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熠的意識在黑暗中沉浮,如同迷失在星雲深處的孤帆。這一次的深度同步,與冰冷無情的遺跡防禦係統正麵碰撞,幾乎將他的精神世界撕裂。他感覺自己被拋入了一個由絕對邏輯和排斥性指令構成的冰冷漩渦,每一秒都在對抗著足以碾碎常人意識的龐大數據洪流和殺伐之氣。守護程序的鐵壁邏輯像億萬把冰錐,反複穿刺著他的思維邊界,試圖將他同化或湮滅。
不知過了多久,一點微弱的暖意,如同極夜中的篝火,開始在他意識深處搖曳。那暖意帶著熟悉的呼喚,帶著擔憂的顫抖,帶著淚水鹹澀的味道……是林雪。她的存在,像一根堅韌的絲線,牢牢係住了他即將飄散的本我,將他從冰冷的虛無中一點點拉回。
他掙紮著,循著那暖意,對抗著周身刺骨的嚴寒和撕裂般的痛楚,終於……衝破了黑暗的桎梏。
梁熠緩緩睜開眼,視線先是模糊,繼而漸漸清晰。映入眼簾的是醫療艙熟悉的柔和頂燈,以及林雪布滿血絲卻寫滿驚喜的雙眼。她緊緊握著他的手,指尖冰涼,卻傳遞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你醒了……”她的聲音沙啞,帶著如釋重負的哽咽。
梁熠想開口,喉嚨卻乾澀得發不出聲音,隻能微微動了動手指作為回應。全身如同被拆散重組般劇痛,尤其是大腦,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超新星爆發,殘留著灼燒般的脹痛和極度的疲憊。但他能感覺到,意識核心依舊穩固,甚至……對那股冰冷防禦邏輯的解析和理解,如同烙印般留存了下來,變成了一種獨特的“知識”。
“我……沒事。”他最終擠出了幾個字,聲音微弱得像蚊蚋。
接下來的幾天,梁熠在林雪的悉心照料下緩慢恢複。他不再嘗試深度連接,而是將大部分時間用於靜養和整理腦海中龐雜的信息碎片。通過與防禦係統的這次凶險“交鋒”,他不僅獲得了“彼岸方舟”外圍區域的更高訪問權限“訪客”級彆,允許有限度的資源獲取和非核心區域探索),更重要的是,他窺見了一絲這個遠古遺跡更深層的運作機製和一些被加密的曆史檔案索引。
陳駿和灰隼則帶領著團隊,利用新獲得的權限,緊張有序地開展工作。他們從方舟的倉儲區獲取了急需的高純度能量晶石和特種合金,對“啟明星”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強化修複和升級。方舟內提供的某些基礎技術圖紙,讓陳駿如獲至寶,帶領工程團隊日夜不休地改造飛船的能量核心、推進係統和防禦矩陣。灰隼則指揮安全小組,以方舟內部相對安全的區域為基地,建立了穩固的防線,並不斷探索周邊,繪製詳細地圖,警惕著任何可能的異常。
“彼岸方舟”如同一座沉默的巨人,慷慨地提供了生存的基石,卻對自身的秘密守口如瓶。那種被某種更高級存在“注視”的感覺,始終縈繞在眾人心頭,不敢有絲毫鬆懈。
一周後,梁熠的身體狀況基本穩定,雖然臉色依舊蒼白,但眼神恢複了銳利。他將在靜養期間梳理出的關鍵信息,在艦橋召開了全員會議。
全息星圖在眾人麵前展開,其中一點被高亮標注,遠離他們當前所在的位置,也偏離了原本的目標格利澤581g。
“根據從方舟防禦係統深層日誌中解析出的碎片信息,以及部分低權限可訪問的曆史檔案索引,”梁熠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播種者’文明在消亡前,除了建立類似‘彼岸方舟’這樣的避難所和觀測站外,還執行了一項更為隱秘的計劃——‘火種溯源’。”
他指向星圖上那個遙遠的坐標:“這個星係的代號,在‘播種者’的檔案中被稱為‘織夢者星雲’。那裡,可能存在著一處‘播種者’文明最重要的遺跡,也是他們對抗‘肅正協議’最終失敗的……核心實驗場。”
“核心實驗場?”陳駿眼中閃過興奮和疑惑的光芒,“他們在那做了什麼?”
