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他心念微動,默念:“係統,簽到。”
“叮!簽到成功!恭喜宿主獲得【國產常用機械潤滑油基礎油關鍵性能參數對比分析表】!【現金2元】!”
一股信息流湧入腦海,正是他急需的幾種國產基礎油的詳細性能數據。
20號機械油、30號機械油、蓖麻油、甚至還有菜籽油的粘度指數、凝點、閃點、酸值…無比詳儘!
太好了!趙四精神大振,立刻根據這份新鮮出爐的精準數據,調整了剛才估算的配方比例。
“張科長,你親自帶人去庫房,按這個單子領料!”趙四把一張寫著油品和輔料名稱、數量的紙條塞給張科長。
“要快!再找幾個手腳麻利、嘴嚴實的老師傅,到設備科旁邊那個空著的檢修間集合!”
“好!我這就去!”張科長接過紙條,二話不說,扭頭就跑。
“李科長,”趙四又轉向李科長,“麻煩您去跟廠長和總工彙報一下情況,就說我們有個應急方案,需要立即試驗,申請臨時調用檢修間和設備科的小型攪拌設備。”
“行!我去說!”李科長也立刻轉身離開。
技術科核心組的幾個人都圍了過來,臉上帶著緊張和期待。
趙四掃了他們一眼:“都彆閒著!王工,你去資料室,把所有關於潤滑油、添加劑、蓖麻油特性的資料,能找到的都找來!”
“陳工,你帶人清點一下我們技術科還有沒有閒置的燒杯、量筒、天平、溫度計,全部拿到檢修間!”
“是!趙工!”幾個人立刻分頭行動。
很快,檢修間被臨時征用。角落裡支起了一張舊桌子,上麵擺滿了從庫房領來的油桶:20號機械油、粘稠的蓖麻油、還有小半罐灰黑色的二硫化鉬細粉和一包石墨粉。
旁邊放著借來的一個小型電動攪拌器、幾個大小不一的搪瓷桶、以及技術科湊出來的簡陋測量工具。
張科長帶著兩個信得過的老工人守在門口。李科長也回來了,衝趙四點個頭:“廠長批了,讓咱們抓緊搞,注意安全!”
趙四深吸一口氣,挽起袖子:“開始!第一組試驗!”
他根據腦中的數據和初步計算,報出第一個配方:“20號機械油80份,蓖麻油20份!混合均勻後,加入千分之三的二硫化鉬粉!”
一個技術員立刻用量筒小心地量取油品,倒入一個搪瓷桶。另一個技術員則用精密天平稱量出極少量的二硫化鉬粉末。
“攪拌!慢速!必須攪勻,不能有結塊!”趙四盯著攪拌器緩緩轉動,黑色的粉末在粘稠的油液中逐漸擴散。
混合完成後,趙四用手指蘸了點油樣,撚開,對著光仔細看,又聞了聞。
“不行!二硫化鉬分散不夠均勻,靜置後肯定沉澱!而且蓖麻油比例可能高了,氧化安定性估計夠嗆!換方案!”
“第二組!20號油85,蓖麻油15!二硫化鉬千分之二!攪拌時間加長!”
再次攪拌,觀察。分散性稍好,但趙四仍不滿意:“還是不夠理想!試試石墨粉!石墨粉潤滑性好,但分散更難!”
第三組試驗,改用超細石墨粉。結果更糟,石墨粉極易抱團,攪拌了半天還是能看到細小顆粒,根本無法形成穩定均勻的懸浮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