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迪亞博士的“會認真考慮”像一顆投入靜湖的石子,在林微光心中漾開希望的漣漪,卻並未帶來立竿見影的轉機。她知道,將信任寄托於一個陌生學者的良知和勇氣,本身就是一種冒險。她必須做更多準備,應對“綠色地平線”可能發起的任何攻擊。
環保白皮書被精心翻譯成多國語言,通過周景明協調的渠道,提前、低調地分發給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國際媒體、建築評論家和相關領域的學者。這不是公開宣戰,而是一種預防性的“疫苗接種”,旨在當汙名化言論出現時,能有人手握事實依據。
與此同時,與“世界生態保護聯盟”epa)的接洽取得了實質性進展。epa對項目采用的水資源循環和生態保護措施表現出濃厚興趣,同意派遣一個三人專家小組,在一周後進行為期兩天的實地考察。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機會,如果能獲得epa的正麵評價,將是對“綠色地平線”潛在指控的最有力回擊。
然而,就在epa考察組抵達的前三天,韓崢帶來了一個更令人不安的消息。他手下的安保人員在夜間巡邏時,發現項目用地邊緣、靠近保護區的一小片區域,有非正常的車輛輪胎痕跡和幾個被掩埋的、裝有不明化學試劑的玻璃瓶碎片。經初步檢測,瓶內殘留物具有輕微的毒性,雖不足以造成大規模環境災難,但其象征意義和意圖極其惡毒——有人試圖製造“項目汙染環境”的偽證!
“他們在試探,也在為後續的指控準備‘證據’。”韓崢臉色陰沉,將檢測報告放在林微光麵前,“手法很粗糙,像是故意讓我們發現,是一種挑釁,也是在測試我們的反應速度和底線。”
林微光看著報告上那些陌生的化學名稱,一股寒意從脊椎升起。蘇氏的手段越來越沒有下限,從輿論抹黑到物理破壞,再到如今的偽造證據栽贓嫁禍!
“加強巡邏,尤其是邊界和敏感區域,安裝更多的隱蔽監控。”林微光強迫自己冷靜,“所有發現的異常物品,原地拍照、取證、封存,但暫時不要公開。另外,讓我們自己的環境顧問團隊,對項目周邊土壤和水源進行一次全麵的、留痕的背景值檢測,建立基準數據,以防他們後續顛倒黑白。”
“已經在做。”韓崢點頭,“但被動防禦不是辦法。epa的考察至關重要,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林微光深以為然。她親自複核了為epa考察組準備的路線、講解內容和展示點位,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清晰、有力地展示項目的環保承諾。她甚至提前預演了可能遇到的尖銳問題,準備了基於數據的、坦誠的回應。
就在這緊張備戰的氣氛中,娜迪亞博士那邊終於傳來了消息。不是通過埃米爾,而是一封直接發送到林微光工作郵箱的、措辭謹慎的郵件。郵件中,娜迪亞博士表示,她將以“個人學術休假”的名義,在epa考察組抵達的同一天,自行前往項目基地進行“非官方訪問”,希望不引起過多關注。
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娜迪亞博士選擇了最敏感的時間點,以最低調的方式前來,說明她內心已經對那份“風險預警報告”產生了嚴重懷疑,並願意冒著內部壓力,親自尋找真相。
林微光立刻回複郵件,表示熱烈歡迎並承諾絕對保密,會安排可靠人員接待。
epa考察組和娜迪亞博士抵達的日子,在一種外鬆內緊的氛圍中到來。天空湛藍,陽光熾烈,但所有人都能感覺到空氣中彌漫的無形壓力。
林微光親自接待了epa的三位專家——一位水資源專家,一位生態學家,一位可持續建築顧問。她穿著利落的工裝,沒有過多的寒暄,直接帶領他們進入工地。
考察過程嚴謹而細致。專家們查看了水循環係統的核心設備,核對了用水數據記錄,實地觀測了滴灌綠化和原生植被保護區的狀況,甚至隨機抽取了土壤和水樣準備帶回檢測。林微光和她的環境團隊全程陪同,對每一個問題都給予了詳儘而專業的解答,不回避任何潛在挑戰,比如承認在極端乾旱環境下維持綠化的難度,但也展示了為此所做的技術創新和管理投入。
整個過程,林微光表現出的坦誠、專業和對環境的深切尊重,給epa專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娜迪亞博士,則在阿裡被特意安排為她的向導)的陪同下,如同一個沉默的幽靈,遠遠跟在考察組後麵,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她很少提問,但目光銳利,不時會停下腳步,仔細查看一些細節,比如建築材料堆放是否規範,臨時廁所的汙水處理是否到位,工地上廢棄的包裝材料如何分類回收。
