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擎穿過光門,回到了寂靜的武器庫。
他徑直走向第三條支線巷道深處,那裡有一個老倉庫,裡麵封存著數量驚人的65式陸軍軍裝。
他記得資料上說過,這款軍服從1965年列裝到1988年淘汰,生產周期長達二十三年。
尤其是在八十年代前五年,仍是全軍唯一製式服裝,巔峰時期覆蓋超過六百萬現役軍人,連同民用仿製品,總產量數以億計。
而這個倉庫裡保存的,正是當年儲備中的一部分,是整套的全新庫存,從夏常服到冬裝,從棉大衣到棉帽棉鞋,一應俱全。
他走在空曠的巷道裡,隻有自己的腳步聲在回蕩著。
一邊走一邊盤算著,武器庫裡其實還有其他年代的軍服,比如85式、87式,都分門彆類存放在彆的倉庫。
但論起數量,無疑是以65式為最巨。這麼多衣服放在這裡落灰,實在是太浪費了。
那些更先進、更舒適的新式軍服,還是等以後隊伍壯大了再說。
眼下,最先要解決的是那七百多人“叫花子”般的形象問題,他實在受不了自己領頭帶著這麼一群衣衫襤褸的人,這也太掉他鐘大指揮官的價了。
他琢磨著現在手下男女老幼加起來不到八百人。
而且,這個時代的人普遍矮小,平均身高恐怕連一米七都不到,能長到一米七以上就算是大個子了。
像他自己這一米八二的身高,放在當下簡直是“小巨人”。
他回想了一下,隊伍裡個子最高的,恐怕也就是陳破虜還有馬黑虎那五個夜不收,以及芒嘎等寥寥幾人,其他大部分人的身高估計平均在一米六五左右。
不過那些蒙古牧民看起來似乎稍微高大強壯一些,這也不難理解,大明邊軍糧餉不繼,士卒麵黃肌瘦,而牧民飲食中肉奶較多,身體底子自然好些。
“這樣倒省事了,尺碼太好辦了。”鐘擎心想道。
他決定,偏大號的常服、冬裝和軍大衣先拿一百套,足夠裝備那些高個子和軍官。
剩下的,均碼和小號各拿八百套,這樣既能保證大多數人都有合身的衣服穿,還能留出不少備用。
內衣褲也照此辦理。
“就這麼定了,”他走到倉庫巨大的鐵門前,伸手推開,
“等會兒出去,就把這堆事扔給馬黑虎和芒嘎他們去頭疼,按人頭和身高分發下去。
這種瑣碎事情,我可不想親自插手。”
光是想想怎麼分配這些衣物,就已經讓他覺得死了一大片腦細胞,他雖然腦子夠用,但現在真心懶得在這些瑣事上耗費心神。
鐘擎用力推開沉重的鐵門,常年沒有轉動過的門軸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他摸到牆上的開關,啪嗒一聲,頭頂上一長排老舊的日光燈管次第閃爍起來,發出嗡嗡的電流聲,最終穩定地投下冷白色的光。
燈光照亮了眼前的景象,即便是鐘擎,也被這倉庫的規模震撼了一下。
倉庫呈長方形,極其深邃,他站在門口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對麵的牆壁,隻能看到遠處模糊的黑暗。
其寬度也極為可觀,足以讓重型卡車輕鬆調頭。
庫房內,各種木箱、紙箱分類堆積如山,有些碼放得還算整齊,有些則雜亂無章。
不少箱子垛已經坍塌,裡麵的草綠色軍服、棉大衣、棉帽和膠鞋散落一地,上麵都蒙著厚厚的灰塵。
空氣中彌漫著舊紙張、棉布和淡淡的防蛀劑氣味。
“幸好老子有空間搬運,這要是一箱一箱用手搬,得搬到什麼時候去?”鐘擎看著這浩如煙海的物資,心裡嘀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