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團隊成功應對學術質疑,為“靈氣塗層”技術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正名之後,付華飛將自己的注意力,重新聚焦到對“靈脈”這一宏大命題的研究上。此前,他們在“靈氣塗層”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過程中,雖然已經隱隱察覺到靈脈與航空航道、能量轉換等方麵存在著緊密的聯係,但一直沒有時間和精力對靈脈進行深入的探究。而現在,隨著團隊各項工作步入正軌,付華飛決定抓住這個機會,深入挖掘靈脈的奧秘。
付華飛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麵前的桌子上堆滿了各種資料,有父親的筆記、實驗數據、地圖以及量子感知陣列收集到的靈脈節點信息。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要透過這些資料,看穿靈脈的本質。他知道,靈脈作為連接凡界、靈界和神界的重要紐帶,對於守護東陸靈脈、實現三界靈氣聯網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而他目前所處的“通脈”境界,正是要在地理與星圖上識彆靈脈節點,布置“空域印”與基礎陣列,使個人操控能力與區域靈脈網絡產生耦合。
四個關鍵地點的坐標收集
付華飛首先想到了自己一路走來的四個關鍵地點——青岩鎮、山城航校、鼎新基地、雙流空港。這四個地點見證了他從一個鄉鎮少年成長為一名修行者和科研工作者的曆程,也與他的修行和研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他決定將這四個地點的地理坐標與他觀測到的靈脈節點數據進行疊加分析,看看是否能從中發現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他打開電腦,登錄了地理信息係統,仔細查找並記錄下了青岩鎮、山城航校、鼎新基地和雙流空港的精確地理坐標。青岩鎮是他的故鄉,那裡有著他童年的回憶和家族的傳承;山城航校是他踏入航空領域和修行之路的起點,在那裡他學到了許多知識和技能,也結識了誌同道合的朋友;鼎新基地是他進行試飛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場所,在那裡他經曆了無數次的挑戰和考驗,也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果;雙流空港則是他守護東陸靈脈的前沿陣地,那裡時常麵臨著境外勢力和邪族的滲透和威脅。
記錄完地理坐標後,付華飛又將量子感知陣列收集到的靈脈節點數據導入到電腦中。這些數據是他們經過長時間的觀測和分析得到的,包含了靈脈節點的位置、能量強度、波動頻率等信息。付華飛希望通過將地理坐標和靈脈節點數據進行疊加,能夠發現這四個地點與靈脈之間的潛在聯係。
數據可視化的嘗試
付華飛使用專業的數據分析軟件,將青岩鎮、山城航校、鼎新基地和雙流空港的地理坐標在地圖上標記出來,然後將靈脈節點數據以不同的顏色和符號表示在地圖上。隨著數據的不斷加載和處理,一幅複雜而神秘的地圖逐漸呈現在他的眼前。
地圖上,靈脈節點像一顆顆閃爍的星星,分布在各個角落。有些節點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無形的聯係,形成了一條條若有若無的線條。付華飛緊緊地盯著地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興奮和期待。他仔細地觀察著這四個關鍵地點與靈脈節點的相對位置,試圖從中找出一些規律。
一開始,他並沒有發現什麼明顯的線索。這四個地點在地圖上看起來似乎是隨機分布的,與靈脈節點之間也沒有直接的關聯。但付華飛並沒有放棄,他不斷地調整地圖的顯示比例和角度,嘗試從不同的視角去觀察。
驚人的發現
就在付華飛幾乎要感到失望的時候,他突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當他將地圖放大到一定程度,並調整到一個特定的角度時,青岩鎮、山城航校、鼎新基地和雙流空港這四個地點,竟然與靈脈網絡中的一些節點形成了一條清晰的、能量流向明確的“線”。
這條線從青岩鎮出發,經過山城航校,延伸到鼎新基地,最後到達雙流空港。線上的靈脈節點能量強度明顯高於周圍的節點,而且能量的流動方向也十分清晰,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引導著能量沿著這條線流動。
付華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反複地檢查地圖和數據,確認這不是自己的錯覺。這個發現讓他感到無比的震驚和興奮,因為這意味著他父親筆記中那些關於“靈脈乾路”、“龍脈”的模糊記載,第一次有了可以被驗證的實體。他意識到,自己的人生軌跡,似乎在冥冥之中,一直沿著這條古老的靈脈路徑在前進。
父親筆記的印證
付華飛急忙翻開父親的筆記,尋找與“靈脈乾路”、“龍脈”相關的記載。在筆記的某一頁上,他看到了這樣一段話:“靈脈乾路,乃天地靈氣彙聚之所,如人之經絡,貫通天地,連接萬物。龍脈者,靈脈之主乾也,其能量強大,影響深遠。若能尋得龍脈,順應其能量流動,必能有所成就。”
這段話與他剛剛發現的靈脈線不謀而合。付華飛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他覺得自己似乎被賦予了某種特殊的使命,要沿著這條靈脈線,去探尋靈脈的奧秘,守護東陸靈脈的安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繼續在筆記中尋找線索,發現父親還記錄了一些關於靈脈節點和能量流動的觀測方法和心得。這些內容對於付華飛進一步研究這條靈脈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命名與初步分析
付華飛決定將這條由青岩鎮、山城航校、鼎新基地和雙流空港四點連成的靈脈線命名為“東陸一號靈脈乾線”。他認為,這條靈脈乾線不僅對於他個人的修行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也對於守護東陸靈脈、維護凡界的安全和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接下來,付華飛開始對“東陸一號靈脈乾線”進行初步的分析。他仔細研究了線上靈脈節點的能量強度、波動頻率和能量流動方向等參數,試圖找出這條靈脈乾線的特點和規律。
通過分析,他發現“東陸一號靈脈乾線”上的靈脈節點能量強度呈現出一種逐漸增強的趨勢,從青岩鎮到雙流空港,能量強度不斷升高。這可能意味著,這條靈脈乾線的能量源頭在青岩鎮附近,而能量的彙聚點則在雙流空港。
此外,付華飛還發現,靈脈節點的波動頻率與航空航道的運行情況存在著一定的關聯。當航空航道繁忙時,靈脈節點的波動頻率會相應地增加;而當航空航道空閒時,波動頻率則會降低。這進一步證明了靈脈與航空航道在某些關鍵節點上同頻的觀點。
繪製空域印節點圖草圖
基於對“東陸一號靈脈乾線”的分析,付華飛決定繪製第一張“空域印節點圖”的草圖。“空域印”是人與靈脈網絡的耦合器,能夠在航道與靈脈節點上形成穩定路由。而繪製“空域印節點圖”,則是“通脈”境界的重要任務之一。
付華飛拿出一張空白的圖紙,用鉛筆輕輕地在上麵標記出“東陸一號靈脈乾線”的走向和靈脈節點的位置。然後,他根據節點的能量強度和波動頻率,用不同的線條和符號表示出能量的流動方向和強度。
在繪製過程中,付華飛充分運用了自己在修行和科研方麵的知識和技能。他結合量子感知陣列收集到的數據,以及自己對靈脈的理解和感悟,儘可能準確地描繪出靈脈節點的分布和能量的流動情況。
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一張初步的“空域印節點圖”草圖終於完成了。圖上,“東陸一號靈脈乾線”清晰地呈現在眼前,靈脈節點和能量流動方向一目了然。付華飛看著這張草圖,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這張圖的誕生,標誌著他對靈脈網絡的認知,從“點”提升到了“線”,是他在“通脈”境界上的一次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