“信息不全,權限不足。”梁熠搖了搖頭,暗藍色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深邃,“但日誌碎片提到幾個關鍵詞:‘意識升維’、‘現實重構’、‘協議漏洞’、‘代價’……以及……‘最終的警告’。”
意識升維?現實重構?這些概念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一陣心悸。這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目前對科技的理解範疇。
“更重要的是,”梁熠加重了語氣,“有跡象表明,‘織夢者星雲’可能隱藏著‘肅正協議’的某種……‘弱點’,或者說是其運行邏輯中的一個可以被利用的‘悖論’。‘播種者’似乎在那裡進行了某種終極嘗試,雖然失敗了,但可能留下了關鍵的線索。”
尋找“肅正協議”的弱點!這個消息如同驚雷,在每個人心中炸響。一直以來,“肅正協議”就像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代表著絕對的力量和毀滅。如果真能找到對抗它的方法……
“所以,我們要改變航向,去‘織夢者星雲’?”灰隼沉聲問道,他更關心實際可行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的。”梁熠肯定地點頭,“格利澤581g或許能提供一時的庇護,但無法解決根本威脅。隻有找到‘播種者’遺留的關鍵,我們才能真正為人類文明爭取一線生機。‘彼岸方舟’可以作為我們的中轉站和補給基地,但並非久留之地。”
“可是,‘織夢者星雲’距離我們超過兩百光年!”陳駿調出航線圖,倒吸一口涼氣,“以‘啟明星’號目前的狀態,即使完成升級,進行常規航行也需要數百年!除非……除非我們能掌握更高級的空間跳躍技術。”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梁熠身上。空間跳躍技術,這是星際航行的關鍵。
梁熠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一段複雜的技術模型投射到星圖上。那是他從方舟基礎數據庫和自身與信標融合的認知中,整合推導出的一種新型空間跳躍模型——並非“播種者”成熟的超光速技術,而是一種更冒險、更不穩定,但理論上可以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實現的方案:“共振躍遷”。
“利用‘奇點環’引擎對局部時空的扭曲能力,結合從方舟能量核心獲取的高純度能源,我們可以嘗試激發一種與宇宙底層量子泡沫的‘共振’效應,實現短途、但速度遠超傳統推進的躍遷。”梁熠解釋道,“每一次躍遷的距離和落點都存在一定隨機性,且對飛船結構和乘員生理承受力是巨大考驗。但……這是目前唯一能在可接受時間內抵達‘織夢者星雲’的方法。”
一場以生命為賭注的隨機跳躍!風險極高,但回報也可能是巨大的。
會議室內陷入沉默。每個人都在權衡著利弊。留在相對安全的“彼岸方舟”,可以苟延殘喘,但永遠活在“肅正協議”的陰影下。前往未知的“織夢者星雲”,可能找到希望,也可能在一次次危險的跳躍中船毀人亡。
“我同意。”灰隼第一個表態,軍人的果決讓他選擇了主動出擊,“被動等待死亡,不如拚死一搏。”
“我也同意!”陳駿眼中燃燒著技術人員的狂熱,“如果能掌握這種躍遷技術,哪怕是不完善的,也是人類航天史上巨大的飛躍!值得冒險!”
其他船員在經過短暫的思考和交流後,也紛紛表達了支持。絕境之中,希望的光芒哪怕再微弱,也值得用生命去追逐。
林雪看著梁熠,看著他眼中那熟悉的、為追尋真理和守護文明而不顧一切的火焰,輕輕握住了他的手:“無論去哪裡,我們一起。”
梁熠回握住她的手,力度很輕,卻傳遞著堅定的溫度。
目標確定,整個團隊如同上緊發條的機器,開始了最後的準備工作。“啟明星”號的升級改造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方舟提供的資源被高效利用,新型“共振躍遷”引擎的加裝和調試緊張進行。梁熠不顧身體未完全恢複,親自參與到最關鍵的技術環節中,他的知識和直覺成為了項目推進的催化劑。
與此同時,梁熠和林雪的關係,在經曆了生死考驗後,似乎進入了一種新的階段。他們之間的話語不多,但一個眼神,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能傳遞深深的默契與扶持。林雪不再試圖將梁熠拉回“過去”,而是努力理解並支持他“現在”的狀態,成為他保持人性溫度最重要的錨點。而梁熠,在林雪無聲的陪伴下,那非人的冷靜外殼下,屬於“梁熠”的情感內核,似乎也在悄然複蘇,雖然緩慢,卻真實存在。
十天後,“啟明星”號改造完畢。銀灰色的船體在方舟內部港口的燈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新加裝的躍遷引擎組件如同給巨獸裝上了翅膀,雖然略顯突兀,卻充滿了力量感。
全體成員集結在艦橋,氣氛莊重而肅穆。舷窗外,“彼岸方舟”內部空間廣闊而寂靜,如同一個沉睡的遠古殿堂。
“所有係統檢查完畢!躍遷引擎預熱完成!能源儲備充足!”陳駿的聲音因激動而有些顫抖。
灰隼環視全場,目光堅毅:“諸位,前路未知,凶險難測。但我們已經沒有退路。為了生存,為了未來,出發!”
梁熠站在指揮席上,暗藍色的眼眸望向星圖中那個遙遠的坐標,深深吸了一口氣。
“設定航向,織夢者星雲。”
“啟動共振躍遷序列。”
隨著他一聲令下,“啟明星”號尾部的新型躍遷引擎爆發出耀眼的藍色光芒,周圍的時空開始肉眼可見地扭曲、波動。飛船輕輕一震,下一刻,便從“彼岸方舟”的港口憑空消失,隻留下一圈緩緩擴散的空間漣漪。
古老的方舟重歸寂靜,而人類的孤舟,則義無反顧地駛向了那片傳說中蘊含著終極秘密與未知危險的——“織夢者星雲”。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加詭譎的宇宙奇觀,還是毀滅的終局?
新的征途,始於一次充滿不確定性的跳躍。希望與危機,再次於深空中交織。
喜歡asi超級個體之宇宙心流請大家收藏:()asi超級個體之宇宙心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