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陸聯邦,西北,鼎新空軍基地,01號招待所,一樓會議室。2989年,深秋。
戈壁的夜風裹著沙礫,狠狠砸在會議室的玻璃窗上,發出“劈啪”的聲響,像在為剛剛過去的“風洞驚魂”敲打著餘韻。會議桌上攤滿了文件,風洞測試報告、數據日誌、事故分析草稿,還有幾個空了的泡麵桶——從風洞停機到現在,“磐石”小組三人還沒顧上吃一頓正經飯。
周正國總工程師離開前,特意拍了拍付華飛的肩膀,語氣裡滿是讚許:“華飛,這次你們立了大功。要是沒有你們發現諧波乾擾,我們恐怕真要被‘設備老化’這個結論蒙在鼓裡。以後風洞的安全監控,我信得過你們。”石毅總飛也難得多說了兩句,他看著趙建軍布滿血絲的眼睛,遞過去一瓶礦泉水:“小夥子,數據看得細,有耐心。但也彆熬壞了身體,後續查內鬼,還需要你這雙‘火眼金睛’。”
可這些認可,並沒有驅散三人臉上的凝重。付華飛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麵,目光落在那份“設備老化”的初步檢測報告上,眉頭擰成了疙瘩:“我們贏了這場遭遇戰,但贏得太僥幸了。”
趙建軍剛灌下一口涼水,聽到這話,忍不住放下瓶子,懊惱地抓了抓頭發:“是啊!那個‘幽靈’數據包太賊了,完成任務就跟水滴進大海似的,沒影了!我查了一晚上網絡日誌,隻找到個模糊的ip痕跡,還被加密過,根本解不開。”他說著,還用力捶了下桌子,“都怪我!之前隻盯著‘祝融’的數據流,沒注意維護端口的異常,不然也不會讓它鑽了空子!”
何飛推了推眼鏡,把剛整理好的複盤筆記推到兩人麵前,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字,還畫著紅色的標注線:“我剛才梳理了整個測試流程,發現我們的記錄太零散了。‘祝融’發出預警的時間、電機轉速異常的節點,都是事後憑記憶補的,很容易出錯。比如這裡,”他指著其中一行,“我記的是‘10點03分15秒發現應力異常’,但建軍的數據流裡顯示是‘10點03分12秒’,差了3秒,要是真要當證據,根本站不住腳。”
付華飛拿起筆記,逐行翻看,指尖劃過那些紅色標注,輕輕歎了口氣:“何飛說得對。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一套完整的‘痕跡’體係。敵人在跟我們打‘無痕戰爭’,而我們連自己的行動軌跡都記不全,怎麼跟他們鬥?”
他突然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馬克筆,在上麵重重畫了一個問號:“如果下次敵人破壞的是‘靈氣塗層’的核心數據呢?如果他們篡改了我們的實驗參數,讓試飛員陷入危險呢?我們拿什麼證明是他們乾的?拿什麼保護我們的技術,保護那些信任我們的人?”
趙建軍和何飛都沉默了。會議室裡隻剩下窗外的風聲,還有付華飛敲擊馬克筆的“篤篤”聲,每一下都敲在兩人心上。
“所以,‘磐石計劃’必須再次升級。”付華飛轉過身,在白板上用力寫下四個大字——“日誌體係”。黑色的馬克筆在白紙上劃出清晰的痕跡,像在為他們的新方向刻下烙印。
“我要建立的不是簡單的實驗記錄,而是我們‘磐石’小組的‘黑匣子’。”他指著這四個字,語氣堅定,“這個‘黑匣子’要記錄我們的一切:從一個小目標的確立,到實現目標的每一個行動,再到行動產生的每一組數據,以及我們對結果的每一次反思。”
趙建軍眼睛一亮,瞬間來了精神,他湊到白板前,指著“行動”和“數據”兩個詞:“你是說,要把我們的工作流程,變成可追溯、不可篡改的數據鏈?就像給技術裝了‘監控’,給敵人的破壞留‘證據’?”
