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簽到成功!簽到地點:西北高原秘密基地(特殊環境)。恭喜宿主獲得:高原載具應急改裝套件(大師級)X1,體質微量提升(抗寒)。】
【高原載具應急改裝套件(大師級):內含針對高原低壓、低溫、缺氧環境的特殊改裝圖紙及虛擬教學影像。
使用後,可大幅提升對現有載具進行高原適應性改裝的速度與效率,效果持續24小時。】
趙四心中一震!真是想什麼來什麼!
他眼中閃過一絲明悟,之前一些模糊的想法瞬間變得條理清晰、切實可行。
這時,王永革和陳繼業也趕了回來,臉色凝重。
王永革彙報:“趙主任,評估過了。七台車裡,隻有三台發動機主體受損較輕,有快速改裝的價值。另外四台,可能需要大修,時間來不及。”
陳繼業接著道:“配件清點完畢。我們帶來的高原增壓器隻有五套,特殊防凍液和低溫機油倒是夠用,但一些配套的管路和接頭需要現場加工。”
時間緊,任務重,可用車輛少。壓力巨大。
趙四卻顯得異常冷靜。他拿起一根樹枝,在沙地上快速畫了起來。
“時間不夠,我們就打破常規。不要追求完美改裝,目標是讓車能動,能翻過山口就行。我有個思路,我們分三步走,流水線作業。”
他邊畫邊說:“第一步,永革你負責動力組。重點不是安裝複雜的增壓器,而是對現有進氣管道進行簡易改造,加大空濾進氣口,加裝我們帶來的初級預熱裝置,減少進氣損失。”
“同時,調整化油器供油量,適應高原稀薄空氣。這個最簡單,你先帶人搞定一台,摸索出標準流程。”
“第二步,繼業你負責保障組。放棄全麵電路改造,重點加強啟動係統。用應急電源並聯供電,確保啟動電壓。”
“對所有油路關鍵節點,用保溫材料和加熱絲進行簡易包裹,防止二次結冰。油品全部更換為高標號混合防凝劑。”
“第三步,我來負責最關鍵的係統調校。根據每台車的具體狀況,調整點火正時和氣門間隙,最大限度壓榨現有狀態下的動力輸出。”
王永革和陳繼業聽著趙四條理清晰、針對性極強的方案,眼中的疑慮漸漸被信服取代。
“趙主任,你這方案太絕了!就這麼乾!”王永革興奮地一拍大腿。
陳繼業也點頭:“針對性很強,可行性很高。我立刻去準備電路和保溫材料。”
“好!行動!”趙四一揮手,“老劉,麻煩你協調人力,完全按照我們這個分工來配合。”
“另外,找幾個熟悉地形的老司機待命,車輛改裝完成後,需要他們立刻進行短途測試。”
維修點的氣氛瞬間變得更加緊張有序。在趙四的統籌指揮下,所有人被分成三個小組,各司其職。
王永革帶著人撲向第一台待改裝卡車,拆解進氣管道;陳繼業則組織人手鋪設電纜,裁剪保溫材料;趙四穿梭在兩個小組之間,進行關鍵節點的指導和修正。
高原的夜空繁星點點,氣溫已經降到零下二十度。
但維修點裡熱火朝天,金屬的敲擊聲、工具的轟鳴聲、人員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特的戰鬥交響曲。
趙四憑借腦海中大師級的改裝經驗和清晰的思路,不斷解決著現場出現的一個個難題。
進氣口改造遇到連接件不匹配,他立刻指導用現有材料加工替代件;電路並聯遇到短路風險,他親自調整接線方式;調校發動機時,他憑借細微的聲響變化就能判斷出最佳參數。
他的高效和精準,讓基地的技工和老劉科長看得目瞪口呆,心中那點因為趙四年輕而產生的疑慮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佩。
天色蒙蒙亮時,第一台經過應急改裝的CA30卡車發出了怒吼般的轟鳴!聲音比之前更加順暢有力。
王永革跳下車,滿臉油汙卻興奮地喊道:“趙主任!搞定了!怠速穩定,加速響應明顯改善!”
趙四上前檢查了儀表,親自上車踩了幾腳油門,感受著動力的變化,點了點頭:“好!立刻進行負載測試!”
早已等候的老司機跳上駕駛室,開著這輛剛剛“動過手術”的卡車,裝載部分配重物資,駛向基地外的測試坡道。所有人都緊張地等待著結果。
十幾分鐘後,卡車順利返回,司機探出頭,激動地大喊:“沒問題!坡道起步有勁多了!水溫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