正欲遠遁。
忽有琴聲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