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車間那頭傳來一陣小小的騷動。幾個技術員和老師傅正圍著一批剛下線的工件,低聲討論著,似乎遇到了什麼問題。
“怎麼了,建哥?”趙四故作迷茫地問道。
李建踮腳看了看,撓頭道:“好像是新來的那批45號鋼做的齒輪坯,質檢科的人說硬度和金相好像有點不達標,波動有點大,正在那扯皮呢。咱也看不懂。”
45號鋼?硬度波動?金相?
趙四心中一動,剛剛獲得的【高級金屬材料辨識與處理心得】立刻活躍起來。
他目光掃過那些工件,結合空氣中細微的加熱和冷卻氣味,以及工件表麵的色澤和氧化層狀態,心裡瞬間就有了幾個初步判斷。
可能是原材料成分微偏析,也可能是熱處理爐溫控偶爾失靈,或者是淬火液濃度或溫度出現了細微波動……
這些都是極其細微的問題,沒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極難快速判斷。
周師傅也被叫了過去,他拿著檢測報告,皺著眉頭,一時也難以斷定確切原因。
趙四沉吟片刻,覺得這是一個不動聲色展現價值的機會。
但是他不能直接衝上去指點江山,那太突兀了。他需要一個合適的切入點。
他走到自己工位旁的工具箱,拿起一把最普通的鉗工銼刀,假裝在練習銼削基本功,耳朵卻仔細聽著那邊的討論,腳步也不經意地慢慢靠近。
“……爐溫記錄沒問題啊……”
“淬火液也是剛檢測過的……”
“難道是這批鋼材本身就有問題?”
爭論似乎陷入了僵局。
就在這時,趙四仿佛是無意中路過,輕聲嘀咕了一句,聲音不大,卻剛好能讓附近的人聽到:“咦?這氧化皮的顏色……好像靠東邊爐口的那幾塊比西邊的稍微深一點點?是不是那邊爐溫偶爾會高幾度?”
這話一出,正在爭論的幾位老師傅和技術員猛地一愣,齊刷刷地看向趙四。
周師傅更是眼中精光一閃!爐溫!東邊爐口!他立刻快步走到加熱爐控製台,仔細調閱近幾天的溫度波動記錄曲線圖。
其他人則趕緊去對比東、西兩側不同位置出爐的工件。
很快,一個技術員驚呼:“主任!周師傅!快看!東區三號測溫點,前天晚上和昨天下午,各有兩次短暫的異常峰值,高了大概十五度左右!”
“這邊的工件硬度和金相確實普遍比那邊的稍差一點!”另一個老師傅也證實道。
問題根源找到了!竟然是加熱爐某個區域的控溫元件出現了極其細微的間歇性故障!
所有人都長舒一口氣,接著便用不可思議的目光看向趙四。
這小子……就憑看了一眼氧化皮顏色的細微差異,就精準地指出了連自動記錄儀都差點忽略的間歇性爐溫異常?!
這是何等毒辣的眼力?!
周師傅大步走過來,眼神灼灼地看著趙四:“趙四!你是怎麼發現的?!”
趙四立刻露出靦腆的表情,撓了撓頭:“周師傅,我就是瞎猜的。”
“以前愛看書,書上說爐火顏色差一絲,出來的鋼口韌性就差好多。”
“我剛好看到那幾塊顏色有點不一樣,就順嘴胡說了……沒想到蒙對了。”
周師傅和周圍的技術員們麵麵相覷,心裡除了震驚,就隻剩下感慨:這眼力,也太嚇人了!
雖然趙四極力謙虛,但這一次,再沒人把他當成普通的學徒工看待了。
這份觀察力和對材料特性的直覺理解,簡直堪稱恐怖!
周師傅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什麼都沒說,但眼神裡的讚賞和重視已經濃得化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