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與陽先不管,這都是字麵上的東西。
雷為震,震為陽;風為巽,巽為陰,五行同屬木,所以五行木本身就是分陰陽的。
五行水為坎,坎為陽;五行火為離,離為陰。
現在隻剩下五行金與五行土。
五行金對應的乾為陽天,而兌為陰澤,所以五行金本身也是分陰陽。
再看五行土對應的坤為地陰,而艮為山陽,所以五行土本身也分陰陽。
再將這九股力量按陰陽分類。
陽:乾天金、震雷木、坎水、艮山土。
陰:兌澤金、巽風木、離火、坤地土。
從分類中可以看出,陽缺火,陰缺水。
現在看一下五行土,根據《易經》陰陽四象的解釋,我們可以簡單的隻將土理解為中央,四方也是由中央生發的,沒有中央原點,根本無法劃分東南西北四方。中央可以無限小,小到一個點;可以無限大,大到與天地相同。土,可以理解為就是天地。有天地才有四方,沒有天地就沒有四方。
天陽地陰,生東南西北四象。
在五行中,土為太極,太極分兩儀,就是陰陽也可說是陰土,陽土),陰陽分四象,就是木火金水。土不一分為二時,是太極。土一分為二時,是陰與陽,是陰土和陽土。
故爾,土可四分為木火金水,是太極陰陽)分為四象;而木火金水可以合為土,是四象統一回歸到太極。
有了這個方向,趙元愷心裡似乎有了一個大概的譜。無論怎麼生,怎麼克,無論是陰也好,陽也罷,最後都要回歸到最初,最原始的那一點。
先不管陰陽,不管土,土是調合的,缺什麼,土就是什麼。
於是趙元愷開始按照自己的思路開始了再一次的嘗試。金雖然分為陰陽,但是趙元愷體內並沒有分開,隻有一股力量,所以先不需要融合。但是木卻有三種,分彆風、雷以及五行木本身。
他控製著自己的意識,先將木雷風這三股力量進行融合,結果是失敗的。
他又將五行木單獨分出來,先讓風與雷這陰陽木屬性的兩股力量進行融合,結果還是失敗的。
沒有辦法他又調出土的力量對風和雷進行調和,頓時風與雷之間似乎多了一根紐帶,而這根紐帶連五行木一起串了起來。
趙元愷一心多用,運轉著《蒼龍九變》中的融合口訣開始了融合。
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流逝,趙元愷的身上泛起淡淡的綠色,這是生機之光,也是生命之力。隨著融合的深入,趙元愷身上的綠光也是越來越盛。最後隨著融合結束的那一刻,趙元愷身上的光芒也達到了一個最高點,他整個人似乎都變成了一棵樹,一棵草。
濃厚的生命力正在滋潤著趙元愷的全身。
接著趙元愷同時將陰力與陽水,陽力與陰火進行融合。
他之所以這樣融合,就是想將水與火的陰陽給補齊,現時體內就會隻剩下具有陰陽之力的五行。
喜歡喋血盛唐請大家收藏:()喋血盛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