“對!”付華飛點點頭,還拍了拍他的肩膀,“而且這個體係必須是‘閉環’的——‘目標—行動—結果—反思’,一個都不能少。比如這次風洞測試,我們的目標是驗證‘祝融’的極限性能,行動是注入湍流、模擬風險,結果是風洞異常停機,反思就是發現敵人的諧波乾擾。這些都要詳細記下來,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何飛也站起身,走到白板旁,若有所思地說:“這樣不僅能對抗敵人,還能幫我們自己進步。比如下次遇到類似的風險,我們翻日誌就能知道之前是怎麼應對的,有沒有可以優化的地方。而且,反思環節能逼我們想清楚‘為什麼這麼做’,避免再犯同樣的錯。”
“沒錯。”付華飛看向趙建軍,眼神裡滿是信任,“建軍,你的任務是設計一個加密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必須有‘時間戳’和‘區塊鏈’的雙重特性——每一條數據寫入時,都要打上精確到毫秒的時間烙印;任何對曆史數據的修改,都會留下痕跡,而且隻有我們三個人的私鑰同時授權,才能訪問或修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建軍猛地一拍桌子,興奮地跳了起來:“這個我熟!之前我研究過區塊鏈技術,知道怎麼構建不可篡改的數據庫!”他說著,還掏出筆記本,飛快地畫起了架構圖,“我可以分三層設計:底層是分布式存儲,存在基地服務器、我的私人硬盤和何飛的雲盤裡,就算一個被毀了,另外兩個也能恢複;中層是加密算法,用國密s4,比國外的aes還安全;頂層是訪問控製,除了我們仨的私鑰,再加個指紋驗證,雙重保險!”
付華飛看著他眼裡的光,忍不住笑了:“看來你早就有想法了?那就好,這個數據庫就交給你了,我相信你的技術。”
趙建軍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其實之前就覺得我們的數據記錄太亂,想整理一下,沒想到這次剛好用上。放心,我一定把它打造成‘銅牆鐵壁’,任何人都彆想動裡麵的一根汗毛!”
接著,付華飛又轉向何飛:“何飛,你負責設計‘結構化反思模板’。我們的複盤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隨口說說,必須按模板來——比如‘決策依據是什麼’‘過程中遇到了哪些猶豫’‘是否守住了安全邊界’‘下次如何改進’。這些問題要具體,要能逼我們深入思考。”
何飛拿起筆,在紙上飛快地寫著,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沙沙作響:“我可以分三個維度來設計:技術維度記錄參數調整的原因,比如‘為什麼選擇173赫茲作為監控重點’;安全維度檢查是否違反紅線,比如‘這次測試是否超出了翼段的結構極限’;倫理維度評估對試飛員的影響,比如‘如果技術失控,會給試飛員帶來哪些風險’。”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而且每次複盤後,我們都要在模板上簽字確認,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反思負責。這樣既能保證記錄的真實性,也能讓我們更有責任感。”
付華飛看著兩個夥伴忙碌的身影,心裡湧起一股暖流。他走到白板前,在“日誌體係”下麵畫了一條橫線,然後寫下“磐石計劃4.0”:“從今天起,‘磐石計劃’進入4.0時代,核心就是‘記錄’——用最嚴謹的記錄對抗最狡猾的敵人,用最深刻的記錄完成我們自己的修行。”
趙建軍抬起頭,笑著說:“等我把數據庫建好,咱們就把之前的實驗數據都補錄進去。以後不管是‘靈氣塗層’的參數調整,還是‘祝融’的代碼優化,每一步都清清楚楚,就算敵人再想搞破壞,也能留下證據!”
何飛也點點頭,把剛畫好的反思模板初稿遞給付華飛:“你看看這個模板行不行,要是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們再一起調整。明天咱們就用它複盤這次風洞事件,說不定還能發現之前忽略的細節。”
付華飛接過模板,仔細看著,嘴角慢慢揚起:“很好,這個模板很全麵。明天複盤的時候,我們再把‘諧波乾擾的應對預案’加進去,爭取下次遇到類似情況,能更快反應。”
窗外的風還在吹,但這一次,它不再是恐懼的象征,而是奮鬥的號角。三個年輕人圍在會議桌前,借著台燈的光,討論著日誌體係的細節——趙建軍在電腦上畫著數據庫的流程圖,何飛在紙上修改著反思模板的問題,付華飛則在白板上補充著日誌體係的應用場景,偶爾還會互相調侃兩句,驅散了熬夜的疲憊。
“對了,”趙建軍突然想起什麼,從包裡掏出三包餅乾,分給兩人,“剛才在機房順手拿的,墊墊肚子,彆一會兒餓暈了,還得麻煩何飛給我們做急救。”
何飛接過餅乾,無奈地笑了:“就你話多。不過確實得吃點東西,不然一會兒沒力氣討論了。”
付華飛咬了一口餅乾,看著兩個夥伴,心裡充滿了力量。他知道,建立日誌體係隻是第一步,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內鬼還沒找到,敵人還在暗處,技術的邊界還需要不斷探索。但隻要他們三個並肩作戰,用嚴謹的記錄守護技術,用深刻的反思完善自己,就一定能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守住屬於他們的“磐石”。
那一夜,會議室的燈亮到了淩晨。白板上寫滿了日誌體係的細節,電腦裡存著數據庫的初步架構,筆記本上記著反思模板的修改意見。三個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場注定載入史冊的戰爭,寫下了最堅實的序章——就像付華飛最後在白板上補充的那句話一樣:“凡有過往,皆為序章;凡有記錄,皆為力量。”
喜歡修道與星海請大家收藏:()修道與星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