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感”與“值錢感”,是當代社會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存在形態。前者是外在物質的喧囂展示,後者是內在價值的沉澱回響;前者如同貼在身上的閃光標簽,後者則是認知與品格澆築的無聲憑證。
過年期間家族聚會,一位做建材生意的親戚聊起育兒經。這幾年他趕上房地產紅利期,賬戶餘額翻了幾番,談及獨生女的婚戀問題,他拍著胸脯說:“等閨女畢業,我就給她提輛百萬級彆的車,那些想攀高枝的窮小子自然知難而退。”
旁邊開茶館的二舅慢悠悠地接話:“要是閨女的能力、認知撐不起這份財富,那車不僅擋不住騙子,反而會招來更專業的獵手——他們會偽裝成富二代、癡情種,把套路演得比電視劇還真。”
一句話讓滿桌喧鬨瞬間安靜,那位有錢的親戚端著酒杯的手停在半空,陷入了長久的沉默。這個細節恰如當下社會的價值鏡像:太多人把“有錢”等同於“值錢”,卻忘了財富如流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個人價值才是能抵禦風浪的壓艙石。
一、價值錨點:深耕獨特價值,而非炫耀物質
日本東京銀座的“數寄屋橋次郎”壽司店,90歲的小野二郎仍堅持每天清晨到店,親手捏製每一貫壽司。從秋刀魚的醃製時間到醋飯的溫度控製,從章魚的按摩時長到握壽司的力度掌握,他用七十餘年的專注把每個細節打磨到極致。
這家隻有十個座位的小店,人均消費高達400美元,食客需要提前三個月預約,卻仍有人甘願為一口壽司跨國奔赴。人們追捧的不是他的財富規模,而是他手上那套“不可替代”的手藝——這才是真正的價值錨點,如同鑽石的切割工藝,決定著最終的市場定價。
現實中我見過一位兒科醫生,在社區開了間不足三十平米的私人診所,專治兒童頑固性咳嗽。麵對家長對診療費的疑慮,他從不輕易降價,而是拿出筆記本詳細講解:“孩子的咳嗽分七種類型,你家孩子屬於過敏性咳嗽合並鼻後滴漏,我用的霧化方案參考了《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去年的最新研究,配合中藥貼敷能縮短病程60。”
他的診室牆上沒有懸掛那些鍍金的榮譽證書,卻靠著“一劑見效”的口碑,讓方圓五公裡的家長寧願排隊兩小時也要等他看診。這種基於專業壁壘的信任感,比任何奢侈品都更能彰顯價值分量。
二、價值表達:釋放專業信號,而非財富信號
商務場合常見兩種人:
a先生開著保時捷跑車赴約,遞出的名片上印著十幾個協會頭銜,交談時三句話不離“我認識某領導”“剛和某總裁共進晚餐”,可一旦觸及具體業務細節,就開始支支吾吾,用“大概”“可能”“應該”這類模糊詞彙搪塞。
b先生騎著共享單車來開會,遞上的再生紙名片隻印著姓名和聯係方式,開口卻說:“上次您提到的供應鏈優化問題,我回去做了三種模型推演,數據顯示采用jit模式能降低18的庫存成本,這是具體測算表。”
誰更值得合作?答案不言而喻。價值表達的核心,在於能否精準對接對方的需求痛點,而非展示與問題無關的財富符號。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早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就指出:“有效溝通始於對方的需要,而非你的表達欲望。”
創業者爭取投資時的表現,最能體現價值表達的藝術。馬雲當年在東京與孫正義會麵時,既沒有炫富的資本,也沒有耀眼的頭銜,卻能在六分鐘內贏得2000萬美元投資,靠的正是價值信號的精準傳遞:
他首先展示對趨勢的洞察力——1999年當多數中國企業還在依賴報紙廣告時,他就斷言“互聯網將成為商業基礎設施”,並已搭建起中國黃頁的實踐樣本;
更關鍵的是傳遞使命感——“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不是空洞口號,而是具體的解決方案:用支付寶解決網絡交易的信任難題,用菜鳥網絡重構物流效率,用阿裡雲提供算力支持。這種“為社會解決問題”的格局,比任何財富承諾都更有說服力。
後來撒貝寧采訪時,馬雲說“我對錢不感興趣”,被無數網友調侃“做作”。但從價值邏輯看,這句話恰恰道破本質:當個人價值與社會需求深度綁定,金錢不過是價值交換的副產品。就像農民種出好糧食自然能賣出好價錢,若一開始隻為賺錢而放棄耕耘,最終隻會顆粒無收。
三、價值保鮮:構建成長飛輪,拒絕貶值陷阱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那句“保持饑餓,保持愚蠢”被奉為圭臬。這份對認知邊界的敬畏,恰恰是價值持續生長的土壤。值錢感從來不是靜態資產,而是需要不斷注入新價值的動態係統——就像百年老店需要定期研發新品,個人價值若停止更新,終將在時代浪潮中折舊貶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維持值錢感的核心,是建立自我迭代的成長飛輪:
持續充值知識庫:每月劃出固定時間深度學習,如同給手機係統升級。有位做股權投資的朋友,堅持每周精讀一份行業白皮書,每年參加三次跨界論壇,這種知識儲備讓他在新能源賽道的布局比同行早了兩年。
警惕經驗陷阱:定期審視核心技能是否與時俱進。傳統媒體的編輯若死守“采寫編評”的老套路,不學習短視頻製作、直播運營,終將被新媒體浪潮淘汰;就像諾基亞固守塞班係統,再強大的品牌也會被安卓係統顛覆。
擁抱成長性思維:主動尋求挑戰而非沉溺舒適區。360創始人周鴻禕在做安全軟件時,主動顛覆自己的收費模式,推出免費殺毒軟件,看似短期利益受損,卻由此占領了更大的市場份額。這種“自我革命”的勇氣,正是價值保鮮的關鍵。
當一個人把精力從“看起來貴”轉向“真的值”,會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客戶會主動為你的專業買單,同行會被你的能力吸引,機遇會因你的價值而來——這不是運氣,而是價值引力定律在起作用:深度造就稀缺,稀缺產生溢價。
在這個浮華的時代,最奢侈的裝扮是專業素養,最動人的配飾是解決方案,最保值的資產是持續進化力。值錢感不需要刻意鍍金,它本身就是發光體——因為金錢會被消費稀釋,而價值永遠在被需要中增值。就像老工匠手裡的工具,越用越鋒利,越久越值錢。
喜歡掙錢一本通請大家收藏:()掙錢一本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