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邊界”的重量_修道與星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修道與星海 > 第49章 “邊界”的重量

第49章 “邊界”的重量(1 / 1)

鼎新基地的晨光,透過戈壁的風沙,灑在01號招待所的紅磚牆麵上,映出斑駁的光影。那場冰風中的“共鳴”實驗過去三天了,可基地裡的熱度絲毫未減——付華飛和他的“磐石”小組,成了這片科研聖地最炙手可熱的存在。

一樓實驗室的門幾乎被踏破。每天清晨,總有一群專家工程師圍著趙建軍和何飛,手裡攥著筆記本,眼神裡滿是急切。“小趙,你們壓電陶瓷的控製算法怎麼寫的?頻率掃描精度能到0.1赫茲,太絕了!”“小何,你們排除生理噪音的濾波模型,能不能給份簡化版?我們的飛行數據也總被乾擾。”

趙建軍被圍在中間,手指在鍵盤上敲出代碼片段,臉上是藏不住的得意——以前在航校,他總因“城市精英”的傲氣被孤立,如今卻成了眾人追捧的“技術大神”。何飛則耐心地畫著濾波流程圖,偶爾推推眼鏡,語氣溫和:“其實關鍵是分了三層濾波,先去環境噪音,再去生理波動,最後用滑動窗口平滑……”

實驗室的角落裡,付華飛看著這一幕,嘴角露出淡淡的笑。他剛從周正國的辦公室回來,兩人徹夜長談,從振動頻率的“共鳴機製”,聊到靈氣塗層的“能量傳導”,周總工翻出了壓箱底的試飛日誌,裡麵記錄著三十年前“昆侖”發動機的結冰事故,那些泛黃的紙頁上,竟也提到了“173赫茲左右的異常振動”。

“你父親當年,也研究過類似的問題。”周正國的聲音還在耳邊回響,他指著日誌裡一行模糊的字跡,“這是他的筆記,‘振動與靈脈波動相關,需警惕高頻共振’——可惜他犧牲得早,沒來得及深入。”

付華飛摸著胸口的青銅航徽,指尖傳來一絲暖意。父親的痕跡,似乎在鼎新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找到,可這些痕跡背後,又藏著多少未說出口的秘密?

他正想得入神,實驗室門口傳來一陣騷動。趙建軍突然揮手:“華飛,周總工找你!”付華飛點點頭,轉身往外走,剛到門口,就撞上一個高大的身影。

那人穿著深藍色飛行服,肩章上繡著三道銀色紋路——這是東陸聯邦空軍試飛員的最高軍銜,飛行服的肘部和膝蓋處縫著補丁,洗得有些發白,卻依舊筆挺。他身材挺拔如鬆,比付華飛高出大半個頭,雙手背在身後,指關節上布滿老繭,虎口處還有一道深褐色的疤痕,像是被氣流燙傷的。眼角的細紋裡嵌著細小的沙礫,那是常年在戈壁上空飛行留下的印記,可他的眼神卻像鷹隼般銳利,落在付華飛臉上時,帶著一種曆經生死後的沉靜審視。

“你就是付華飛?”男人的聲音很平淡,卻帶著一股無形的壓力,像戈壁上的冷風,吹得人心裡一緊——那是無數次與死神擦肩後,沉澱下來的氣場。

“是我。您是?”付華飛禮貌地反問,心裡卻猛地一跳。

“石毅,基地首席試飛員。”男人的回答簡潔有力,可這三個字落入付華飛耳中,卻像驚雷般炸開。

石毅!這個名字在東陸航空界,就是活著的傳奇!付華飛在航校的《試飛員圖鑒》上見過他的故事:25歲時,他駕駛尚未定型的“殲10”原型機,在萬米高空遭遇發動機空中停車,當時機艙內溫度驟降至50c,儀表盤全部失靈,他卻憑借記憶中的航線和手動操作,硬生生將戰機迫降在戈壁灘上,機身斷裂,他卻隻受了輕傷;30歲時,他成為第一個突破兩倍音障的國產戰機試飛員,當時戰機座艙蓋突然爆裂,強氣流差點將他吸出艙外,他單手抓住操縱杆,另一隻手死死按住氧氣麵罩,堅持完成了所有測試科目;35歲那年,他參與“昆侖”發動機的極限測試,發動機突然出現高頻振動,機翼前緣開始結冰,他沒有選擇跳傘,而是頂著劇烈的顛簸,記錄下最後一組振動數據,直到戰機在距離跑道1000米處才穩穩降落——那次測試後,他在醫院躺了三個月,後背留下一道長達15厘米的疤痕,而他帶回的數據,直接推動了發動機振動抑製技術的突破。

