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彆太把自己當回事,彆隨便應承事兒
村西頭的李大叔,以前特好麵子,彆人找他幫忙,不管能不能做到,都先應下來。有回鄰居說“家裡蓋房缺人手,你過來搭把手”,李大叔明明要去鎮上賣菜,卻硬說“沒問題”,結果菜沒賣成,還在蓋房時摔了一跤,花了不少醫藥費。家裡人埋怨他,李大叔自己也後悔:“都怪我死要麵子,打腫臉充胖子。”
周老栓路過,拍了拍他的肩膀:“彆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也彆啥話都敢說。你隨口應承的事,最後得用真金白銀填坑;你吹的牛,最後得自己打自己臉。坦然說‘我不行’‘我做不到’,反而沒人能抓住你的弱點。就像種地,你明明種不了三畝地,偏要硬種,最後隻會兩畝都荒了;承認自己能力有限,種好一畝地,反而有收成。”後來李大叔改了毛病,有人找他幫忙,他先想“自己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就直說,反而沒人說他閒話,日子也過得踏實多了。
2、搞人脈彆搞反了,要跟能幫你的人多來往
村裡的小王,以前總愛跟“不如自己的人”湊一起——天天跟沒工作的小李喝酒、打牌,覺得“身邊人多,人脈廣”。可真遇到事了,想借錢進貨,那些“朋友”沒一個肯幫他;想找個好工作,也沒人能給他搭線。小王鬱悶了,跟周老栓訴苦:“我身邊這麼多人,咋就沒人能幫我?”
周老栓笑了:“搞人脈不是跟弱者湊堆,是跟能幫你的人多來往。你跟小李天天混,他連自己都顧不上,咋幫你?你得跟鎮上的批發商、村裡的合作社社長多聊聊,他們能給你指路子、幫你找機會,這才是有用的人脈。就像種地,你跟野草待一起,莊稼長不好;你跟好種子、好肥料打交道,莊稼才能豐收。”小王聽了,不再跟小李天天喝酒,而是主動幫合作社社長乾活,慢慢跟社長熟了,社長不僅幫他找了進貨渠道,還教他做生意的門道,小王的小賣部很快就開起來了。
3、用得上的缺點是優點,用不上的優點是缺點
村裡的張叔,唱歌跑調、身材也胖,可每次單位聚餐,領導都愛叫上他。有人納悶:“張叔沒啥本事,咋總受領導待見?”周老栓跟人說:“張叔唱歌跑調,正好襯托領導唱得好;他身材胖,跟領導站一起,顯得領導精神。這些‘缺點’用對了地方,就是優點。”
反觀村裡的大學生小吳,長得帥、學曆高,可每次開會都搶著發言,把領導的風頭都蓋了,沒半年就被調去了閒職。周老栓說:“小吳的‘優點’用錯了地方,就成了缺點。成年人在社會上,得用交換的眼光看問題——你有的本事,能幫到彆人、不惹彆人煩,才是真優點;不然再厲害,也會被人排擠。就像種地,你種的麥子再好,要是擋了彆人家的莊稼采光,彆人也會討厭你;你種的豆子能幫玉米固氮,彆人才會願意跟你一起種。”後來小吳慢慢改了愛搶話的毛病,開會時先聽領導說,再補充自己的想法,慢慢又被領導重視起來。
4、高手都有點“冷漠”,不瞎摻和彆人的事
鎮上的李老板,開了三家水果店,大家都說他“厲害”,可也有人說他“冷漠”——路邊有乞丐乞討,他從不給錢;同事找他幫私人忙,他也很少答應。有人問他“你咋這麼不近人情”,李老板說:“我不是冷漠,是不瞎摻和彆人的人生。乞丐有乞丐的活法,我給錢反而可能讓他更不想乾活;同事的私人忙,我幫了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最後隻會拖累自己。”
周老栓很認同:“真正的高手,都懂‘不越界’。不主動管彆人的事,不替彆人扛麻煩,既是保護自己,也是對彆人負責。就像種地,你鄰居的莊稼長不好,你要是天天去幫他澆水,他自己就不會上心;你讓他自己琢磨,他才能學會種地。人和人相處也一樣,彆瞎摻和,大家都自在。”有回村裡的小王想讓李老板幫他“說情找工作”,李老板沒答應,卻給了他一份招聘信息,讓他自己去麵試。小王最後靠自己找到了工作,反而更感激李老板:“他沒幫我走後門,卻教我靠自己,這才是真幫我。”
5、對底層人彆指望“以德服人”,該咋樣就咋樣
村裡的王會計,以前總想著“用善良感化彆人”——有回鄰居老張借了他兩百塊,說“過幾天還”,結果過了半年都沒動靜。王會計不好意思要,還總幫老張乾農活,以為老張會不好意思,沒想到老張反而覺得“王會計好欺負”,又找他借了三百塊。王會計急了,跟周老栓訴苦:“我對他這麼好,他咋不領情?”