中午,在指揮部的臨時會議室進行簡單的工作午餐時,娜迪亞博士主動坐到了林微光身邊。她壓低聲音,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音量說:“林小姐,你們的現場管理比我想象的要規範。尤其是對廢棄物的處理和水資源的監控,數據記錄很完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我們的基本要求。”林微光平靜地回答,“我們對這片土地負有責任。”
娜迪亞博士點了點頭,沉默地吃了幾口食物,忽然又問道:“我注意到你們保留了幾株非常古老的沙拐棗,甚至為它們調整了部分管線路由。這在很多追求效率和成本的項目中是難以想象的。”
“它們屬於這裡,比我們任何人都更早。”林微光看著窗外那幾株在風中搖曳的頑強植物,“我們隻是後來的拜訪者,沒有權利剝奪它們生存的空間。”
娜迪亞博士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沒再說話,但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些東西。
下午的考察繼續進行。就在即將結束,氣氛趨於緩和時,一名韓崢手下的安保人員匆匆走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韓崢眉頭瞬間鎖緊,快步走到林微光身邊,聲音壓得極低:“邊界巡邏隊發現兩個形跡可疑的人,帶著采樣設備,在我們取水口上遊方向活動,被我們的人控製住了。他們聲稱是‘綠色地平線’的誌願者,在進行‘獨立水質調查’。”
果然來了!而且時機抓得如此之準,就在epa考察即將結束,娜迪亞博士也在場的時候!如果他們“恰好”在此時“發現”水質被“汙染”,再被“恰好”趕來的媒體拍到……
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試圖在權威第三方麵前製造實錘的陰謀!
林微光的心臟猛地一縮,但臉上依舊保持著鎮定。她看了一眼不遠處正在與水資源專家交談的娜迪亞博士,又看了看麵露疑惑的epa專家,瞬間做出了決斷。
她走到epa專家和娜迪亞博士麵前,語氣平靜而坦誠:“各位專家,博士,剛剛我們接到報告,項目邊界外發生了一點小狀況。有人未經許可,在我們的水源地上遊進行采樣活動。為了確保信息的透明和公正,如果各位有興趣,我們可以一起去現場查看一下情況。當然,這完全自願。”
她選擇主動公開,將潛在的“陰謀”暴露在陽光下,並邀請權威第三方共同見證。
epa的專家們交換了一下眼神,顯然對這種突發狀況很感興趣,點頭同意。娜迪亞博士也微微頷首,眼神銳利。
一行人立刻乘車趕往邊界。到達現場時,那兩名自稱“誌願者”的年輕人正被安保人員攔著,顯得有些激動,大聲嚷嚷著“侵犯調查自由”“掩蓋真相”之類的話。他們身邊放著采樣設備和幾個已經封裝好的水樣瓶。
林微光沒有理會他們的叫囂,直接對epa的水資源專家和娜迪亞博士說:“這兩位先生采集的水樣,以及我們自己在取水口的實時監測數據,都可以提供給各位進行比對分析。我們歡迎一切基於科學的、規範的環境監督,但對於未經許可、意圖不明的行為,我們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她的態度不卑不亢,既表達了配合的誠意,也劃清了底線。
epa的水資源專家上前,檢查了那兩人的采樣設備和方法,眉頭微蹙,對林微光低聲說:“采樣方法不專業,存在汙染樣本的可能。”
娜迪亞博士則冷冷地掃了那兩人一眼,什麼也沒說,但眼神裡的鄙夷清晰可見。
那兩人在幾位真正專家的注視下,氣勢明顯弱了下去,眼神閃爍,不敢再大聲爭辯。
最終,在韓崢的協調下,那兩人被“請”離了現場,他們采集的“水樣”也被epa專家作為“對比樣本”帶走。一場潛在的風波,被林微光以果斷的透明化和借助第三方權威的方式,消弭於無形。
返回指揮部的路上,epa的專家們對林微光處理危機的方式表示了讚賞。娜迪亞博士在臨上車前,走到林微光身邊,用極低的聲音快速說了一句:“那份報告,我會提出異議。”然後便轉身離開。
望著遠去的車隊,林微光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後背已被冷汗浸濕。她知道,她剛剛贏得了一場無聲卻至關重要的博弈。
然而,她抬頭望向西邊天際,那裡不知何時積聚起了厚重的、泛著不祥黃褐色的雲層。
韓崢走到她身邊,順著她的目光望去,聲音低沉:
“沙暴又要來了。”
而且,這一次,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凶猛。
剛剛化解一場人為風暴,自然的考驗已迫在眉睫。林微光握緊了拳頭,眼神疲憊卻堅定。
這片土地上的征戰,永無止息。
喜歡星光偏要吻煙台請大家收藏:()星光偏要吻煙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