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換上周師傅那套老銼刀裡的細齒三角銼和刀口銼,開始精修角度麵和配合麵。
他的動作舉重若輕,每一次推銼都力道均勻,發出的聲音平穩悅耳。
他不斷用角度尺和塞尺檢查角度和間隙,進行微調。
在加工楔形鍵的斜度時,他甚至采用了一種罕見的“借料”方法,通過精準計算,從另一個非配合麵去除材料,來保證斜麵的尺寸和角度,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配合麵的加工餘量。
最終,他隻用了三十五分鐘,就將兩個零件完美地鑲配在一起。用木錘輕輕一敲,楔形鍵順滑地嵌入燕尾槽,嚴絲合縫,用手晃動毫無間隙。
用塞尺檢測,最大配合間隙僅為0.015mm。裁判組測量後,臉上都露出了驚歎的表情,給出了30分的滿分!
緊接著,趙四轉戰“故障排除”考核點。那台老台鑽旁已經有兩三個選手敗下陣來。
趙四冷靜地上前。他沒有盲目拆卸,而是先觀察:啟動台鑽,主軸旋轉正常;嘗試扳動進給手柄,感覺異常沉重且無自動進給動作。
他立刻判斷問題出在自動進給係統。
他果斷切斷電源,然後開始有序拆卸進給機構的外殼。
露出內部結構後,他先是手動轉動進給絲杠,發現順暢,排除絲杠螺母問題。
接著檢查進給離合器撥叉和傳動齒輪,發現也完好。
“問題可能在壓力彈簧或者超越離合器上。”他低聲自語,思路清晰。
他重點檢查了自動進給的壓力彈簧,果然發現彈簧因疲勞而縮短,彈力不足,無法推動離合器有效結合!
他又順便檢查了旁邊的超越離合器,發現裡麵的滾柱和楔形槽也有輕微磨損。
他沒有合適的全新彈簧更換,但發現現場備件籃裡有一個直徑相同但更長的彈簧。
他立刻有了主意。他利用現場的台虎鉗和手鋸,精準地截取了一段長度合適的彈簧,然後又用砂輪和油石仔細打磨端麵,消除毛刺,使其能夠正確安裝。
對於磨損的超越離合器,他則用油石小心地修整了楔形槽的毛刺,使其恢複平滑。
更換彈簧,修複離合器,重新組裝。整個過程乾淨利落,沒有一個多餘動作。
再次通電測試,扳動進給手柄,嗒!一聲清脆的結合聲!主軸平穩地實現自動進給!
故障排除!耗時三十八分鐘!裁判組再次打出40滿分!
最後,趙四來到“精密孔係加工”考核點。這對他而言反而是最輕鬆的一項。
他運用【心靈手巧】的技能,劃線、鑽孔、鉸孔、攻絲…每一個步驟都精準得像機器一樣。
最終所有孔徑、孔深、孔距經三坐標測量機抽檢,全部優於圖紙要求最高等級!滿分30分!
三項總分:100分!遙遙領先!
當最終成績宣布時,整個賽場沸騰了。
尤其是當人們得知這個以絕對優勢取得第一的選手,竟然隻是一個三級鉗工時,驚訝和讚歎聲更是此起彼伏。
蔡坤完成了自己的比賽,總分96分已經相當不錯,但他看到趙四的成績單時,徹底沒了脾氣,隻剩下由衷的敬佩。
他主動找到趙四,伸出大手:“趙明兄弟,我心服口服!三項全能,項項頂尖!你這水平…我差得遠!”
重型機械廠的劉大牛也撓著頭走過來,甕聲甕氣地說:“小子,厲害!我那台鑽故障排了半天沒找準地方,你一下就掐準了彈簧問題!厲害!”
幾位評審專家,看著趙四的成績單和他在故障排除中的表現,愛才之心大起,圍著他不斷詢問技術細節和思路,場麵十分熱烈。
雖然理論成績尚未公布,但趙四這硬核的實操三項全能表現,已經足夠讓在場的專家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