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大院的公示欄裡,新成立的“重大裝備技術研究中心”人員名單墨跡未乾。
趙四的名字,赫然列在常務副主任一欄。
檔案關係從一重廠正式轉入部裡,一切手續辦妥。
王永革拿著新領的辦公室鑰匙,咧著嘴在走廊裡晃了晃:“四哥,這回咱們可算名正言順,紮下根了!”
陳繼業則更務實,已經帶著兩名新分配來的年輕乾事,開始清點從革新辦移交過來的資料和設備。
辦公室比之前大了不少,依舊簡陋,但多了幾分專屬的氣息。
周主任親自過來開了個短會。“架子搭起來了,擔子也得挑起來。”
他開門見山,“部裡對你們期望很高。眼下有兩個重點方向,一是啃下蘇聯援建那幾套重點設備的國產化硬骨頭,二是全力保障西北那邊幾個特殊項目的設備技術需求。”
他遞給趙四一份清單,上麵羅列著需要優先攻關的蘇聯設備型號,以及西北項目提出的初步技術指標要求,後者措辭模糊,但隱含的緊迫性撲麵而來。
“國產化是立足之本,西北任務是當務之急。人手、資源,中心優先保障。遇到困難,直接向我彙報。”
周主任目光掃過趙四三人,“趙明,尤其是你,現在身份不同了,既要抓技術,也要學會統籌協調。”
“明白,主任。我們儘快拿出具體方案。”趙四接過清單,感覺分量不輕。
送走周主任,王永革湊過來看著清單直嘬牙花子。
“好家夥,老毛子這挖掘機,圖紙都看不太明白,怎麼國產化?還有西北這要的東西,神神秘秘的,指標還這麼高。”
陳繼業推了推眼鏡:“蘇聯圖紙存在人為錯誤或保留是常見情況,需要反向工程和自主驗證。西北的需求,恐怕需要更深入的溝通和實地調研。”
趙四沒說話,將清單收好。“永革,你負責跟進部裡資料室,把所有關於這幾款蘇聯設備的圖紙、使用手冊、故障記錄,能找到的都調過來。”
“繼業,你帶新人先熟悉情況,梳理我們已有的技術儲備。我去找計劃司和裝備司的老熟人聊聊,摸摸底。”
分工明確,幾人立刻行動起來。
中午在部裡食堂吃飯,趙四明顯感覺到周圍目光的變化。
以前是“革新辦的小趙”,現在則是“研究中心的趙副主任”,打招呼的人多了,語氣也多了幾分正式的客氣。
連馬工遠遠看見他,都下意識地彆過頭,加快腳步走開了。
王永革端著飯盆坐下,壓低聲音笑道:“四哥,瞧見沒?馬高工現在見你都繞道走了。”
“他那倚老賣老資曆,在咱們這實打實的功勞麵前,不夠看嘍。”
趙四敲了敲他的飯盆:“少說兩句,吃飯。下午還有的忙。”
食堂的飯菜依舊簡單,但氣氛不同了。
下午,趙四分彆拜訪了計劃司和裝備司的幾位處長。
憑借之前鞍鋼和紅星廠的成功案例,對方都還算給麵子,透露了不少信息。
蘇聯設備的備件供應越來越緊張,某些關鍵部件國內試製屢屢失敗。
西北那幾個項目級彆很高,催得很急,但具體細節諱莫如深。
回到辦公室,趙四發現自己的辦公桌上多了一個嶄新的暖水瓶和兩個玻璃杯。
王永革嘿嘿一笑:“行政科剛送來的,說副主任該有的配置。”
趙四搖搖頭,沒說什麼。
他鋪開稿紙,開始構思中心的工作計劃和人員分工框架。
腦子裡思考著如何整合資源,如何打開局麵。
下班鈴聲響起,趙四收拾東西,準備去職工醫院接蘇婉清。
今天約好了去她家吃飯,蘇母特意囑咐的。
剛走出部委大院,就看見蘇婉清已經等在街對麵的槐樹下。
她穿著件淺色的列寧裝,圍著趙四上次從上海帶回來的絲巾,清秀的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