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邊境偵報,魏王複國_秦末龍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秦末龍旗 > 第242章 邊境偵報,魏王複國

第242章 邊境偵報,魏王複國(1 / 1)

觀津城的晨霧尚未散儘,十隊斥候已如離弦之箭,消失在通往魏國腹地的官道儘頭。他們身著便於隱匿的灰布短打,腰間彆著短刀與信號煙火,行囊裡隻裝著三天的乾糧與水——天宇給他們的命令是:深入魏境百裡,探查大梁周邊防務,重點摸清魏王動向,十日之內務必帶回確切情報。

負責斥候營的是個名叫陳風的年輕人,曾是雁門關的獵戶,擅長追蹤與偽裝,跟著天宇征戰三年,早已練就一雙“鷹眼”。出發前,他將隊員們召集到一起,指著地圖上的標記低聲囑咐:“過了雍丘就是魏國腹地,那裡關卡多,巡邏密,都把馬蹄裹上麻布,說話用手勢,夜裡宿在墳地或破廟,千萬彆驚動村民。”

隊員們紛紛點頭,各自檢查裝備後,分不同方向潛入魏境。陳風親自帶領最精銳的一隊,目標直指魏國都城大梁——那裡是情報的核心,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潛入魏境的第一日,還算順利。魏國邊境的防禦比預想中鬆懈,或許是複國不久,兵力多用於都城防禦,邊境的關卡隻有寥寥數名士兵,對過往行人隻是粗略盤查。陳風等人扮作逃難的流民,混在前往雍丘的人群中,順利通過了三道關卡。

“這些魏兵看著鬆垮得很,”一個年輕斥候低聲對陳風說,“比起匈奴人的哨卡,簡直是擺設。”

陳風瞪了他一眼,用手勢示意“少說話”。他指著路邊田埂上的士兵——那些人穿著嶄新的甲胄,卻歪歪扭扭地靠在樹乾上打盹,手裡的長矛隨意插在地上,顯然缺乏訓練。“越是這樣,越要小心。”他用唇語道,“鬆懈的表象下,往往藏著暗哨。”

果然,行至一處三岔路口時,陳風忽然按住身邊隊員的肩膀,示意眾人伏在草叢中。片刻後,三名騎著黑馬的魏兵從岔路轉出,他們穿著與關卡士兵截然不同的玄色鎧甲,腰懸長劍,眼神銳利地掃視四周,顯然是魏王的親衛斥候。待魏兵走遠,陳風才鬆了口氣:“看到了?真正的好手都在暗處,彆被表麵迷惑。”

接下來的幾日,斥候們晝伏夜出,靠著星辰與草木辨彆方向,餓了啃口乾糧,渴了喝路邊的溪水,夜裡就蜷縮在破敗的山神廟或廢棄的窯洞裡。陳風的隊伍運氣不錯,在一處廢棄的驛站裡發現了半張魏國的驛道圖,上麵用朱砂標注著大梁周邊的城鎮與駐軍點——酸棗、雍丘、襄邑三地果然各有重兵,如同三足鼎立於大梁外圍。

第七日深夜,陳風等人終於抵達大梁城郊。遠遠望去,大梁城的輪廓在月光下如同蟄伏的巨獸,城牆高達五丈,垛口上隱約可見巡邏的士兵,護城河上的吊橋早已收起,唯有南城門外的碼頭還亮著燈火,幾艘貨船正悄無聲息地裝卸貨物。

“分頭探查,子時在東郊的破窯彙合。”陳風低聲下令,將隊員分成三組:一組盯守南門,記錄進出人員;一組探查城牆布防,估算兵力;他自己則帶著兩人,潛入城郊的村落,打探消息。

大梁城郊的村落比邊境繁華許多,村民們大多以種植水稻為生,屋簷下掛著新收的穀物,偶爾能聽到院落裡傳來紡車的聲響。陳風找到一間還亮著燈的茅屋,敲了敲門,裡麵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誰啊?”

