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事件平息後,地府加強了對現實穩定性的監控。所有文藝作品,特彆是涉及超自然內容的,都受到嚴格審查。但這種高壓政策引發了創作界的強烈反彈。
“這是censorship審查)!”著名作家聯盟發表聲明,“創作自由是基本權利!”
葉辰理解雙方的顧慮,但找不到平衡點。更讓他不安的是,平衡之鑰中的鏡麵碎片最近異常活躍,經常映出書本和筆墨的景象。
這天,監測係統再次警報:多個地點同時出現現實扭曲現象,全部與某本小說中的描述吻合!
《虛幻現實》,新銳作家墨言的熱銷作品,講述一個作家發現自己能通過寫作改變現實的故事。書中詳細描述了現實被文字扭曲的場景,與正在發生的異常高度一致。
“又一個白羽?”殿長皺眉。
葉辰調查後發現不同:墨言沒有白羽的特殊能力,隻是個普通作家。但書中情節確實在變成現實。
拜訪墨言時,作家本人也困惑不已:“我隻是寫小說,沒想到會成真...”
真視之眼顯示,墨言周圍沒有異常能量。但書中描寫的情節確實在現實上演:某角色死亡的章節發布後,現實中真有相似人士意外身亡;描寫經濟危機的章節發布後,股市真的暴跌。
“像是...巧合的集合?”葉辰懷疑。但太多巧合就是必然。
深入調查發現驚人真相:不是書在影響現實,而是現實在被修改以符合書的描寫!
“有人在利用這本書作為模板,重塑現實!”首席科學家分析,“這種技術遠超鏡界能力。”
通過追蹤現實修改的能量流向,葉辰找到個隱藏極深的實驗室。裡麵不是幽冥會或鏡界勢力,而是群穿著白大褂的研究員!
“現實架構委員會?”葉辰認出這個傳說中的組織——據說由曆代智者組成,秘密維護現實穩定。
但眼前的景象與傳說相反:研究員們正在主動扭曲現實,以匹配《虛幻現實》的描寫!
委員會首領坦然承認:“我們在進行必要調整。現實本身就不穩定,我們隻是在引導它向預定方向發展。”
他展示一組數據:現實結構因多次危機變得脆弱,自發扭曲的概率日益增加。委員會選擇主動控製這些扭曲,使其遵循“安全”的模板——即墨言的書。
“為什麼選這本書?”葉辰質問。
“因為它暢銷,人們容易相信。”首領解釋,“信念能加固現實。我們隻是利用這點。”
葉辰震驚:“你們在操縱億萬人的認知!”
首領冷靜道:“總比現實崩潰好。我們監測到多個臨界點,若不引導,可能引發鏈式反應,導致現實解體。”
似乎有理,但葉辰發現異常:某些“調整”明顯不必要,甚至有害。比如書中某個反派角色與現實中的地府批評者高度相似,而那個角色結局悲慘。
委員會在借機清除異己!
對峙中,委員會透露更驚人信息:現實本身可能就是被創作的“故事”。他們不是扭曲者,而是“編輯”,維護著既定敘事。
“證據就是平衡之鑰。”首領直視葉辰,“那不就是‘作者’的工具嗎?”
葉辰如遭雷擊。確實,鑰匙的能力如同創作:淨化是擦除,強化是強調,甚至鏡麵碎片如同校對工具。
難道一切真是被創作的故事?他們的掙紮隻是預定情節?
迷茫中,葉辰想起蘇沐雪的犧牲,小雨的勇敢,林風的堅持...這些真實的情感怎麼可能是虛構的?
“我不相信。”葉辰堅定道,“即使真是故事,我們也要改寫結局!”
他強行關閉實驗室,但現實扭曲已經發生,無法簡單逆轉。
更糟的是,失去委員會引導,現實開始自發扭曲,出現更多更詭異的現象:物理法則局部失效,曆史被改寫,甚至有人突然“從未存在過”。
混亂中,墨言找到葉辰:“也許...我可以寫個新故事?覆蓋舊的影響?”
嘗試後效果有限:人們先入為主地相信了《虛幻現實》,新故事難以被廣泛接受。
而且委員會殘黨暗中阻撓,散布“新故事是地府propaganda宣傳)”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