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身上自帶窮氣的人,彆深交_人性的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人性的那些事兒 > 第55章 身上自帶窮氣的人,彆深交

第55章 身上自帶窮氣的人,彆深交(1 / 1)

咱村裡老人們常說,有的人身上帶著股“窮氣”,不是說他兜裡沒錢、穿得寒酸,是那股子從骨頭縫裡透出來的消沉勁兒,是總把自己當受害者的擰巴心思——這東西比真金白銀的窮更嚇人,能悄無聲息把身邊人的精氣神都給拽下來,像曬穀場上的黴斑,不及時清理,能把好好的穀子都捂壞了。

這“窮氣”最顯眼的倆標誌,像是貼在人身上的標簽,一瞅就能見。頭一個,就是對任何新想法、新機會,打骨子裡就透著抗拒,仿佛人家說的不是“機會”,是“坑”。你跟他們嘮“我最近琢磨著,想試試新路子”,話還沒說完,他們張嘴就來:“這能成?彆瞎折騰了,淨浪費功夫。”在他們眼裡,日子就該是老樣子,像被框在磨盤裡的豆子,轉來轉去都是被碾壓的命,但凡有人想跳出去看看,想換個活法,在他們那兒都是“不切實際的瞎想”,是“沒吃過虧不知道疼”。

就說村裡的小柱吧,前兩年見鎮上有人開直播賣土特產,賺了不少錢,他也動心了,想把自家種的獼猴桃掛到網上賣。跟鄰居老周一提這想法,老周頭搖得像撥浪鼓:“你可彆傻了!現在大環境不好,網上騙子多,誰會買你那沒牌子的獼猴桃?”又說:“再說了,鎮上賣水果的多了去了,你連個智能手機玩不溜,還想搞直播?小心本都賠進去,連褲衩都不剩!”小柱被這麼一勸,心裡也犯了嘀咕,覺得老周說得“在理”,這事就擱下了。結果沒過半年,鄰村的小芳就靠著直播賣自家的橘子,不僅把家裡的存貨賣光了,還幫著村裡其他人家銷了不少,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小柱看著眼熱,隻能歎氣:“當初咋就聽了老周的話,把機會錯過了呢?”

你彆以為這些人是故意跟你作對、見不得你好,其實他們大多是自己早被日子磨沒了心氣,認了“這輩子就這樣了”的命,也覺得彆人沒法改。就像井底的青蛙,天天看著頭頂那片天,以為世界就這麼大,等彆人說“外麵有大海”,它反倒覺得人家在騙它——不是不信,是不敢信,也沒法信,因為它的世界早就被那口井給框死了。

第二種更讓人頭疼,比頭一種還磨人。這類人一遇到不順心的事,頭一個念頭永遠是“都怪彆人”,從來不會往自己身上找原因。在他們的嘴裡,自己永遠是那個被欺負、被耽誤、被命運捉弄的“可憐人”,全世界都欠他的。

工作沒做好,領導批評了幾句,他不尋思自己是不是沒上心、是不是方法不對,反倒跟人抱怨:“領導沒眼光,看不出我的本事,就知道偏向那些會拍馬屁的人”“還不是同事太陰險,故意在背後給我使絆子,不然我能出錯?”;日子過得緊巴,想買件新衣服都得琢磨半天,他不想著咋多賺點錢、咋省著點花,倒抱怨“家裡沒本事幫襯我,不像人家爹媽能給買房買車”“這社會不公平,好機會都給那些有關係的人了”“我就是運氣差,乾啥都不順,喝口涼水都塞牙”。

村裡的小李就是這樣。前兩年跟人合夥開了家小賣部,本來生意還行,可沒過多久就賠了錢,最後隻能把店盤出去。按理說,倆人該坐下來好好聊聊,看看問題出在哪兒,可小李倒好,天天跟人說“都怪合夥人貪小便宜,進的貨都是次品,顧客買了一次就不來了”“要不是他天天偷懶,不看店,店裡的東西能被人偷那麼多?”可村裡誰不知道,小李自己也沒少偷懶——早上總愛睡懶覺,開店晚;下午又總愛跟人湊在一起打牌,把店扔給合夥人一個人看;進貨的時候,他也沒把好關,見著便宜的就想進,根本不管質量。可他從來沒覺得自己有問題,把所有的錯都推到彆人身上,最後跟合夥人鬨得反目成仇,連朋友都沒得做。

你跟他們說“要不你琢磨琢磨,這事自己有沒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他們準會瞪著眼跟你急,語氣還特彆委屈:“我有啥錯?我天天累死累活的,還不是為了把事做好?都是彆人不配合、不理解,才弄成這樣的!”想讓他們擔點責任,那更是門都沒有——在他們的世界裡,自己永遠是“受害者”,責任永遠是彆人的。

為啥說要離帶“窮氣”的人遠點?不是嫌他們窮、嫌他們沒本事,是這“窮氣”的危害,不像刀子那樣一下子紮疼你,它像田裡的雜草,慢慢長、悄悄纏,等你發現的時候,早把你那點想乾事的勁頭給纏死了,把你心裡的那點火苗給澆滅了。

