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專家撤離後的第三天,市機械工業局職工進修學校的結業典禮,在一種複雜而略顯壓抑的氣氛中如期舉行。
沒有蘇聯專家的觀禮,主席台上坐著的是局裡和學校的幾位領導,表情嚴肅。
台下,學員們默默坐著,不少人臉上還帶著茫然與失落。
“……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但國家建設的步伐絕不能停止!”局領導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出,在空曠的禮堂裡回蕩,帶著一種強打精神的決心。
“同誌們,你們是新中國自己培養的技術骨乾,是工業戰線的希望!越是艱難的時刻,越要挺起脊梁!”
講話結束後,開始頒發結業證書和獎章。念到名字的學員依次上台,領導們與他們握手,將證書遞到手中,氣氛依舊沉悶。
直到劉總工拿起最後一份名單,聲音提高了幾分:“……根據結業考核成績及綜合表現,授予趙明同誌‘優秀學員’獎章,以資鼓勵!”
台下響起一陣不算熱烈但足夠真誠的掌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趙四身上。
他在這段時期的表現,所有人都看在眼裡。
趙四起身,穩步走上主席台。劉總工親自將一枚亮閃閃的、印著齒輪和紅旗圖案的銅質獎章彆在他胸前,用力握了握他的手,低聲道:“好好乾!”
“是!”趙四沉聲應道,敬了一個標準的禮。
結業典禮在一種略顯倉促和沉重的氛圍中結束了。學員們各自收拾行李,互道珍重,陸續返回原單位。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前路未卜的憂慮。
李向陽用力抱了抱趙四:“兄弟,保重!以後常聯係!”
張夏生也推了推眼鏡,難得主動伸出手:“趙明同誌,希望以後還有機會交流學習。”
趙四一一回應,他知道,這次分彆,很多人可能很難再見麵了。
趙四回到紅星軋鋼廠三車間報到。
“回來了?”周師傅看到他,臉上露出笑容,用力拍了拍他胳膊,“結業證拿回來沒?給師傅瞧瞧!”
趙四拿出證書和獎章。周師傅接過來,仔細看著,手指摩挲著獎章表麵,眼眶有些發紅:“好!真好!給咱紅星軋鋼廠長臉了!”
工友們也圍過來,傳看著獎章證書,紛紛誇讚。
“趙四行啊!出去學習還拿個第一回來!”
“這獎章真亮堂!”
熱鬨過後,周師傅把趙四拉到一邊,臉色沉了下來,歎了口氣:“你學習這段日子,廠裡情況,不太好。”
“蘇聯專家一撤,好幾個正在調試的新設備立馬趴窩了。技術科那幫人圍著圖紙撓頭,好多關鍵參數和調試秘訣人家根本沒留,或者留了也被…唉…”
他壓低聲音:“上麵任務壓得緊,可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材料也緊,好些特種鋼和合金斷供了,隻能想辦法用次的替代,可這質量,也難保。”
趙四默默聽著,情況比他預想的還要嚴峻。
這時,車間大喇叭突然響起:“三車間鉗工組趙明同誌,聽到廣播後,立即到廠部辦公室!重複,三車間鉗工組趙明同誌,立即到廠部辦公室!”
廣播重複了兩遍,聲音急促。車間裡的人都愣了一下,看向趙四。
周師傅皺起眉:“廠部直接叫你?啥事這麼急?”
趙四心中微動,隱約猜到了什麼:“師傅,我去看看。”
他快步來到廠部辦公樓。錢廠長和李主任都在,辦公室裡還坐著一位來自局裡的乾部,麵色嚴肅。
局乾部開門見山:“情況緊急!蘇聯專家撤離,一重、二重、洛拖等重點項目的關鍵設備安裝調試全麵停滯!
“部裡和局裡決定,緊急抽調一批政治可靠、技術過硬、最好懂俄語的青年技術骨乾,充實到這些項目的核心崗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