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帝黨的基石_曜世清歡,女帝之技術流醫妃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0章 帝黨的基石(1 / 1)

紫宸殿的議事香還未散儘,蘇清歡剛將漕運河道疏浚的明細圖譜收起,戶部尚書周謹之便快步追了上來,手中攥著新擬的秋糧征收章程,語氣是掩不住的懇切:“蘇大人留步,此條‘按畝均攤、折銀繳納’之法,某總覺仍有疏漏,你看是否可參照你先前提的棉紡改良‘以工代稅’之例,再添一層緩衝?”

蘇清歡接過章程,指尖劃過泛黃的紙頁,目光落在“江南桑麻產區”幾字上,沉吟片刻便點出關鍵:“周大人顧慮極是。江南多水患,若遇災年,折銀仍是負擔。不如在此條後補注‘災年可憑地方官勘合,以桑蠶、布匹等實物抵半’,既保國庫收納,也免傷了農戶根本。”

周謹之眼睛一亮,連拍了三下章程:“妙!蘇大人這一補,便堵了所有漏洞!你這腦子,真是天生為理財長的!”他望著蘇清歡的眼神,早已從最初的“女帝寵臣”的審視,變成了如今的“知己難求”的熱絡——自漕運新策讓國庫半年內增收三成,棉紡改良讓江南織戶戶戶有餘錢,他便認定,這蘇清歡的腦子,比朝中任何一位老臣都更懂“強國富民”的實理。

這般熱絡,在一年前是絕無可能的。那時的蘇清歡,在朝堂諸人眼中,不過是個憑一手起死回生的醫術、得了女帝青眼的“特殊寵臣”,即便偶有獻策,也多被視作女子的小聰明。可如今,漕運河道裡走的是她設計的“多艙漕船”,沿海港口停著她提議建造的“探索海船”,江南織坊裡轉的是她改良的“三錠紡車”——樁樁件件,皆是能看得到、摸得著的實績,硬生生在滿朝文武心中,砸出了“蘇清歡不可替代”的印記。

她不再是依附女帝信任的藤蔓,而是長成了支撐帝黨改革藍圖的柱石。

連素來剛正、隻認實力的定國公蕭策,對她的態度也徹底變了。先前因她是謝晏的“義妹”,這位手握京畿兵權的軍方大佬,不過是看在謝晏的麵子上,對她多幾分照拂;可自她提出“軍需後勤改良”,設計出能防潮、易攜帶的壓縮乾糧,又琢磨出“肉鬆”這等能長期保存、補充體力的軍糧後,蕭策便親自登門了三次。今日清晨,蘇清歡剛到軍需改良坊,便見蕭策穿著一身便服,正蹲在曬場上,拿著一塊壓縮乾糧反複翻看,見她來,起身時眼中是毫不掩飾的敬佩:“蘇大人,這乾糧在北疆寒地裡,真能放三個月不壞?謝晏那小子在密信裡把你誇上了天,說將士們揣著它行軍,比帶鍋灶方便十倍!”

“國公放心,”蘇清歡遞過一旁的密封陶罐,“末將用蠟封了三層,又在乾糧裡加了鹽漬的陳皮,既能防腐,又能解膩。北疆試點的反饋若好,下月便可批量生產,冬日軍需便能省出三成運力。”

蕭策聞言,重重拍了拍她的肩:“好!有你這等能臣在,我大靖的將士,才能無後顧之憂!往後軍需上的事,你儘管找我,京營的人手,你要多少,我給多少!”這已不是照拂,是實打實的“倚重”——在蕭策心中,能讓前線將士少受一分苦、多一分戰力的,便是他蕭策的知己。

而這份倚重,在女帝那裡,更是到了極致。

往日裡,女帝召她入宮,多是在寢殿,問的是身體調理、藥膳養生;如今,召她的地方改在了紫宸殿的偏閣,桌上攤開的是密折,議的是朝堂機密。昨夜三更,蘇清歡還被內侍急召入宮,偏閣裡燭火通明,女帝指著一份關於“世家子弟壟斷科舉”的密報,聲音低沉:“清歡,你看,要削弱世家在朝堂的根基,第一步,是不是該從科舉下手?寒門士子無門路、無錢財,即便有真才實學,也難敵世家的人脈……”

這是從未有過的信任——女帝開始讓她觸碰最核心的“權力平衡”,讓她參與設計“如何培養寒門人才、瓦解世家壟斷”的棋局。蘇清歡捧著密報,指尖微顫,卻不敢有半分逾矩。她深知,這份信任是一步步掙來的,稍有不慎便會傾覆。她沉吟許久,才緩緩道:“陛下,不可操之過急。世家盤根錯節,若直接動科舉,恐引朝野震動。不如先在各州府設‘惠民學館’,由官府撥款,讓寒門子弟免費入學,再從學館中選拔優秀者,送入太學深造——如此溫水煮青蛙,既培養了寒門人才,也不會讓世家立刻警覺。”

女帝盯著她看了半晌,忽然笑了:“清歡,你總是這般穩妥。也好,就按你說的辦。有你在,朕心裡便踏實。”

