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個人的利益點不儘相同,但必然存在:抓準利益綁定,才能拿捏人性
鎮上開農產品加工廠的劉老板,想和村裡的農戶合作種大豆——他沒隻說“我能幫你們賣豆子”,而是先問農戶“你們最擔心啥”。有的農戶怕“價格低,賺不到錢”,他就承諾“保底價收購,賣高價了再分紅”;有的農戶怕“種不好,沒產量”,他就請技術員免費上門指導。
最後,農戶們都願意跟他合作,劉老板也穩定了原料供應,雙方都賺了錢。周老栓說:“沒人會平白無故幫你,感情會變,但利益不會。做任何事,先找到彆人的‘利益點’——是要賺錢,還是要省心,再把他的利益和你的綁在一起,他才會真心實意為你做事,這才是拿捏人性的關鍵。”
2、每個人第一次見麵都會給予尊重,了解之後開始差彆對待:首麵定印象,自信贏主動
村裡的小王第一次去鎮上談蔬菜收購,見收購商時“緊張得手都在抖”,說話也結結巴巴,收購商沒多問就說“你們的菜我再看看,晚點聯係你”,之後再也沒找過他。
後來小王跟著老周去談合作,老周“腰杆挺直,說話條理清晰”,還主動跟收購商說“我們的菜沒打農藥,品相好,你可以先嘗樣品”,收購商當場就跟他們簽了合同。周老栓說:“第一次見麵是‘試探戰’,彆人會從你的狀態判斷‘你有沒有實力’——畏畏縮縮,彆人會覺得你好欺負,往後隻會敷衍你;自信大方,彆人才會覺得你‘值得合作’,願意給你機會。首麵印象定了,往後的對待方式也就定了。”
3、關係的破裂,本質來源於期望落空:利益維係關係,無利則情散
村裡的兩兄弟,以前關係很好——哥哥開小賣部,弟弟常去幫忙,弟弟覺得“哥哥以後會把小賣部分他一半”;哥哥覺得“弟弟幫忙是應該的,不用額外補償”。後來哥哥把小賣部傳給了兒子,弟弟“期望落空”,覺得“哥哥不講情義”,兩人大吵一架,從此再也不往來。
周老栓說:“所有關係都靠‘期望’維係——愛情裡,你期待對方對你好;親情裡,你期待能得到照顧;友情裡,你期待能互相幫忙。一旦‘期望沒實現’,比如你想從彆人那得到好處,結果沒得到,關係就會破裂。兄弟姐妹反目、朋友鬨掰,本質都是‘期望落了空’,沒了利益牽扯,連表麵的和氣都懶得裝了。”
4、高興和難過都不要對人講,要講對人有益的東西:情緒無人在意,價值才促聯結
村裡的小芳,以前總愛“跟人說自己的心情”——賺了錢就跟鄰居說“我今天賣了好多手工,太開心了”,鄰居表麵恭喜,背後卻跟彆人說“她賺這點錢就嘚瑟”;丟了東西就跟同事說“我好難過,剛買的自行車被偷了”,同事嘴上安慰,心裡卻覺得“跟我沒關係,彆煩我”。
後來她改了方式,跟鄰居聊“怎麼種蔬菜能高產”,跟同事聊“怎麼提高工作效率”,大家都願意跟她來往,還主動跟她分享有用的信息。周老栓說:“除了父母,沒人真的在意你的高興或難過——你的情緒對彆人沒好處,彆人隻會覺得‘麻煩’。隻有說‘對彆人有用的話’,比如分享經驗、提供幫助,彆人才會覺得你‘有價值’,願意跟你走得更近。”
5、人一旦陷入恐懼,智商瞬間清零:恐懼亂心智,強大保清醒
村裡的張嬸,接到“冒充警察”的電話,說“她兒子涉嫌詐騙,要交5萬塊保證金,不然就抓起來”。張嬸一下子慌了,沒跟兒子核實就按對方說的,把家裡的積蓄全轉了過去,後來才知道是詐騙,錢也追不回來了。
周老栓說:“為啥總有人掉詐騙陷阱?因為恐懼會讓人‘失去理智’——一怕家人出事,二怕自己惹麻煩,智商瞬間就沒了,隻會跟著對方的話做。想要不被騙,就得先‘對抗恐懼’:遇到事彆慌,先核實清楚;平時多學常識,讓自己內心強大,隻有頭腦清醒,才不會被恐懼牽著走。”
6、順從彆人的人性,反抗自己的人性:順人利己易成事,克己方能進步
鎮上的小李,跟客戶談合作時“很會順人性”——客戶愛聽“能賺錢”,他就多算“合作後能賺多少”;客戶怕“麻煩”,他就說“所有手續我們來辦,你隻用簽字”,客戶很快就簽了單。