至今,石毅的飛行時間已超過小時,相當於繞地球飛行15圈,身上七處永久性傷疤,每一處都對應著一次驚心動魄的險情。他被同行稱為“離死神最近的人”,也被年輕試飛員尊為“用生命寫教材的導師”——基地裡流傳著一句話:“石毅飛過的戰機,才敢列裝部隊;石毅簽字的報告,才叫安全標準。”

付華飛在教科書上仰望的英雄,如今就站在自己麵前。他下意識地挺直腰板,聲音有些發顫:“石總飛,您好!我……我在航校時讀過您的事跡,特彆敬佩您。”

石毅點點頭,目光掃過實驗室裡熱鬨的人群,看到專家們圍著趙建軍討論算法時,眼神裡沒有波瀾;看到何飛手裡的濾波流程圖時,也隻是淡淡一瞥,最後落回付華飛身上:“我看了你們的實驗錄像,結冰與振動的關聯,很精彩;靈氣塗層的消融效果,很‘神奇’。”他在“神奇”兩個字上加重了語氣,尾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像是在提醒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付華飛心裡一沉,隱約覺得不對勁。“您過獎了,隻是運氣好,找到了關鍵變量。”

“運氣?”石毅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是見過太多“技術奇跡”背後隱患的冷笑,“我問你,實驗中,結冰開始後,你們的‘二號方案’是第幾秒介入的?”

“4.7秒。”付華飛脫口而出,這個數據他早已記熟——當時為了讓實驗效果更明顯,他們特意等冰殼凝結到2.3才啟動消融,這樣前後對比更強烈,彙報時也更有說服力。

“為什麼是4.7秒?”石毅追問,語氣陡然嚴厲,像在測試年輕飛行員的應急反應,“為什麼不是1秒?不是0.1秒?”

付華飛愣住了,他沒想到石毅會糾結這個細節。“因為……我們需要讓結冰現象充分展現,這樣消融效果才更直觀,方便後續向基地彙報演示。”

“演示?”石毅的聲音陡然提高,眼神像刀子一樣紮過來,右手猛地抬起,指著窗外停機坪上的“gj7”改型戰機,“你以為那是航校的模型?那是下個月就要列裝一線部隊的戰機!你以為坐在駕駛艙裡的,是實驗室的傳感器?是我們這些活生生的人!為了‘漂亮’的演示,你們就讓足以機毀人亡的風險,多持續了4.7秒?”

他的聲音裡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虎口處的疤痕因為用力而變得通紅:“你知道4.7秒在高空意味著什麼嗎?去年,我的徒弟小飛,駕駛‘殲16’進行結冰測試,就是因為冰層擴展速度比預估快了0.5秒,戰機失控墜毀,他連跳傘的機會都沒有!”

付華飛的臉“刷”地一下白了,血液仿佛瞬間凝固。他從未想過,自己眼中“直觀的演示效果”,在真實的飛行中,竟是生與死的差距。他張了張嘴,想辯解“實驗室環境可控,與真實飛行不同”,可話到嘴邊,卻發現無比蒼白——石毅說的,是用生命換來的教訓。

“你們的技術是很神奇,能瞬間創造奇跡。”石毅的語氣緩和了些,眼神卻依舊銳利,他抬起左手,露出手腕上一塊老舊的機械表,“這塊表是小飛送我的,他犧牲那天,表針就停在4.7秒。從那以後,我每次測試前,都會把表調快4.7秒——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天上的每一秒,都可能是彆人的一輩子。”

他頓了頓,聲音裡多了些沉重:“可你們把寶全壓在‘奇跡’上,卻忘了我們用鮮血建立的安全準則。靈氣塗層能消融冰,可如果遇到強電磁乾擾,塗層失效了怎麼辦?振動頻率能鎖定,可如果傳感器被沙礫堵塞,數據不準了怎麼辦?在天上,沒有‘演示’,隻有‘生死’;沒有‘奇跡’,隻有‘規則’。”

付華飛的後背被冷汗浸透,他想起父親日誌裡的一句話:“技術是工具,人心才是底線。”以前他不懂,現在看著石毅手腕上的表,終於明白,自己追求的“技術突破”,如果沒有“安全邊界”的約束,就是最危險的武器。