跟他們相處,你得提著十二分的勁,像扛著一袋沉甸甸的糧食,走一步都費勁。他們否定你想做的事,你得耐著性子跟他們解釋“我覺得這事能試試,我都打聽清楚了”;他們抱怨自己有多倒黴、有多委屈,你得陪著笑臉安慰“彆往心裡去,會好起來的”;甚至你說“我想學點新本事,比如修修家電,以後能多賺點錢”,他們都得潑你冷水:“你那腦子,學啥都白搭,彆浪費那功夫了”,你還得為自己辯解幾句“我覺得我能學會,慢慢來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就像個“情緒黑洞”,不管你有多熱情、多樂觀,跟他們待一會兒,那股子消沉的勁兒就能把你的精氣神一點點吸走。你本來晚上想學著編筐,跟他們聊完天,就覺得“算了,編了也沒人買,學這乾啥”;你本來想跟人合夥做點小買賣,聽他們說“肯定賠,彆乾了”,就沒了勇氣,覺得“萬一真賠了,可咋整”;你本來想早起去鎮上進點貨,聽他們說“起那麼早乾啥,多睡會兒多好,生意也不差這一天”,就又躺回了床上。

幾次下來,你會覺得心裡發空、渾身沒勁,不是身體累——不是扛了東西、乾了重活的累,是心裡累,像被人掏空了似的,連想笑都提不起勁。原本你想乾點正事、學點新東西的那股子衝勁,就在這種無謂的拉扯、消極的影響中,慢慢被消磨殆儘了,最後變成了跟他們一樣的人:見啥都搖頭,遇啥都抱怨,日子過得渾渾噩噩。

老輩人說“啥人玩啥鳥,啥圈子養啥人”,圈子就像田裡的土,土要是貧瘠、板結,莊稼咋長都不旺;土要是肥沃、鬆軟,莊稼才能長得又高又壯。你要是總跟帶“窮氣”的人待在一起,就很難碰到那些眼界寬、肯乾事、能跟你互相鼓勁的人——人家見你身邊都是這樣的人,也不願意跟你走近,覺得“跟他待在一起,隻會被拉低”。

時間長了,你看事情的眼光,也會被他們的“老想法”框住,覺得“這事確實不行”“我肯定乾不好”“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就像你本來能跳一米高,可身邊的人總說“你跳不高,彆試了,會摔著的”,聽多了,你自己也覺得“我確實跳不高”,連試都不敢試了,最後真的就跳不高了。

你還記得孟母三遷的故事不?孟母為啥一次次搬家?不是嫌房子不好、嫌地方小,是嫌周圍的環境不行——第一次住的地方靠近墓地,孟子總學著大人哭喪,孟母覺得不好,就搬了;第二次住的地方靠近集市,孟子總學著商人吆喝賣東西,孟母覺得也不好,又搬了;第三次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跟著學生們讀書、學禮儀,孟母才滿意。孟母遷的不是磚瓦,是環境,是環繞在孟子周圍的“氣”,是那個看不見卻至關重要的能量場。

咱過日子也一樣,離帶“窮氣”的人遠點,不是嫌棄他們、看不起他們,是不想讓他們那固化的、耗人的想法,把自己的勁頭給磨沒了,把自己心裡的火苗給澆滅了。這不是“勢利”,是自己選的“好土壤”,是對自己的日子負責任,是想讓自己能多有點奔頭,多有點希望。

人這一輩子就這麼長,幾十年的光景,轉眼就過去了,精力就這麼多,要是都花在聽人抱怨、跟人拉扯上,哪還有功夫乾事、哪還有功夫讓自己過得好點?咱沒法選自己生在啥樣的家,沒法選自己小時候遇到啥樣的人,可長大了,成年了,總能選跟啥樣的人打交道、聽啥樣的話吧?

你把時間花在想乾事上,還是花在聽人抱怨上?你願意聽人跟你說“試試吧,說不定能成,我支持你”,還是聽人說“彆乾了,肯定不行,你會後悔的”?你願意跟人一起琢磨“咋把事做好,咋能多賺點錢”,還是跟人一起吐槽“都怪彆人,都怪命不好,我這輩子就這樣了”?

這些選擇,看著都是小事,可慢慢積累下來,最後就決定了你日子能過多好、能走多遠、心裡能多亮堂。你跟積極的人待在一起,日子也會過得有勁頭;你跟消沉的人待在一起,日子隻會越過越沒勁。

所以啊,護好自己的精氣神,像守著灶膛裡的火一樣,彆讓冷風把它吹滅了;多跟那些能給你鼓勁、能跟你一起乾事的人待在一起,像種莊稼似的,把自己的“小日子”打理好——該澆水澆水,該施肥施肥,該除雜草除雜草。

這世上,想把日子過好,想擺脫那股“窮氣”,最好的法子,從來不是等彆人幫忙、等運氣降臨,而是選對身邊的人,守住自己想乾事的勁頭,把自己的“能量場”護好,讓自己心裡的那團火,一直燒著。

喜歡人性的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人性的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分手後,每天都犯男人犯的錯 落魄少年得醫仙傳承:一針定乾坤 係統綁定:我在虐文裡當救世主 冰痕之門 重生:這些人追著喂我吃軟飯 藥童百年,我成宗門老祖了 發現老婆是教皇怎麼辦? 府上來個嬌美人,陰鷙權臣強奪入帳 遊戲機廳四人組 虛空那片無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