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隻有自己做莊才能賺到錢_掙錢一本通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掙錢一本通 > 第153章 隻有自己做莊才能賺到錢

第153章 隻有自己做莊才能賺到錢(1 / 1)

在財富積累的賽道上,有一條隱藏的核心規律:唯有掌握規則製定權,才能實現持續盈利;若始終在他人設定的規則內博弈,即便偶爾獲利,最終也難逃“被動吃虧”的宿命。

“做莊”本是賭場術語,所謂“莊家”,即開設賭場並製定遊戲規則的主體。從商業本質來看,賭場與市麵上的商鋪、小店乃至路邊攤位並無不同,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場所。二者的核心差異在於盈利模式的“顯性與隱性”:在商店消費,商品明碼標價,消費者清晰知曉店家通過“進價與售價的差價”獲利;而在賭場,盈利邏輯被“遊戲化”包裝——看似是靠運氣博弈的金錢遊戲,莊家從未直白宣稱“我在賺錢”,卻能成為最終的最大贏家。

莊家的盈利秘訣,在於“規則掌控”與“信息差”:表麵上宣揚“一切憑運氣,好運者可無本萬利”,以此勾起人性的貪婪;暗地裡卻通過調控賠率、設定概率,確保“資金流入遠大於流出”。這種“看似公平、實則可控”的盈利模式,因其暴利屬性,我國內陸明確禁止一切形式的賭博——本質上是將此類高利潤規則掌控權收歸公共層麵,杜絕個人通過非理性規則掠奪財富。

但在合法的商業領域,“坐莊思維”早已滲透到各類盈利模式中,隻是手法更隱蔽、邏輯更高級,且絕不強迫消費——唯有當消費者主動契合其規則時,盈利才會發生。這背後,藏著一個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可能三角”:普通人、門檻低、能賺錢。這三者最多隻能同時滿足兩項,絕無可能三者兼具,因為這違背了商業世界的底層規律。

一、拆解“不可能三角”:普通人的財富陷阱

以股市為例,多數人認為它是“普通人門檻低、能賺錢”的領域,但這一認知本身存在致命漏洞。“普通人”“門檻低”這兩個屬性確實成立——隻需開立證券賬戶、存入少量資金即可參與,但“能賺錢”這一前提,卻與事實嚴重不符。

前段時間股市波動中,不少人宣稱“賺到了錢”,但深究便會發現:所謂的“賺”,更多是“回本”——即便賬麵金額有所增長,多數人仍未回到前期虧損的“止損線”;而那些聲稱“純盈利”的案例,要麼是極小概率的“幸存者偏差”,要麼是刻意隱瞞虧損的虛假宣傳。

股市本質上是一個“莊局”:能長期穩定獲利的,必然是掌握規則的莊家;散戶的盈利往往是“短暫且偶然的”,短暫獲利後很快會因規則劣勢再次虧損。這正應了那句商業調侃:“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莊家通過信息優勢、資金優勢、規則優勢,將散戶的短期收益轉化為自身的長期利潤。

在“不可能三角”的框架下,當“普通人”這一身份被確定時,盈利路徑隻有兩種選擇:要麼選擇“門檻高”的領域,通過能力積累實現盈利;要麼選擇“門檻低”的領域,陷入“看似能賺、實則不賺”的自欺欺人。因此,對普通人而言,真正的破局之道,絕非在他人規則內博弈,而是建立屬於自己的“基本盤”——在小範圍內掌控規則,通過提升門檻獲取超額利益。這並非“坑蒙拐騙”,而是用“規則思維”做實事——市麵上早已有人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穩定盈利,我們要做的,隻是學習其底層邏輯。

二、“坐莊思維”的商業案例:抓娃娃機的盈利邏輯

最常見的“生活化莊局”,莫過於抓娃娃機。不知有多少人玩過或仍熱衷於這項遊戲——“抓娃娃”的名稱本身就帶有“運氣屬性”,讓人誤以為“隻要運氣好,就能薅到商家羊毛”。

我本人也曾沉迷抓娃娃,但並非為了“拚運氣”,而是為了拆解其背後的規則邏輯——商業認知本就具有“一通百通”的特性。我在抓娃娃上累計投入超2000元,消耗過近萬個遊戲幣,最終摸索出一套技術方法:在“一幣一次”的規則下,平均34次就能抓到一個娃娃。

部分商家會提供“積分兌換”服務——抓到的娃娃可折算為積分,積分可在商城兌換商品,1積分的購買力約等於1元人民幣。但即便掌握了技術,盈利仍由商家掌控:兌換一個價值10積分即10元)的商品,我需消耗30個遊戲幣;即便通過各類優惠渠道“薅羊毛”,購買30個遊戲幣的成本約為12元0.4元幣)。這意味著,我需花費1220元不同商家幣價不同),才能獲得10元的商品價值——無論技術多好,商家始終盈利。

