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石殿,死寂如萬古長夜。
夏塵盤坐於距離晶瑩骸骨三丈之外,周身靈氣如絲如縷,緩慢流轉。地脈靈乳的醇厚生機在他體內化開,滋養著受損的經脈與臟腑,但那股無處不在、浩如煙海的恐怖劍意,如同懸頂之劍,時刻壓迫著他的神魂與靈力運轉,使得恢複過程變得異常艱難晦澀。
他緊閉雙目,額角隱有汗珠滲出。《九轉金身訣》被催發到當前所能及的極致,淡金色的氣血之力在皮下奔湧,對抗著空間亂流殘留的撕扯感和劍意帶來的無形切割之力。紫府之中,紫霄劍種黯淡無光,那縷初生的劍意雛形更是瑟瑟發抖,如同幼獸麵對洪荒巨獸,充滿了本能般的恐懼。
“此地劍意……強得離譜。”夏塵心中凜然。這還僅僅是骸骨自然散發的餘威,若是主動激發,恐怕瞬間就能將他這煉氣期的小修士碾為齏粉。但危機之中,亦藏契機。在這等極限壓力下,他敏銳地察覺到,自身靈力與劍意雛形的運轉雖滯澀無比,卻仿佛被千錘百煉的凡鐵,每一次艱難的流轉,都使得其更為凝練一絲。
他不敢怠慢,取出一滴地脈靈乳服下,精純能量化開,加速傷勢愈合與靈力恢複。同時,分出一縷心神,小心翼翼地引導著那備受壓製的劍意雛形,嘗試去“觸摸”、去“感受”那彌漫空間的浩瀚劍意。這不是對抗,而是一種近乎卑微的觀摩與學習。
時間在寂靜中流逝。不知過了多久,夏塵體內轟鳴的氣血漸漸平複,靈力也恢複了約莫五成,肉身暗傷在地脈靈乳的神效下好了七七八八。雖然狀態遠未至巔峰,但已有了初步自保與探索之力。
他緩緩睜開雙眼,眸中精光內斂,更添幾分沉穩。目光再次投向那具晶瑩骸骨,以及骸骨前方那片模糊的刻字區域。
“該看看這裡到底藏著什麼秘密了。”
夏塵起身,動作緩慢而謹慎,每一步都走得極其穩重,避免引動劍意過激反應。他運轉起破妄之眼,雙眸深處泛起極淡的銀輝,不敢全力催動,隻是維持在最基礎的洞察狀態,掃視整個石殿。
石殿呈完美的圓形,穹頂不高,壁麵光滑如鏡,沒有任何門戶或縫隙的痕跡,仿佛天生就是一個完全密封的整體。除了中央的骸骨與地麵刻字,再無他物,連一粒塵埃都顯得異常稀薄。破妄之眼的視野中,整個石殿都彌漫著那淡金色的、如同實質般的恐怖劍意,源點正是那具骸骨。
“完全封閉……出口何在?”夏塵眉頭微蹙。他走到壁麵處,伸手觸摸,入手冰涼堅硬,神識探入如泥牛入海,根本無法穿透分毫。這石壁的材質,絕非尋常。
最終,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中央的骸骨上。越是靠近,那股劍意壓迫感就越強,仿佛有無數柄無形利劍指向他的神魂,令其刺痛。骸骨上的劍痕也愈發清晰,每一道痕跡都殘留著截然不同的劍道氣息:有的熾烈如大日焚天,有的冰寒似九幽玄冰,有的鋒銳無匹仿佛能切開空間,有的厚重如山嶽難撼……
“這骸骨主人生前,究竟經曆了多少慘烈大戰?或是……他修煉了包容萬千的劍道?”夏塵心中震撼。這些劍痕,任何一道都足以輕易斬殺金丹修士,卻都留在了這具骸骨之上,而骸骨依舊能保持晶瑩完整,其生前實力,簡直深不可測。
他強忍著神魂的不適,將目光投向骸骨正前方那片地麵。刻字被歲月塵埃覆蓋,模糊不清。夏塵俯下身,小心翼翼地吹開浮塵,並用衣袖輕輕擦拭。
漸漸的,一行行以指力刻劃、筆跡卻蘊含無儘鋒芒的古字顯現出來。這些字並非如今流通的文字,但夏塵穿越而來,神魂融合原主記憶,又得了太初丹經等古物,恰好識得此種古篆。
他凝神細讀,字裡行間,一股蒼涼、孤寂、又不甘湮滅的劍意撲麵而來:
“吾名淩霄,承‘太初’道統,掌淩霄劍道,縱橫此界三千載,難求一敗。”
開篇第一句,便讓夏塵心頭劇震!
太初道統!又是太初!
這具骸骨,號“淩霄”,竟與這太初遺跡有著極深的淵源!難怪閣主信物、秘鑰碎片能引動傳送陣,最終將他送到此地!
他壓下心中翻騰的思緒,繼續往下看:
“然,天道無常,壽元有儘。吾欲逆天奪命,窺那無上劍道終極,於暮年強闖‘萬劍葬滅之地’,尋求突破之機。惜哉,終是力有未逮,身受萬劍蝕魂之道傷,根基儘毀。”
“道傷難愈,命元將熄。吾不願一身傳承隨黃土湮滅,亦不甘‘太初’劍道一脈就此斷絕。遂以殘存之力,築此‘歸寂劍廬’,封禁自身,化最後生命精華與畢生劍意為‘淩霄劍種’,留待有緣。”
“後來者,能入此廬,非身負太初因果,即具無上劍骨。欲承吾道,需經受吾之‘淩霄劍意’考驗。若能引動劍種共鳴,可得吾之核心傳承——《太初淩霄劍典》,以及……關於‘練氣極境’之秘。”
看到這裡,夏塵呼吸猛地一窒!練氣極境之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目光急掃,看向最後幾行稍小一些的字跡:
“世人皆言練氣九層為圓滿,築基方是正道。殊不知,九層之上,尚有極境!十二層,方為練氣之真正極致!此境逆天,古來罕有,非大毅力、大機緣、大因果者不可企及。”
“凡達此極境者,肉身、靈力、神魂皆會產生本質蛻變,實力可媲美築基!更關鍵者,在成功突破至練氣十二層圓滿之時,天道有感,會降下饋贈,賦予一道獨一無二的‘天賦神通’!此神通伴隨修士一生,潛力無窮,乃逆天伐道之根基!”
“吾曾遍尋古籍,親身驗證,此秘為真!惜吾早年築基過早,與極境失之交臂,引為平生憾事。後來者,若有意此道,當在練氣期夯實根基,尋覓契機,萬不可急於築基,自斷前程!”
“劍種藏於吾之顱骨內,以神念引動劍意,達到‘劍心通明’之境,方可觸及。得吾傳承,需立誓,他日若有可能,將‘太初劍道’發揚光大,不負‘淩霄’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