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之前需要仰望的法學界名流、實務界精英,在得知將與羅老同台後,都欣然應允。
經費也不再是問題。
錢院長親自出麵,從學院的預備金裡,劃撥了一筆專項資金。
林薇的外聯組更是如魚得水,幾家國內頂級的律師事務所,為了爭奪一個在論壇上露臉的機會,開出了遠超預期的讚助費。
整個學生會,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和效率運轉起來。
王晨徹底躺平了。
他不再對任何具體事務指手畫腳,隻是在一些需要他出麵的官方場合,扮演好自己學生領袖的角色。
他很清楚,自己現在能做的,就是緊緊抱住陳捷這條大腿。
而陳捷,則展現出了與他年齡完全不符的領導才能和組織能力。
他沒有大權獨攬,而是充分放權。
議題策劃、宣傳文案、會場布置……每一個細節,他都隻提出方向和標準,然後放手讓各個小組的負責人去執行。
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聽取彙報,協調資源,解決難題。
陳捷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刻,給出最精準的指導。
宣傳組的海報文案不夠有衝擊力,他會輕描淡寫地提一句:
“能不能從‘一個國家與一部法律的共同成長’這個角度試試?”瞬間讓宣傳部長茅塞頓開。
後勤組為接待嘉賓住宿問題發愁,他能準確地說出學校招待所哪個房間的朝向最好、最安靜,適合年長學者休息。
他就像一個開了全圖的玩家,對整個棋局的每一個角落都了如指掌。
漸漸地,一種新氛圍在籌委會裡形成。
大家遇到問題,第一個想到的,不再是名義上的主任王晨,而是陳捷。
陳捷的威信,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被牢固地樹立起來。
他不需要任何職位頭銜,而是用自己的能力,贏得了所有人的追隨。
這天晚上,陳捷和蘇晴照例在圖書館自習。
蘇晴看著身邊時而奮筆疾書、時而出去接打電話、條理分明地布置著各種任務的陳捷,眼中充滿了好奇和一絲陌生。
“你現在……真像個大領導。”蘇晴托著下巴,小聲說道。
陳捷放下電話,轉過頭,看著燈光下蘇晴溫柔側臉,握住她的手:
“沒辦法,被逼上梁山了,不過,等忙完這一陣就好了。”
“我不是說你忙。”蘇晴搖了搖頭,認真地看著他,“我是覺得,你好像很享受這個過程,你把那麼複雜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讓所有人都聽你的,你天生就適合做這個。”
陳捷心中一動。
是啊,他天生就適合做這個。
上一世,他用了半輩子的蹉跎和悔恨,才明白這個道理。
而這一世,他從一開始,就走在了最正確的道路上。
“或許吧。”陳捷沒有過多解釋,隻是將蘇晴的手握得更緊,“但我做這一切,最終的目的,隻是為了能讓我們未來,有一個更安穩、更幸福的家。”
他說的,是心裡話。
權力之巔固然令人向往,但如果沒有一個溫暖港灣可以停靠,那高處不勝寒的寂寞,足以將人吞噬。
蘇晴聽著陳捷這番真誠的話語,臉上露出了幸福笑容。
她不在乎陳捷要攀登多高的山峰,她隻在乎,那個登山的人,心裡始終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