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暴的餘悸尚未完全平複,一封措辭典雅、印有金色王室徽章的信函,經由官方渠道,被鄭重地送到了項目指揮部。發函方是海灣某重要國家的王儲辦公室,邀請“星芒”文化中心的主設計師林微光女士,前往首都參加一場名為“傳統與現代對話”的高規格文化論壇,並作為主講嘉賓之一,分享她的設計理念。
這封邀請函,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洶湧的湖麵。王儲本人以推動文化開放和現代化改革聞名,其主辦的論壇在國際上頗具影響力。能被邀請,對任何設計師而言都是極高的榮譽和難得的曝光機會。
然而,在這敏感的時刻,這封邀請函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這是個機會,也是一個巨大的陷阱。”韓崢看著那封精美的邀請函,語氣冷峻,“蘇氏在中東經營多年,與王室內部一些保守派係關係密切。他們很可能利用這次論壇,在更高層麵上對你和項目進行狙擊。”
林微光當然明白。論壇彙聚了全球頂尖的文化界、政商界名流,一旦她在那個場合被當眾質疑或攻擊,造成的負麵影響將是毀滅性的,遠非之前的網絡輿論風波可比。但反過來,如果她能把握好這次機會,成功展示項目的價值,也將贏得至關重要的上層支持和國際聲譽。
“我們不能拒絕。”林微光深吸一口氣,眼神堅定,“拒絕意味著怯懦,也會讓王儲辦公室感到不被尊重。”
“你需要最充分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韓崢提醒道,“蘇曼妮很可能也會出席。”
林微光瞳孔微縮。蘇曼妮……她幾乎能想象到對方在那樣的場合,會如何優雅而惡毒地發起攻擊。
她立刻聯係了周景明,彙報了邀請函一事,並請求陸氏集團提供關於該國王室內部派係、論壇主要參與者背景、以及可能出現的刁鑽問題的詳儘分析資料。
陸時硯的回複來得很快,依舊簡潔,卻帶著一種山雨欲來的凝重:
「受邀是必然。資料已備。核心:你的設計,是共贏的橋梁,非任何單一利益的工具。謹記。」
他再次精準地指明了方向——堅守設計的純粹性和共贏本質,避免被卷入任何政治或派係鬥爭的旋渦。
隨回複而來的,還有周景明發來的一個加密數據包,裡麵是關於論壇、王室、乃至潛在對手的詳細信息,其詳儘和深入程度,再次讓林微光咋舌。陸時硯的情報網絡,遠比她想象的更為強大。
接下來的日子,林微光進入了備戰狀態。她反複修改演講文稿,確保每一個觀點都邏輯嚴密,既有文化深度,又能清晰傳達項目的核心價值。她與埃米爾和團隊核心成員進行模擬問答,預演各種可能遇到的尖銳問題。韓崢則負責與論壇主辦方及王儲辦公室對接,確認流程、安保等一切細節,確保萬無一失。
論壇前三天,林微光抵達該國首都。這座城市與項目基地的粗獷截然不同,極致的奢華與傳統交織,摩天大樓與古老集市並存,空氣中彌漫著金錢與權力的味道。下榻的酒店由王儲辦公室安排,奢華至極。
論壇在首都最負盛名的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當天,會場外豪車雲集,名流薈萃。林微光穿著一身沈清音特意為她挑選的、既符合場合莊重性又不失設計師個人風格的定製禮服,在韓崢的陪同下步入會場。她能感覺到無數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好奇、審視、評估,甚至……敵意。
她在嘉賓席看到了蘇曼妮。蘇曼妮穿著一身vaentino高定,妝容精致,正與幾位穿著白袍的本地顯貴談笑風生,看到林微光時,她投來一個意味深長的、帶著冰冷笑意的眼神。
論壇開始,王儲殿下親臨致辭,強調了文化開放與對話的重要性。隨後,幾位國際知名的學者、建築師、藝術家依次上台發言。
輪到林微光時,她深吸一口氣,穩步走上演講台。巨大的屏幕上打出“星芒:沙海中的回響與共生”的標題。
她沒有急於展示設計圖紙,而是從那張改變了她設計思路的古老吟唱唱片講起,從哈立德長老講述的部落傳說講起,從那片剛剛經曆風沙的考古遺址講起。她講述了一個外來者如何被一片土地的靈魂所震撼,如何試圖用現代的設計語言,去轉譯那份古老而深厚的智慧與情感。
她展示的設計方案,不再僅僅是形態和功能,而是一個個充滿故事的空間節點——“風之庭院”如何捕捉沙漠的呼吸,“乾涸之河”如何隱喻水的記憶與希望,參數化的表皮如何與千年風蝕的紋理對話,“文化共生帶”如何將發展的主動權交還給社區……
她的演講,有溫度,有故事,更有堅實的技術支撐和文化洞察力。她牢牢把握住“共贏橋梁”的核心,清晰地闡述了項目如何惠及當地社區、保護文化遺產、並引入可持續的綠色發展模式。
台下鴉雀無聲,眾多挑剔的目光漸漸變得專注,甚至流露出欣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就在她演講結束,進入提問環節時,一位坐在前排、與蘇曼妮交換過眼神的本地資深評論家,拿起了話筒,問題尖銳:
“林小姐,您的講述非常動人。但不可否認,您的設計充滿了強烈的現代性,甚至未來感。您如何確保,這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文化覆蓋’?您是否認為,過於超前的形式,會削弱甚至取代本土文化自身的表達?”
這個問題極其刁鑽,直指“文化殖民”的敏感神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微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