“老人家,我們是從北邊逃難來的,想借您這兒歇口氣,給口吃的。”陳風說著,從行囊裡摸出半塊麥餅——這是他們特意留下的“敲門磚”。

茅屋的門開了道縫,一個白發老者探出頭,看到陳風等人麵黃肌瘦的樣子,才放下戒心讓他們進屋。屋內陳設簡單,隻有一張土炕、一個灶台,牆角堆著幾捆草藥。“你們是從趙國逃來的?”老者一邊給他們倒水邊問,“最近不太平,魏王剛複國,到處抓壯丁呢。”

陳風裝作惶恐的樣子:“俺們是從雲州來的,聽說魏國這邊安穩,才想來討口飯吃。老人家,這魏王……是個好君主嗎?”

老者歎了口氣,坐在灶門前添柴:“好不好的,誰知道呢?前幾年秦國占了大梁,殺了不少人,去年公子咎帶著齊國人回來,把秦國人趕跑了,自立為魏王,才算安穩了幾個月。就是賦稅重,還要服徭役修城牆,唉……”

從老者的口中,陳風漸漸拚湊出關鍵信息:魏王咎是原魏國宗室公子,秦國滅魏後流亡齊國,去年在齊國的支持下,率領舊部與齊軍反攻大梁,驅逐秦兵後複國,定都大梁,國號仍為“魏”,封其弟魏章為大將軍,駐守酸棗,又請齊將田單率五千齊軍駐守雍丘,算是穩住了局麵。

“聽說魏王最近在召集舊臣,還開了科舉,想招攬人才呢。”老者的兒子恰好從外麵回來,插嘴道,“俺鄰居家的二小子識幾個字,就去應考了,說要是中了,就能去官府當差。”

陳風心中一動,又問:“那魏王有多少兵馬?聽說還和齊國結了盟?”

年輕人警惕地看了他一眼:“你們問這個做什麼?”

陳風連忙擺手:“俺們就是好奇,怕又打仗。要是兵馬多,能打跑敵人,俺們也敢在這兒安家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者打圓場:“聽說是有三萬兵,齊國人還幫著練了五千精兵,說是要防備趙國和北邊的……”他沒說下去,但陳風知道,他指的是自己這支部隊。

子時,三組隊員在破窯彙合,帶回的情報與陳風打探到的基本吻合:大梁城牆周長三十裡,設十二座城門,守城士兵約一萬餘人,多是新招募的壯丁;魏王咎每日清晨會在宮中議事,午後常去城郊的軍營視察;城東的糧倉囤積著大量糧草,由齊軍把守;城南碼頭每日有商船往來,多是從齊國運來的物資。

“最重要的是,”負責探查城牆的隊員拿出一張草圖,“大梁城的防禦是田單設計的,三道護城河,城牆馬麵密布,還藏著暗弩,硬攻怕是要吃虧。”

陳風將所有情報彙總,用炭筆寫在貼身的羊皮紙上,又畫了一張簡易的大梁布防圖,才對隊員們說:“任務完成,我們分兩批回撤,我帶兩人走小路,你們走官道,約定五日後在觀津城外的老槐樹下彙合,誰先到就先報信。”

回撤的路比來時更凶險。或許是魏王加強了戒備,沿途關卡的盤查陡然嚴格起來,不少村莊都貼了告示,懸賞捉拿“北境細作”。陳風等人不得不繞遠路穿越山林,夜裡甚至要在樹上過夜。有一次,他們在山林裡遇到魏國的搜山隊,靠著偽裝成樵夫,才僥幸躲過。

第十日清晨,陳風終於抵達觀津城外的老槐樹下,另外兩隊隊員早已等候在那裡,其中一隊還帶回了一份魏王頒布的《複國令》布告。“將軍在營裡等急了,派了三撥人來接應。”隊員見到陳風,激動地說。

天宇的中軍大帳裡,燭火徹夜未熄。當陳風捧著羊皮紙與布告跪在帳內時,天宇正對著地圖沉思。“起來說話,”他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難掩急切,“探得如何?”

