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層次”,並非財富或地位的差距,而是認知維度。就像登山的人站在不同的高度:半山腰的人眼裡儘是遮天蔽日的雲霧,辨不清東西南北;山頂上的人卻能望見星河在夜空裡鋪展,連獵戶座的腰帶都看得清清楚楚;而山腳下的人,隻顧著盯著腳邊的碎石子,生怕被絆個跟頭。
三國那會兒,曹操頭回見著荀彧,拍著大腿就說:“這是我的張良啊!”他把荀彧比作輔佐劉邦定天下的張良,不光是因為荀彧肚子裡有計謀,更因為倆人都站在“盤算天下”的層麵上。他們眼裡裝的是諸侯割據的大勢,哪路兵馬能成氣候,哪塊地盤是必爭之地,而不是糾結一城一池的得失,像守著米缸的老鼠,隻盯著眼前那點糧食。
再看袁紹手下的那些謀士,整天你踩我我踩你,搶起功勞來臉紅脖子粗,推起責任來比誰都快。為啥?因為他們的見識就停在“怎麼多分幾石糧草”的層麵,像菜市場討價還價的大媽,為了一個銅板能吵半天。
認知上差著一截,做事的法子就天差地彆。比你站得高的人,早就爬過你腳下的山頭,知道前頭有更陡的坡、更險的坎,一句“你這小子有潛力”,是過來人的貼心話;跟你站在同一高度的人,並肩往山上爬,一句“我懂你的難處”,是同路人的默契;而那些站得低的人,困在自己那點溝溝坎坎裡,衝你喊“你不行”,不過是怕你爬高了,照出他們不敢挪步的窩囊。
01
好多人問我:“為啥總有人見不得我好?”答案藏在老祖宗傳下的一句話裡——夏蟲不可語冰。你跟夏天的蟲子說冬天有冰,它不光不信,還得罵你胡扯,因為它活不到冬天,壓根沒見過那玩意兒。
層次低的人詆毀你,就像原始部落的人見了火把就害怕——火能取暖,也能燒手;你身上的光越亮,越能照出他們沒見過世麵的糊塗。這種詆毀,說到底是一種“怕自己的世界塌了”的防禦:通過說你不好,來證明自己那套過日子的法子沒錯,像捂住耳朵偷鈴鐺,以為聽不見鈴聲,彆人就發現不了。
就像金庸小說裡,江南七怪頭回見著黃藥師,張嘴就罵“邪魔外道”。不是黃藥師真有多壞,是七怪的武功就到看懂“降龍十八掌”的份上,哪能明白“桃花影落飛神劍”的精妙?他們罵的哪是黃藥師,是自己看不懂的武學境界,怕那境界戳破了自己“天下無敵”的美夢。
村裡的王木匠年輕時去縣城學了新手藝,回來做的家具又結實又好看,比老法子做的強十倍。結果老木匠們就說他“忘了本”“投機取巧”,其實是怕自己那套手藝沒人學了,飯碗保不住。後來王木匠的家具賣到了外縣,老木匠們才閉了嘴,偷偷讓自己的徒弟去學新法子,這就是光的力量,哪怕被罵,也能照亮該走的路。
02
那該咋對付這些詆毀?“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第一,在大方向上,得把自己活成“讓人照著學的樣子”。高山從不會跟腳下的碎石計較,你罵它擋路也好,誇它雄偉也罷,它該長高還是長高,該長樹還是長樹。當年錢學森先生回國,美國的報紙瞎嚷嚷:“他帶走的資料都是過時的,沒啥用。”錢老一句話沒說,該乾啥乾啥。幾年後,東風導彈衝上藍天,那些瞎嚷嚷的人,一個個都閉了嘴,像被捏住了嗓子的鴨子。
外頭人說你壞話,其實是給你的價值“反向蓋章”。要是沒人議論你,反倒得琢磨琢磨,是不是自己停在原地沒動,跟周圍的人沒了區彆,像滴進水裡的墨,早就混得看不清了。真正的長進,是讓那些低層次的詆毀,變成你往高處爬時耳邊的風聲,呼呼地吹著,反倒讓你走得更穩。
第二,在具體法子上,得給對方的認知來個“降維打擊”。有人可能會問:“難道就眼睜睜看著他們罵?”那倒不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舉個例子,要是同事對你的方案指手畫腳,不用急著爭對錯,不妨問一句:“你覺得哪個地方風險最大?咱一起算算,看看咋改能更穩妥。”對方要是真有想法,說不定就被你拉到同一個層麵上商量事了;要是還胡攪蠻纏,說不出個一二三,周圍的人一看就明白,誰在說正經的,誰在瞎起哄。
詆毀這東西就像爛泥坑,你越使勁掙紮,陷得越深;不如找塊木板鋪上去,踩著它往前走,坑就成了路。就像鎮上的李掌櫃,開雜貨鋪時總被隔壁的王掌櫃罵“賣假貨”,李掌櫃不吵也不鬨,就在鋪子門口擺了個“假一賠十”的牌子,還請了幾個老街坊當見證,結果來買東西的人更多了,王掌櫃的鋪子反倒沒人去了,這就是用行動說話的厲害。
03
唐代有個叫青原惟信的禪師,說過這麼一段話:“老僧三十年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後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愛較真,非得分清“誰是真心幫我,誰是故意害我”;活到中年才明白,不管是貴人還是小人,都是照自己的鏡子——貴人能照出你身上的本事,小人能照出你哪兒還有欠缺。
而更高明的做法,:“依靠群眾,但不依賴群眾。”你得知道誰能幫你,但是不能指望彆人替你走路,腳長在自己身上,走多遠還得看自己。
等你爬上更高的山頭回頭看,以前那些罵你的話,早就變成了山腳下的薄霧,一吹就散;那些鼓勵你的話,成了遠處的星星,看著亮堂;而跟你一樣往高處走的人,早就在下一個山頂等著你,四目相對,啥也不用說,一個微笑就夠了,這就是同路人的默契。
所以啊,彆太糾結誰在誇你,誰在罵你。你得記住:你往哪個方向看,就決定了你能站多高。往腳下看,儘是碎石子;往遠處看,才有星河和朝陽。人生這趟登山,說到底,爬的不是山,是自己心裡的認知,爬得越高,看得越遠,活得也就越透亮。
喜歡人性的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人性的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