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成年人,“識人”是你在這社會上生存的必備技能之一。同事搶你功勞時,笑得像親兄弟般親切;朋友借錢時,演得比影帝還投入;連相親對象都能把月薪三千吹成年入百萬。你攥著被坑慘的合同、借條、聊天記錄,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這些人,你眼睛不毒一點,就會被坑得遍體鱗傷。
我家有個親戚,是名護士,姑且叫她x,前幾年,在一次聚會上認識一個男人,後來就跟他打得火熱,雙方見了家長,女方母親死活不同意這門婚事,x卻偏要嫁。婚後才發現男方是人渣,出軌、賭博、晝伏夜出、家暴,樣樣都占。
《鬼穀子》早說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沒人告訴你後半句潛台詞——“不知人還瞎掏心,遲早被捅成篩子”。
嘴上能撒謊,身體卻在24小時直播真相。那個總跟你說“手機沒電”的男人,注意看他的充電寶,常年滿電的,八成在同時和多人曖昧。
這裡,就教大家3個識人術,相信定會對你有啟發。
1、破譯“微表情”
對方說話時突然摸脖子?這不是因為癢,而是大腦在阻止謊話往外蹦。跟你說話時,表情突然不自然,眼神出現閃躲,那多半是在撒謊。眨眼頻率從每分鐘15次飆升到30次,這時候你要趕緊捂住錢包。
心理學教授保羅?埃克曼追蹤過5000場審訊,發現這些微表情比測謊儀還準。它們就像身體的密碼,不經意間泄露了內心的真實想法。在商業談判中,有經驗的老手總會緊盯對方的微表情,以此判斷對方的底線和誠意;在日常交往中,這些細微的變化也能幫你識破謊言,避免落入圈套。
2、穿透語言的迷霧
總說“我認識某大佬”的,通常是倒賣信息的中間商,真正的資源從來不會掛在嘴邊。開口閉口“前男友是渣男”的,大概率自己也有些問題,畢竟一段關係的破裂往往雙方都有責任。
那些真正有實力的人,反而很謙虛,他們通常會說“這事我得請教專業人士”。他們不需要通過吹噓來證明自己,因為實力本身就是最好的名片。
《影響力》作者西奧迪尼說過:“越缺什麼,越會虛構什麼”。
越強調什麼,就越在乎什麼。這件事,不管他是正說還是反說,比如,無論他是強調在乎錢,還是強調不在乎錢,隻要反複提及,那就是“在乎”。因為不在乎的東西,壓根就不會放在心上,更不會反複強調。
大家在職場中,一定會遇到這種人,總在強調“我對提拔沒興趣,不像誰誰誰,喜歡舔領導啥的”。這樣的人,心裡可能特彆想得到提拔,隻是用這種方式來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同時貶低彆人。
愛的反義詞不是恨,是遺忘。當一個人真正放下某件事或某個人時,是不會再提及的,隻有那些還在乎的,才會反複念叨。
3、側麵判斷更可靠
想看清一個人:彆看他怎麼對領導,要看他怎麼對保潔阿姨;彆信他酒桌上的承諾,要看他喝醉後給誰打電話;彆在意他背多貴的包、開什麼車,要看他住的地方是否整潔有序。
去年,我和某個開豪車、穿著考究的人聊項目,過程中發現他對服務員態度惡劣:“上菜怎麼這麼慢?每次上菜也不報菜名,這麼不專業!”我心裡默默把他拉黑了。對弱者囂張的人,今天跪舔你隻是因為你暫時還有利用價值,一旦你失去價值,他會立刻翻臉,露出刻薄的本性。
每個人都有防禦機製,在平時的交往中,都會刻意展現自己好的一麵。想判斷一個人,就要等他情緒上頭,放下防禦機製的時候。《知否》裡明蘭說過,識人要看人性的最低處,因為那才是他最真實的樣子,是藏不住的本性。
在談戀愛的時候,你不是看他平時怎麼對你,要看他和你發生衝突時怎麼處理;不是看他正常時候的樣子,而是看他突然被彆人撞了一下的反應,是暴躁易怒還是溫和包容。
他在醉酒後是怎麼表現的?是胡言亂語、耍酒瘋,還是安靜地休息?他是怎麼對待弱勢群體的?是尊重包容還是輕視怠慢?他都和什麼樣的人來往?他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人,他大概率也是類似的人。他是如何度過閒暇時間的?是沉迷於低俗娛樂,還是用來學習提升?這些細節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品性和追求。
我那個親戚x,她說那個男的跟她說要做什麼大工程,描繪著美好的未來。但實際上,他每晚都跑去賭博,隻是婚前x沒有留意這些細節。這種人,屬於典型的畫餅男,用虛假的承諾來騙取信任。
其實,很多側麵都可以幫我們識人,就看你是不是個有心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多留意這些細節,不要被表麵現象迷惑,才能看清一個人的真實麵目。
我認識個年薪百萬的獵頭,她看人比x光還準,她說:“掃一眼鞋底就知道能不能合作,鞋跟外側磨損嚴重的,多半是拚命三郎,做事踏實肯乾;‘握手三秒定生死’,手心潮濕,還猛晃手的,通常內心緊張、不自信,或者有所隱瞞,趁早遠離;酒品差的人,喝多了就失態,說狂言浪語的,不可深交,因為他們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和言行,容易惹麻煩。”
識人,也是一項重要技能,需要多角度觀察,做個有心人,刻意練習。長此以往,你一定會成為識人高手,在複雜的社會中少走彎路,避免被坑,結交到真正值得交往的人。
喜歡掙錢一本通請大家收藏:()掙錢一本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