但對自己,他卻“狠得下心”——彆人想偷懶睡懶覺,他每天早起學業務;彆人想追劇放鬆,他卻用來研究市場,沒幾年就從業務員升成了經理。周老栓說:“人都是‘順毛驢’,順著彆人的喜好來,他才願意配合你,你也能輕鬆拿到想要的;但對自己,就得‘反著人性來’——抵製懶惰、拒絕舒適,隻有讓自己‘不舒服’,才能逼著自己進步,不被淘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7、永遠會保留一張未知的底牌:自留地藏實力,底牌抗風險
村裡的老周,平時靠種地過日子,但他“偷偷學了修農機”——農閒時幫鄰居修拖拉機、收割機,既賺了外快,又練了手藝。後來村裡的農機站招人,老周憑著“會修農機”的底牌,順利應聘上,多了份穩定收入。
而隔壁的老李,隻會種地,遇到“天旱沒收成”,就隻能靠借錢過日子。周老栓說:“生活總有意外,你得給自己留‘自留地’——在日常之外,悄悄提升實力,比如學個技能、攢點備用金。這些‘未知的底牌’,平時看似沒用,一旦遇到風險,比如失業、減產,就能幫你扛過去。用已知的實力,對抗未知的生活,才活得踏實。”
8、沒有製衡的信任,比紙還薄:信任需有約束,考驗人性終成禍
村裡的小王和小李合夥開超市,小王“完全信任小李”,把賬本、錢都交給小李管,自己從不過問。結果小李偷偷“做假賬,私吞利潤”,小王發現時,超市已經虧了不少錢,兩人最後鬨到法院,朋友也做不成了。
周老栓說:“光靠‘相信’的信任,就是傻——沒有製衡,比如一人管錢、一人管賬,或者簽好合作協議,彆人很容易‘被誘惑’,做出對不起你的事。彆用‘無條件信任’考驗人性,人性經不住誘惑,你這麼做不是對他好,是用利益勾引他的‘心魔’,最後隻會害了自己。”
9、局勢不明,不要著急行動:靜觀待明朗,冒進易出錯
鎮上的小李,剛進公司就“急於表現”——沒摸清領導的脾氣,就到處提意見;沒了解同事的分工,就搶著做事。結果領導覺得他“不懂規矩”,同事覺得他“愛出風頭”,沒幾天就被孤立了。
而另一個新員工小張,剛入職時“不說話,隻觀察”——看領導喜歡“務實的人”,就默默把工作做好,不瞎提意見;看同事之間“有分工默契”,就不隨便插手彆人的事。慢慢摸清情況後,他再針對性地做事,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周老栓說:“新環境、新事情,局勢沒明之前,彆著急行動、彆亂說話——靜靜觀察,看清楚規則、摸清人脈,情況自然會慢慢明朗。冒然行動,隻會踩坑、得罪人,反而把事搞砸。”
10、用金錢考驗自己最愛的人就是愚蠢:人性難抵金錢誘,接納不完美才享甜
村裡的小芳,想“考驗老公是不是真心”,就跟老公說“我媽生病要借10萬塊,咱們把買房的錢先拿出來”。老公猶豫了一下,說“能不能先跟親戚湊湊,買房的錢動了,年底就沒法交房了”。小芳覺得“老公不愛自己”,跟老公大吵一架,差點離婚。
後來小芳想通了:“沒人能真正經得起金錢考驗,我自己遇到這事,可能也會猶豫。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麵,這是人性的卑劣,但也有‘愛你、照顧你’的甜。用金錢考驗最愛的人,隻會把他推遠,接納人性的不完美,才能好好享受彼此的感情。”周老栓說:“彆傻到用金錢試人心——人心是複雜的,你既想他愛你,又逼他在金錢和你之間選,最後隻會傷了感情。接納人性的多麵,才是聰明的做法。”
喜歡人性的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人性的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