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用花太多心思討好身邊的普通人,禮貌體麵就夠了
村西頭的小栓,前兩年總愛圍著村裡的人轉——張嬸家的雞丟了,他幫著找了一下午;李大叔家的柴火垛倒了,他連夜幫忙捆好;連村口王大爺沒事嘮嗑,他也總湊過去搭話,就怕彆人不喜歡他。可時間長了,他發現自己的好沒被當回事:張嬸覺得他“閒得慌”,李大叔覺得他“好拿捏”,王大爺嘮嗑時也總愛使喚他跑腿。小栓委屈得跟周老栓訴苦:“我天天幫他們,咋還落不下好?”
周老栓抽著旱煙說:“傻孩子,對身邊的普通人,保持禮貌體麵就夠了,不用掏心掏肺討好。你幫張嬸找雞,她給不了你啥好處;你幫李大叔捆柴火,他也不能幫你把日子過好。特彆是那些總等著彆人幫的弱者,他們不僅給不了你資源,連句真心的感謝都未必有,你花再多心思,也是白費力氣。你得把時間留著乾自己的事,比如琢磨咋把蔬菜種好,咋把生意做好,比啥都強。”後來小栓不再圍著彆人轉,專心打理自己的大棚,年底賺了不少錢,反而有人主動跟他交好,說他“能乾、踏實”。
2、世上沒啥過不去的坎,隻有自己跟自己較勁
村裡的王二嬸,前陣子因為婆媳矛盾天天哭——兒媳嫌她做飯不好吃,她嫌兒媳懶,兩人吵得不可開交,王二嬸甚至覺得“這日子過不下去了”。周老栓見了跟她說:“你彆鑽牛角尖,婆媳拌嘴算啥?你想想,要是你得了重病,或是家裡揭不開鍋,那才是真難。現在這點矛盾,等過兩年再看,根本不算事。”
後來王二嬸試著放寬心,不再跟兒媳計較,兒媳見她態度軟了,也主動跟她道歉,兩人慢慢和好了。王二嬸說:“以前總覺得‘婆媳不和天塌了’,後來才知道,是自己跟自己較勁。這世上的苦,隻有生病和沒錢是真的,其他的比如孩子不聽話、同事鬨矛盾,想通了也就那樣。站在老了的地方往回看,現在的糾結根本不值得。”村裡的李大叔,去年因為兒子沒考上大學愁得睡不著覺,覺得“兒子這輩子完了”,周老栓勸他:“沒考上大學咋了?學門手藝照樣能過好日子。你彆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日子才能往下過。”後來李大叔的兒子學了汽修,不到一年就開了自己的修理廠,李大叔也徹底放下了心。
3、生命裡很多東西可遇不可求,儘力就好
村裡的陳會計,前兩年總想著“一定要當上村支書”,天天跑前跑後,幫村民辦事、給乾部送禮,可最後還是沒選上,他鬱悶了好一陣子,覺得“自己這輩子沒指望了”。周老栓跟他說:“當村支書這種事,不是你想就能成的——得看大家認不認可,得看時機對不對。就像種地,你再努力澆水施肥,要是天不下雨、地不透氣,莊稼也長不好。生命裡很多東西,比如升職、賺大錢、遇到對的人,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你隻能儘力去做,結果交給天意。”
陳會計慢慢想通了,不再執著於當村支書,而是專心做好會計的事,把村裡的賬算得清清楚楚,還幫村民申請了不少惠農政策。後來大家都覺得他“靠譜”,雖然沒當村支書,卻成了村裡最受信任的人。陳會計說:“以前總想著‘一定要得到’,後來才知道,不強求反而輕鬆。把心放淡點,做好手裡的事,不管結果咋樣,都不怨不躁,日子反而過得踏實。”村裡的小芳,以前總盼著“能嫁個有錢人”,後來也想通了,專心經營自己的刺繡店,反而遇到了一個懂她、支持她的人,日子過得很幸福。
4、人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村裡的周老栓,年輕時也曾風光過——開了家木匠鋪,生意紅火,後來因為一場大火,鋪子燒沒了,還欠了不少錢。有人說他“這輩子完了”,可周老栓沒垮,他先把欠的錢一筆筆記下來,然後跟著彆人去城裡乾裝修,慢慢賺錢還債。有人勸他“欠的錢太多,彆還了”,周老栓說:“錢是我借的,就得還;鋪子沒了,還能再開。人得拿得起,也得放得下——能扛住難,也能放下過去的風光,才能往前走。”