周老栓跟他說:“對有些人,你越善良,他越得寸進尺。他們認知有限,你跟他講道理,他聽不進去;你對他好,他覺得是理所當然。你該要的錢就得要,該拒絕的就得拒絕,沒必要討好,也沒必要刻意拉關係。就像種地,你遇到害蟲,光靠‘勸’沒用,得噴農藥;你對得寸進尺的人,光靠‘好’也沒用,得劃清底線。”後來王會計直接找老張要回了錢,還拒絕了老張再借錢的要求,老張反而不敢再隨便麻煩他了。王會計說:“以前總怕得罪人,後來才知道,該硬氣的時候就得硬氣,不然隻會被人欺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6、彆一次性給太多好處,慢慢給才讓人記好
村裡的合作社社長,以前總愛“一次性給好處”——有回幫農戶找了個好銷路,直接給每戶發了五百塊,結果沒幾天,農戶就忘了他的好,還抱怨“才給五百塊,太少了”。社長鬱悶了,跟周老栓說:“我真心幫他們,咋還落不下好?”
周老栓跟他說:“好處就像喂驢,你一次性給一捆草,驢吃完就忘了;你每次給一點,吊在它麵前,它才會一直跟著你。你幫農戶,彆一次給太多,比如這次幫他們找銷路,下次幫他們申請補貼,再下次教他們新的種植技術,慢慢給好處,他們才會一直記著你的好。”後來社長改了方法,每個月都組織一次“農技培訓”,偶爾幫農戶解決點小問題,農戶們反而更感激他,合作社的凝聚力也越來越強。有農戶說:“社長總想著我們,時不時幫我們一把,比一次性給多少錢都強。”
7、握手彆心不在焉,熱情點才顯真誠
村裡的小李,以前跟人握手總漫不經心——手指碰一下就鬆開,眼睛還看著彆處,彆人都覺得他“不真誠”,不願意跟他深交。有回他去跟批發商談合作,握手時又心不在焉,批發商當場就說“你要是沒誠意,這合作就彆談了”,小李的生意差點黃了。
周老栓跟他說:“握手是第一次身體接觸,也是給人的第一印象。你熱情點,握得實一點,看著對方的眼睛,彆人才會覺得你真誠。一個小細節,就能改變彆人對你的看法。就像種地,你播種時把種子埋實點,種子才能發芽;你握手時真誠點,彆人才願意跟你處關係。”後來小李跟人握手,都特意握得實一點,看著對方的眼睛笑一笑,慢慢的,彆人都覺得他“實在”,跟他合作的人也越來越多。有批發商說:“小李現在握手很真誠,跟他合作,我放心。”
8、單位裡順手幫忙行,多麻煩一點就拒絕
村裡的小芳,在鎮上的工廠上班,以前總愛“多幫忙”——同事讓她“順便”打份文件,她答應;同事讓她“順便”幫著加班,她也答應。結果慢慢的,同事都把活推給她,領導也覺得她“閒”,給她安排了很多額外的工作,小芳累得夠嗆,還落不下好。
周老栓跟她說:“順手幫忙是情分,多麻煩一點就是本分了。你總答應,彆人會覺得你好欺負,領導會覺得你沒事乾,最後你隻會成犧牲品。就像種地,你幫鄰居順便澆點水,行;但鄰居讓你天天幫他澆水,你就得拒絕,不然你自己的莊稼就荒了。”後來小芳改了毛病,同事讓她“順便”打文件,她要是有空就幫;同事讓她“順便”加班,她就說“我家裡有事,加不了班”。慢慢的,同事不再隨便麻煩她,領導也知道她“有事乾”,不再給她安排額外的活,小芳反而輕鬆多了。
9、欺負你的人,賭的就是你不敢說話
村裡的小栓,以前總被同事“開玩笑”——同事說他“長得矮,像個小土豆”,他不好意思反駁,隻能笑一笑;同事說他“腦子笨,啥都不會”,他也不敢吭聲。結果同事越來越過分,甚至把他的工具藏起來,小栓委屈得不行,跟周老栓訴苦:“他們總欺負我,我該咋辦?”
周老栓跟他說:“彆人欺負你,就是賭你不敢說話。人和人之間都在試探底線,你越沉默,他們越得寸進尺;你要是第一次就懟回去,他們就不敢再欺負你了。就像種地,你遇到野兔偷莊稼,你第一次不趕,野兔就會天天來;你第一次就用稻草人嚇走它,它就不敢再來了。”後來同事再跟小栓開玩笑說“你矮”,小栓就說“我矮咋了,我乾活比你快”;同事說他“笨”,他就說“我笨能學會的活,你這麼聰明咋還不會”。同事們沒想到小栓敢反駁,慢慢的,就不敢再隨便欺負他了。
10、彆羨慕彆人,過好自己的日子才重要
村裡的張嬸,以前總羨慕彆人——看到鄰居買了新電動車,她就覺得“自己的自行車太舊了”;看到同事穿了新衣服,她就覺得“自己的衣服不好看”;看到彆人的孩子考上大學,她就覺得“自己的孩子沒出息”。每天愁眉苦臉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差。
周老栓跟她說:“彆人在你麵前秀的,都是想讓你看到的好,背後的苦你不知道。鄰居買新電動車,可能欠了錢;同事穿新衣服,可能省了好幾個月的飯錢;彆人的孩子考上大學,可能付出了多少辛苦。你羨慕彆人,隻會讓自己活在欲望裡,越來越不開心。”張嬸聽了,慢慢不再羨慕彆人,開始關注自己的日子——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跟孩子好好溝通,還學著種了點花草。慢慢的,她覺得自己的日子也挺好:“自行車雖然舊,但騎著方便;衣服雖然不好看,但穿得舒服;孩子雖然沒考上大學,但孝順懂事。”日子過得越來越開心。
喜歡人性的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人性的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