“我……我們沒考慮到這些。”付華飛的聲音有些沙啞,第一次感到深深的愧疚。

石毅看著他,眼神裡多了些複雜的情緒——有對後輩的敲打,也有對未來的期許。他伸出手,重重拍了拍付華飛的肩膀,力道大得讓付華飛微微一疼,卻也帶著一種傳遞力量的厚重:“我知道你們年輕,有衝勁,想做出成績。但技術沒有善惡,用技術的人要有敬畏。你們的能力很強,能優化我們的測試流程,能提升戰機的安全性,這很好。但你們絕不能用‘神奇’取代規則,更不能淩駕於生命之上——因為你們筆下的每一個數據,每一個方案,都可能係著我們的命。”

他的手指劃過付華飛胸口的青銅航徽,動作很輕,卻帶著一種莫名的熟悉感:“你父親付建國,當年也是個敢闖敢拚的技術員,他研究‘昆侖’發動機振動問題時,比你們還執著。可他每次實驗前,都會反複核對安全流程,哪怕耽誤進度,也絕不會拿數據‘演示’——他知道,我們在天上,賭不起。”

付華飛猛地抬頭,眼睛瞪得通紅:“您……您認識我父親?”

石毅點點頭,眼神柔和了些:“當年我測試‘昆侖’發動機,就是用的他優化的振動抑製方案。他犧牲那天,本來要去現場看測試,結果路上遇到了意外……”他沒有多說,隻是拍了拍付華飛的肩膀,“記住,你們需要為自己的能力劃定一條‘邊界’,一條不能逾越的紅線。在鼎新,這條紅線就是安全,是規則,是對生命的絕對敬畏。這是我給你們的第二課,也是你父親當年教我的第一課。”

說完,石毅轉身離開,深藍色的飛行服在晨光中劃出一道沉穩的弧線。他的步伐不快,卻帶著一種堅定的力量,背影像一座沉默的豐碑,消失在走廊儘頭——那裡,陽光正落在“gj7”改型戰機的機翼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像在提醒著所有人,這片“聖地”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前人的汗水與鮮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付華飛站在原地,久久沒有動。戈壁的風從窗戶吹進來,帶著沙礫的涼意,卻吹不散他心中的震撼。周正國教他“敬畏體係”,石毅教他“敬畏生命”,而父親的故事,讓他終於明白“邊界”的真正重量——那不是技術的枷鎖,而是對生命的承諾。

他低頭看了看胸口的航徽,突然想起楊華——實驗成功後,楊華就很少出現,昨天他去數據中心找趙建軍,無意間看到楊華在拷貝實驗數據,屏幕上還彈出一個加密對話框,上麵寫著“0719型號激勵器異常,需進一步監測”。而0719,正是當年“昆侖”發動機測試時,父親用過的傳感器編號。

付華飛心裡一緊:楊華為什麼還在關注0719激勵器?石毅提到的“邊界”,會不會也包括對“人心”的警惕?他拿出父親的日誌,翻到那頁寫著“靈脈波動”的筆記,突然發現頁腳有個小小的刻痕——三角形符號,和之前在站台、禁區看到的一模一樣,而石毅虎口處的疤痕,形狀竟也有些相似。

原來,“邊界”不僅是技術的紅線,也是人心的防線。他們贏了實驗,卻可能還沒看清身邊的“敵人”;他們找到了結冰的答案,卻還沒揭開父親和李明犧牲的真相。

走廊裡傳來腳步聲,付華飛抬頭,看到何飛拿著一份報告走來,臉色有些凝重:“華飛,我們查了0719激勵器的報廢記錄,發現李明爆炸當天,除了傳感器,還有一台同款激勵器失蹤了,至今沒找到……而且,我們還查到,石總飛當年測試‘昆侖’發動機時,用的就是這台失蹤的激勵器。”

付華飛接過報告,指尖微微顫抖。陽光透過走廊的窗戶,在報告上投下長長的陰影,像一道無形的“邊界”,橫在他們與真相之間。他知道,石毅的課,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守住技術的邊界,守住人心的防線,這場關於“邊界”的戰鬥,才剛剛打響。而石毅,這個傳奇試飛員,或許就是解開所有謎團的關鍵。

喜歡修道與星海請大家收藏:()修道與星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很無奈:全球名媛爭著嫁給我 道衍諸天:我的穿越讓神魔都顫抖 淩燕歸凰:侯府嫡女重生錄 穿書七零隱藏大佬竟暗戀她 我隻想打獵養嬌妻,你讓我稱帝? 貧女修仙,我的背包能複製靈石 天驕錄 重生1878:美利堅頭號悍匪 鬥破,我的女主們不對勁 在港城搞事業,她比男人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