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在暮色中駛向皇城,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發出規律而沉悶的聲響,如同蘇晚晚此刻的心跳。車廂內很寬敞,陳設華麗,卻隻有她一人。她攏了攏身上那件寬大的玄色織金鬥篷,將自己更緊地包裹其中,鼻尖縈繞著那股清冽的冷鬆氣息,奇異地將她紛亂的心緒稍稍撫平。
宮門漸近,守衛森嚴。出示了那枚烏木令牌後,侍衛果然恭敬放行,無人敢有絲毫怠慢。這件蕭景玄臨行前留下的“小東西”,在此刻顯露出了它的分量。
進入宮門,換乘軟轎,一路往設宴的太極殿行去。越往裡走,燈火越發明亮,空氣中彌漫著馥鬱的香氛和隱隱的絲竹之聲,但也越發能感受到那種無形的、屬於皇權的威壓和暗藏機鋒的氛圍。
到達太極殿前廣場,蘇晚晚扶著翠兒的手下了軟轎。周遭已是冠蓋雲集,勳貴重臣及其家眷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處,低聲談笑,衣香鬢影,流光溢彩。她的出現,並未引起太大波瀾,但也收獲了不少或明或暗的打量目光。那些目光中有好奇,有審視,有評估,自然也少不了……等著看笑話的。
蘇晚晚微微抬著下巴,臉上帶著符合身份的、恰到好處的淺淡笑容,既不顯得倨傲,也絕不露怯。她身上那件屬於蕭景玄的鬥篷,在此刻成了最醒目的標誌,無聲地宣告著她的歸屬,也讓一些原本可能上前試探的人,暫時按捺住了心思。
她被宮人引至屬於宸王府的位置。那是僅次於帝後和幾位高位妃嬪的尊位,此刻卻空蕩蕩的,隻有她一人落座,更顯得突兀。她能感覺到,來自側後方不遠處,幾道格外銳利且不帶善意的目光,如同針尖般刺在她背上。她不用回頭也知道,那多半是晉王一派的人。
宴會開始,帝後駕臨,眾人山呼萬歲。皇帝看起來五十許歲,麵容威嚴,眉宇間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疲憊,顯然邊關軍情也影響了他的心情。皇後端莊雍容,笑容得體,卻難掩眼底的疏離。
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獻禮,祝酒,歌舞升平。但整個大殿的氣氛,卻因邊關之事,始終籠罩著一層若有若無的凝重。無人敢高聲談笑,交談也多圍繞著國事、邊關,或是些無關痛癢的風雅話題。
蘇晚晚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小口啜著杯中清淡的果酒,大部分時間都低垂著眼眸,仿佛在專心欣賞歌舞,實則全身的感官都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留意著周遭的一切動靜,尤其是晉王方向。
果然,酒過三巡,一個略顯尖細的聲音響了起來,不大,卻足以讓附近幾桌的人都聽清:
“宸王殿下為國戍邊,勞苦功高,今日宮宴竟也未能列席,實在令人敬佩,也……不免讓人擔憂邊關局勢啊。”
蘇晚晚抬眸望去,說話的是一個穿著禦史官服、麵容清瘦、眼神卻帶著幾分精明的中年男子。正是蕭景玄提前提醒過的,那個口才便給、尤善構陷的禦史,王錚。
他這話,看似褒揚宸王,實則將“邊關局勢堪憂”的焦慮引了出來,並將宸王未能出席與邊關不穩巧妙地聯係在了一起,用心險惡。
立刻有人附和:“王大人所言極是。隻不知宸王殿下此番緊急入宮,可是邊關有了什麼……新的變故?”這話更是直接將懷疑的種子拋了出來。
不少目光再次聚焦到蘇晚晚身上,帶著探究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幸災樂禍。看她如何應對?一個初入宮廷的王妃,夫君不在身邊,麵對如此敏感的政治話題,稍有不慎,便會落人口實。
蘇晚晚心中冷笑,麵上卻依舊是那副溫婉沉靜的模樣。她放下酒杯,目光平靜地看向王錚,聲音清晰,不高不低,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鎮定:
“王禦史憂心國事,乃臣子本分。王爺身為武將,守土衛疆更是職責所在。陛下英明,自有聖斷。妾身一介內眷,不敢妄議朝政,唯願邊關將士能得陛下洪福庇佑,早日蕩平寇氛,使我朝百姓安居樂業。”
她這番話,滴水不漏。先肯定了對方“憂心國事”堵住他後續借題發揮),再強調宸王職責所在將其缺席合理化),然後抬出皇帝“自有聖斷”將問題踢回給最高決策者,並表明對皇權的絕對服從),最後以“內眷不議朝政”自謙,落腳點卻是在“邊關將士”和“百姓安居”上,格局瞬間打開,站在了道德製高點。
她既沒有怯懦回避,也沒有落入對方“議論邊關局勢”的陷阱,反而展現出了宸王妃應有的沉穩大氣和對將士的關懷。
王錚被她這番不卑不亢、又占儘道理的話噎了一下,臉上那故作憂國的表情有些僵硬。他顯然沒料到這個看似柔弱的王妃,反應如此迅速,言辭如此老辣。
【……倒是小瞧了她。】他內心暗惱,卻一時找不到更好的發難點。
周圍那些等著看熱鬨的目光,也稍稍收斂了些,多了幾分驚異和重新審視。
就在這時,一直高踞上位的皇帝,目光似乎無意間掃過這邊,在蘇晚晚身上停頓了一瞬,眼神深邃難辨,隨即淡淡開口:“宸王妃所言,甚合朕心。邊關將士用命,朕心甚慰。今日佳節,眾卿且放寬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皇帝一錘定音,直接將這個話題揭過。王錚等人縱然心有不甘,也不敢再糾纏。
蘇晚晚心中暗暗鬆了口氣,知道自己這第一關,算是過去了。她端起酒杯,借著袖子的遮掩,輕輕拭去掌心因緊張而沁出的細汗。
然而,她很清楚,這隻是開始。晉王一派,絕不會輕易罷休。
果然,接下來的宴席中,又有幾次不痛不癢的試探和言語機鋒,或明或暗地指向她“庶女替嫁”的身份,或是質疑她能否擔當王妃重任。蘇晚晚始終秉持著“沉穩應對,不卑不亢,顧全大局”的原則,或四兩撥千斤,或直接以宸王府的威嚴擋回,雖未大放異彩,卻也穩穩地守住了陣地,未讓任何人占到便宜。
她身上那件玄色鬥篷,仿佛成了她最堅實的後盾,無聲地提醒著所有人她的背後站著誰。而她從容不迫的氣度,條理清晰的應對,也漸漸讓一些人收起了最初的輕視。
宴會過半,蘇晚晚借口更衣,由宮人引著暫時離席,想去偏殿透透氣,緩釋一下緊繃的神經。
走在寂靜的宮廊下,夜風拂麵,帶著涼意。她下意識地又攏了攏身上的鬥篷,那熟悉的氣息讓她感到一絲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