後來周老栓不僅還清了債,還在村裡開了家小超市,日子過得比以前還紅火。他跟人說:“人生就像挑擔子,該扛的時候得扛住,該放的時候得放下。你要是總背著過去的包袱,比如曾經的失敗、失去的東西,就走不動路。反正到最後啥也帶不走,早放下早輕鬆,才能看到前麵的風景。”村裡的李大叔,以前總因為“年輕時沒賺到錢”後悔,後來聽了周老栓的話,不再糾結過去,而是跟著兒子學汽修,雖然累,可每天都很開心。他說:“放下過去,才能過好現在。”
5、選了就彆後悔,多看自己有的
村裡的小李,前幾年有兩個選擇:一是去城裡打工,二是留在村裡種大棚。小李想“城裡賺錢多”,就去了城裡,可到了城裡才發現,打工不僅累,還照顧不了家裡。後來看到留在村裡種大棚的人賺了錢,還能陪在家人身邊,小李心裡很後悔,天天唉聲歎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老栓跟他說:“你選了去城裡,就彆後悔沒留在村裡;要是你當初選了留村,說不定又會後悔沒去城裡。人生的選擇題,咋選都有遺憾,關鍵是多看自己有的——你在城裡學了不少技術,以後回村也能用上,總比天天後悔強。”小李聽了,不再糾結過去,而是在城裡跟著師傅學水電維修,不到兩年就成了技術骨乾,工資漲了不少,還把家人接到了城裡。小李說:“以前總覺得‘選差了’,後來才知道,每個選擇都有好處,彆盯著沒得到的,多看看自己擁有的,就不會後悔了。”村裡的王二嬸,以前總後悔“年輕時沒好好讀書”,後來也想通了,跟著村裡的繡娘學刺繡,雖然沒文化,卻成了村裡有名的繡娘,日子過得很充實。
6、活得太累,多是被外界的氛圍勾著
村裡的張嬸,以前天天樂嗬嗬的,自從學會了刷短視頻,就變得越來越焦慮——看到彆人住大房子,她覺得自己的房子太小;看到彆人穿名牌,她覺得自己的衣服太舊;看到彆人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她覺得自己的兒子沒出息。每天愁眉苦臉的,連飯都吃不下。
周老栓跟她說:“四五十年前,大家都種地,誰也不比誰強,反而過得開心;現在網絡發達了,你天天看彆人的好日子,就覺得自己過得差,能不累嗎?你得知道自己是誰,想要啥——你房子雖然小,可一家人住得暖和;你衣服雖然舊,可穿得舒服;你兒子雖然沒考上名牌大學,可孝順懂事。彆被外界的氛圍勾著走,過自己的日子才好。”張嬸聽了,慢慢減少了刷短視頻的時間,每天跟老姐妹嘮嘮嗑、種種菜,又變回了以前樂嗬嗬的樣子。她說:“以前總跟彆人比,越比越累;現在過自己的日子,才覺得踏實開心。”
7、人生快不快樂,全看自己的態度
村裡的李大叔,家裡條件不好,住的還是老房子,可他每天都樂嗬嗬的——早上起來去地裡乾活,中午回家跟媳婦一起吃飯,晚上坐在院子裡跟兒子聊天,日子過得很愜意。而村裡的王老板,開了家工廠,賺了不少錢,卻天天愁眉苦臉的——擔心工廠生意不好,擔心兒子不學好,夫妻之間也總吵架,一點也不開心。
有人問李大叔“你家條件不好,咋還這麼開心”,李大叔說:“開心不開心,跟有錢沒錢沒關係,跟態度有關係。我雖然沒錢,可一家人健健康康的,每天能吃口熱飯,就很滿足;王老板雖然有錢,可心裡裝著太多煩心事,自然不開心。掙錢靠能力,過得幸福靠心態——你心態好,就算住老房子也開心;你心態不好,就算住大房子也難受。”周老栓也說:“就像地裡的莊稼,你要是覺得它長得慢,天天著急,它也長不快;你要是耐心照顧,看著它一點點長大,反而會很開心。人生也一樣,好心態才能過好生活。”
8、有人不把你當回事,彆生氣也彆較真
村裡的小芳,前陣子因為“有人說她刺繡不好看”很生氣,天天琢磨“怎麼證明自己繡得好”,連活都沒心思乾了。周老栓跟她說:“不把你當回事的人多了,你要是個個都生氣,個個都想征服,累不累啊?他說你繡得不好,你就不好了?你自己知道自己繡得好,能賣出去,能賺錢,不就行了?”