商家的盈利核心,在於“規則調控”:通過調整爪子的鬆緊度、抓取穩定性、“保夾概率”即連續失敗後必中的概率)以及娃娃的擺放位置,對抗消費者的技術優勢,確保“消費者投入成本始終高於商品價值”。即便個彆消費者技術出眾,也無法突破商家設定的“成本底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是憑借這套規則,抓娃娃店的生意往往十分火爆,部分門店月利潤可達十幾萬。我研究抓娃娃機,並非為了“薅羊毛”,而是為了拆解其“坐莊係統”——不同商家的規則設計雖有差異,但盈利邏輯高度一致:通過隱性規則掌控成本與收益,讓消費者在“自願參與”中為規則付費。

這一案例揭示了一個殘酷真相:無論是上班、承接外包業務,還是參與勞務派遣,我們本質上都是在“他人規則下行事”。此時被“薅走”的,不僅是金錢,更是能力成長的機會與生命價值——我們損失的不隻是短期利潤,更是突破階層、實現更大成功的可能性。

因此,真正的強者,必然會主動“擺脫他人規則”,或尋找“符合自身利益的規則”,再在規則內發力。無論是自主創業、做自媒體,還是經營小生意,核心都是構建“自主可控的基本盤”——即便規模不大,但規則由自己製定,即便麵臨短期波動,也不會陷入“大虧”的困境。

三、遠離“概率博弈”:靠能力而非運氣盈利

即便理解了“規則邏輯”,仍有不少人抱有僥幸心理,認為自己能成為“莊局中的幸存者”,短期獲利後便能“收心上岸”。但財富積累的本質,從來不是“概率博弈”,而是“價值交換”——試圖靠運氣賺錢,本身就違背了商業規律。

所有靠運氣獲得的財富,終會因運氣耗儘而流失。從概率學來看,每個人的“運氣值”長期處於“不好不壞”的均衡狀態:某一領域消耗過多運氣,必然會在其他領域遭遇“運氣反噬”。更危險的是,“靠運氣賺錢”會嚴重扭曲心態:當你將成功歸因於運氣時,一旦遭遇短期“運氣不佳”,便容易陷入情緒崩潰,一連串的虧損會將人生拖入深淵。

即便偶爾“靠運氣上岸”,也會強化“賭徒心態”,讓你在潛意識中更依賴運氣而非能力——這正是“人生終極爆雷”的開端。真正的“優勢”,永遠是“確定的能力與核心競爭力”,而非虛無縹緲的運氣。唯有靠能力盈利,才能遵循“馬太效應”,實現財富的持續積累。

一個“虛擬資金盤”案例,其運作邏輯極具代表性:莊家先投入幾十萬資金,將某款單價10元的產品“一掃而空”,人為製造“供不應求”的假象;普通消費者若想購買,隻能加價;莊家隨後以15元的價格分批出貨,賺取差價。同時,莊家通過宣傳“該產品具有升值潛力”,鼓動散戶囤貨;自己則在15元價位持續出貨,偶爾小幅回購,製造“需求旺盛”的假象。

當散戶囤積了80的貨,市場價格被炒至2030元時,莊家已將前期10元成本的貨全部出清,獲利翻倍;隨後停止回購,徹底撤離。此時,市麵上充斥著“高價滯銷品”——正常消費者絕不會花30元購買原價10元的商品,散戶陷入“套牢”困境:若想止損,至少需虧損30以上;若堅持持有,隻會持續貶值。更諷刺的是,莊家會在此時以8元的低價“回收滯銷品”,散戶若因資金壓力被迫拋售,莊家便會再次低價吸貨,隨後以10元原價賣出,完成又一輪盈利——散戶甚至會因“有人接盤”而感激莊家。

這個案例的核心,正是利用“賭徒心態”盈利:莊家刻意將“參與門檻”設定為10元——低到普通人“咬咬牙就能上車”,通過“量大取勝”實現盈利。這也印證了“不可能三角”:若想吸引普通人參與,必須降低門檻,但低門檻必然伴隨“盈利不可持續”;若想持續盈利,要麼提升門檻,要麼放棄“吸引普通人”。

金融市場中類似的“莊局玩法”已存在數十年,本質上都是“規則掌控者對普通人的財富收割”。因此,對普通人而言,必須清醒認知:財富積累沒有捷徑,辛苦積累的財富,唯有通過“自主規則”才能實現保值增值。

切勿輕易嘗試“攢錢創業”“借錢開店”“套現融資”——這些看似“門檻低”的路徑,實則是他人規則下的“財富陷阱”。局內人與局外人,在認知層次、玩法邏輯、風險承受能力上存在本質差異,不同階層有不同的財富打法。對普通人而言,構建“自主基本盤”,掌控小範圍規則,靠能力實現穩定盈利,才是真正可行的財富路徑。

在商業世界中,規則永遠偏向“製定者”。若想跳出“被動吃虧”的循環,就必須從“遵循規則”轉向“製定規則”——哪怕隻是小範圍的規則掌控,也能讓你在財富積累中占據主動,實現從“普通人”到“規則掌控者”的跨越。

喜歡掙錢一本通請大家收藏:()掙錢一本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炮灰靠人氣拯救世界 貴族學院修羅場,萬人迷有讀心術 永恒修仙道 玄界諸雄:大道爭鋒 妖尾:成為英靈需要幾步? 無機殺手:平行路口 帥氣又多金,看我縱橫都市花海 進宮當妖妃後,攝政王悔瘋了 冰下罪惡 十八歲太奶,帶係統拯救全員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