陳風呈上羊皮紙:“將軍,魏王咎確已複國,定都大梁,封其弟魏章為大將軍,駐守酸棗;齊將田單率五千齊軍駐守雍丘,助其防禦;城中守軍約一萬五千人,加上周邊駐軍,總兵力三萬餘。”

天宇展開羊皮紙,目光落在“齊軍駐守雍丘”幾個字上,眉頭微蹙。周明在一旁補充:“細作從齊國傳回的消息,齊王與魏王已簽訂盟約,齊國以糧草、兵力支持魏國複國,魏國則割讓淮北三城作為回報。”

“果然是借刀殺人。”天宇冷笑一聲,“齊國不想與我軍正麵衝突,便扶持魏國當擋箭牌,坐收漁利。”他看向陳風,“魏王咎此人,行事如何?民心向背?”

陳風想起老者的話,如實回答:“百姓對其感情複雜,既感激他驅逐秦兵,又不滿賦稅徭役繁重。他招攬舊臣,開科取士,似乎想有所作為,但根基不穩,很多政令出不了大梁城。”

天宇拿起那份《複國令》布告,上麵寫著“複我大魏,興國安邦,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等字樣,字跡工整,卻透著一股刻意的急切。“口號喊得響,未必做得到。”他將布告放在案上,“三萬兵力,看似不少,卻分駐各地,大梁城內實則空虛。齊軍雖精銳,但畢竟是客軍,未必真心為魏國賣命。”

林文走進帳內,看到地圖上的標注,道:“將軍,若魏王根基未穩,正是出兵的好時機。趁他與齊國的盟約還不牢固,先打垮魏章的酸棗守軍,斷其臂膀,再逼雍丘的齊軍表態。”

趙武也附和:“末將願率騎兵奔襲酸棗,五日之內定能拿下魏章!”

天宇卻搖了搖頭,手指在大梁城的位置重重一點:“不急。魏王複國,民心未附,我們若貿然攻城,反而會讓魏人同仇敵愾,幫他凝聚人心。”他看向陳風,“你說魏王在招攬人才?”

“是,還開了科舉。”

“好。”天宇眼中閃過一絲計謀,“周明,你從歸附的文士中挑選十人,讓他們扮作有才學的流民,去大梁應考。若能混入魏國官場,比斥候更有用。”

周明領命:“屬下這就去辦。”

天宇又對林文道:“你帶五千步兵,佯攻雍丘,不用真打,隻作試探,看看齊軍的反應。趙武,騎兵營隱蔽集結,待齊軍動向明朗,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得令!”

陳風看著將軍從容部署,心中暗暗佩服。原本以為帶回的情報會讓大軍立刻攻城,沒想到將軍竟能從“魏王複國”這四個字裡,看出更深的門道。

帳外,晨光已透過窗欞照進帳內,落在那份《複國令》布告上,“興國安邦”四個字顯得格外刺眼。天宇走到帳門口,望著南方的天際線,那裡,大梁城的方向正升起一縷炊煙。他知道,魏王咎的複國之路才剛剛開始,而自己這支部隊的南下,注定要與這個新生的政權,發生最激烈的碰撞。

“陳風,”天宇忽然回頭,“再派一隊斥候,盯著齊國邊境。我要知道,田單的五千齊軍,到底聽誰的號令。”

陳風躬身領命,轉身再次踏入晨光中。觀津城外的官道上,又一隊斥候出發了,他們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遠方的煙塵裡,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將在魏國與齊國的邊境,激起新的漣漪。

而中軍大帳內,天宇的目光再次回到地圖上的大梁城。複國的魏王,搖擺的齊軍,三萬新兵,還有那顆渴望穩固的心……這盤棋,比想象中更複雜,也更有趣。他要的不是速勝,而是徹底瓦解這顆中原的“釘子”,讓南下之路,再無阻礙。

喜歡秦末龍旗請大家收藏:()秦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渣男全家白眼狼?重生他們哭斷腸 變小後被獸夫們誤認成了他們的崽 釣係惡女要選夫,滿朝文武夜夜纏 八零女中醫:極品小姑帶娃進城了 荒野探險的那些事 宿命引 方舟:重鑄人類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神隱都市,這個鹹魚大叔不一般 救命!影帝的神棍未婚妻真會捉鬼 神王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