這份踏實,是蘇清歡用無數個日夜的謹慎換來的。她從不敢將現代知識一股腦拋出,每一次獻策,都要先查遍大靖的典章製度,確保貼合實際;每一次推行新政,都要先找小地方試點,待成效顯著,再逐步推廣。她知道,她的根基,不是女帝的一句話,而是這一寸寸夯實的實績。

借著這份信任,她的醫學改革也在悄然加速。安平醫學館的第二批學員,上個月已順利畢業,其中二十名最優秀的,被她親自選派到了試點的三州五縣,籌建“惠民藥局”——藥局裡藥材平家,問診免費,專為百姓看診,一張覆蓋基層的醫療網絡,正順著州縣的脈絡,慢慢鋪開。她編撰的《安平千金方》,經太醫院審定後,已由國子監雕版印刷,發往全國各州府,據說在江南水鄉,不少郎中都捧著這本書,治好了許多以往的疑難雜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軍需改良坊裡,壓縮乾糧和肉鬆的生產線早已鋪開,第一批試產的五百斤,上個月由秘密渠道送往北疆,謝晏的密信裡說,將士們吃著肉鬆配乾糧,行軍時腳程都快了許多,連帶著士氣也高了不少。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走,蘇清歡站在安平醫館的二樓,望著樓下往來的患者、醫學館裡誦讀醫書的學員,心中卻總有一絲隱憂。樹大招風,她如今在帝黨中的地位越是穩固,越是得女帝倚重,那些被觸及利益的世家,便越是恨她、怕她。

她不是沒察覺。前幾日去戶部議事,路過吏部尚書崔明遠的府邸,隔著馬車簾子,她隱約聽到裡麵傳來“此女不除,必成大患”的低語;昨日在街市上,她看到幾個形跡可疑的人,在醫學館門口徘徊,眼神不善。

這份隱憂,在今日收到謝晏的密報時,終於變成了刺骨的寒意。

密報不是通過官方的驛站送來的,而是由謝晏的心腹,喬裝成商人,悄悄送到她手中的。信封是用漿糊封死的,上麵蓋著謝晏獨有的“晏”字小印——這是他們之間約定的秘密信道,隻有最緊急、最機密的事,才會用這種方式傳遞。

蘇清歡拆開信封,裡麵隻有一張薄薄的信紙,字跡是謝晏慣有的剛勁有力,卻比往日潦草了幾分:“清歡親啟:北疆一切安好,新軍糧甚佳,將士用之甚便。唯京中近日異動頻繁,崔家與江湖勢力接觸過密,似有圖謀。切記,務必小心自身及醫館、學館安全,無事勿輕易外出,靜待風聲平息。兄,晏。”

“崔家”、“江湖勢力”、“異動”——這幾個字像冰錐一樣,狠狠紮進蘇清歡的心裡。崔家是世家的領頭羊,吏部尚書崔明遠更是老謀深算,他們與江湖勢力勾結,目標是誰,不言而喻。謝晏從不無的放矢,他既然特地用秘密信道傳來警告,說明京中的局勢,恐怕比她想象的還要凶險。

蘇清歡猛地攥緊信紙,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她立刻召來醫館的護衛統領,沉聲道:“從今日起,加強醫館、醫學館、軍需改良坊的戒備,所有出入口增設崗哨,陌生人一律不得入內。醫館的學員和藥工,每日出入需憑令牌,晚間不得單獨外出。”

護衛統領見她神色凝重,不敢怠慢,立刻領命而去。

隨後,蘇清歡又提筆,給定國公蕭策寫了一封短箋,沒有明說崔家的異動,隻隱晦地提了一句:“近日聽聞京中宵小橫行,醫館附近多有不明人士徘徊,恐驚擾聖駕。國公掌京營防務,或可奏請陛下,加強京城九門及各要害之地的巡邏,以安民心。”

她知道,蕭策是女帝最信任的武將,由他出麵提醒女帝,比自己直接上奏,更顯自然,也更能引起重視。

做完這一切,蘇清歡走到窗邊,望著遠處沉沉的暮色。天邊的烏雲越聚越濃,像是要把整個京城都壓在下麵,一場暴雨,似乎隨時都會傾盆而下。

她站在自己親手搭建的事業頂峰,腳下是日益穩固的帝黨基石,可基石之下,卻是洶湧的暗流。那些隱藏在暗處的陰謀,那些來自世家的敵意,那些蠢蠢欲動的江湖勢力,正像一張無形的網,慢慢向她收緊。

蘇清歡深吸一口氣,指尖輕輕撫過窗沿。她知道,過往那些靠著醫術、靠著小聰明化解的危機,都隻是前奏。這一次,麵對的是整個世家集團的聯手絞殺,是真正的生死考驗。

而這場考驗,已經近在眼前了。

喜歡曜世清歡,女帝之技術流醫妃請大家收藏:()曜世清歡,女帝之技術流醫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鏽刀鎮山河 炮灰惡女在大俄暴富[九零] 武祖之巔 逆命反派:我的蒸汽帝國踏碎天命 出道即無敵,我在都市殺瘋了 重返80,百元彩禮娶嬌妻 寶可夢:我能聽見道具心聲 很無奈:全球名媛爭著嫁給我 道衍諸天:我的穿越讓神魔都顫抖 淩燕歸凰:侯府嫡女重生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