小芳聽了,不再糾結彆人的看法,繼續專心繡自己的作品,後來她的刺繡被鎮上的文化館選中展出,還得了獎。那些以前說她繡得不好的人,也開始佩服她。小芳說:“以前總想著‘要讓所有人都認可我’,後來才知道,沒必要。自己的人生自己說了算,他不在乎你,你也彆在乎他,大家各過各的,多好。”村裡的小李,以前總因為“同事不喜歡他”難過,後來也想通了,不再討好同事,而是專心工作,慢慢成了部門的骨乾,同事們也開始尊重他。他說:“你越在意彆人的看法,越累;你不管彆人,做好自己,反而能贏得尊重。”
9、抱怨成了習慣,心就被鎖死了
村裡的小張,以前總愛抱怨——天旱了抱怨“莊稼要枯死了”,下雨了抱怨“地裡要澇了”,賺不到錢抱怨“世道不好”,同事不配合抱怨“彆人故意針對他”。結果越抱怨,日子過得越差,莊稼沒種好,工作也丟了。
周老栓跟他說:“遇到事第一時間抱怨,隻會讓你越來越懶,越來越沒轍。你抱怨天旱,不如去挑水澆地;你抱怨同事不配合,不如跟同事好好溝通。抱怨就像給心上了把鎖,讓你看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隻能在原地打轉,做啥都糊弄,結果能好嗎?”小張聽了,不再抱怨,而是跟著周老栓學種大棚蔬菜,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天旱了就給大棚澆水,菜長蟲了就找農藥,慢慢的,蔬菜長得越來越好,還賺了不少錢。小張說:“以前總覺得‘都是彆人的錯’,後來才知道,不抱怨、找辦法,才能過好日子。”
10、人生總得受點委屈和傷害,才能長大
村裡的王會計,年輕時因為“算錯了一筆賬”,被村支書批評了一頓,還被村民說“沒本事”,他難受了好幾天,甚至想辭職。周老栓跟他說:“誰的人生能一帆風順?你現在受點委屈,以後算賬才會更仔細;你現在被人說幾句,以後才會更堅強。委屈和傷害就像地裡的肥料,雖然不好受,可能讓你長得更壯。”
王會計聽了,沒辭職,反而更加認真地算賬,每次算完都要核對好幾遍,再也沒出過錯。後來村裡的人都覺得他“靠譜”,還推薦他去鎮上的合作社當會計。王會計說:“以前總覺得‘受委屈太難受了’,後來才知道,正是那些委屈,讓我學會了謹慎,學會了堅強。沒經曆過風雨,哪能有處事不驚的淡定?”村裡的小芳,以前因為“刺繡賣不出去”哭了好幾回,後來慢慢總結經驗,改進技術,最後成了有名的繡娘。她說:“那些傷害和委屈,都是成長的必經之路,熬過去了,就會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喜歡人性的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人性的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