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一份全新的、經過大幅修改的《關於打造“古韻安宜·鄉愁記憶”文化旅遊示範項目的請示報告》,第五次,擺在了陳捷的辦公桌上。
這一次,報告的內容,發生了質的變化。
那些浮誇的、拍腦袋想出來的預測數據,全都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份由第三方旅遊規劃公司出具的、詳儘的市場調研與可行性分析報告。
報告中,對安宜鎮的旅遊資源、客源市場、交通條件、以及周邊競爭環境,都進行了冷靜而又客觀的分析。
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這個項目,在理想狀態下,預計每年能吸引遊客三到五萬人次,創造直接旅遊收入約兩百萬元。
這個數字,雖然比最初的“二十萬遊客、上千萬收入”縮水了近八成,但卻顯得真實可信。
報告中,還增加了一個全新的章節——“項目風險評估與應對預案”。
裡麵詳細羅列了項目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資金風險、市場風險、安全風險,並針對每一種風險,都提出了具體的、可操作的應對措施。
陳捷看著這份幾乎是推倒重來的報告,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他拿起筆,在這份報告上,寫下了自己的批示:
“方案已臻完善,數據詳實,邏輯清晰,體現了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同意立項。請劉福民同誌牽頭,財政、城建、文廣等部門配合,儘快拿出詳細的實施方案和預算。注意,項目建設過程中,務必將資金使用效率和工程質量放在首位,杜絕鋪張浪費和形象工程。”
他簽上自己的名字,將文件遞給了趙小東:
“小趙,把這份文件,直接送給劉副鎮長。”
“是,陳鎮長!”趙小東接過文件,轉身跑出了辦公室,腳步輕快得像一隻小鹿。
……
陳捷在安宜鎮的第一個月,就在一種高速而又平靜的節奏中悄然度過。
他像一個一條溫和的江水,將安宜鎮政府這部略顯臃腫、甚至在某些部位已經出現梗阻的機器,進行著一場潤物細無聲的內部潤滑。
起初,陳捷那種嚴謹到近乎苛刻的工作風格,讓許多習慣了“模糊操作”、“人情辦事”的老乾部叫苦不迭。
他們感覺自己像是被戴上了一副透明的枷鎖,一舉一動都被置於規則的審視之下,再也無法像過去那樣隨心所欲。
但漸漸地,他們發現,這種變化帶來的,並非束縛,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高效與清爽。
過去,一件需要跨部門協調的事情,往往要在各個辦公室之間來回“踢皮球”好幾個星期,最終在無休止的推諉和扯皮中不了了之。
現在,隻要是陳捷批示過的、明確了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的事項,所有相關部門都會像上了發條的齒輪一樣,精準地、高效地聯動起來。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位年輕的代理鎮長,眼裡揉不進沙子,他批出去的每一件事,都會在規定的時間節點上,準時地、不差分毫地進行複核與問責。
誰也不敢怠慢,誰也不想成為那個被他點名批評的倒黴蛋。
而那些真正想乾事、能乾事的乾部,則感覺自己迎來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