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朝堂之上,關於如何處置南方山越部族反複滋擾的問題,產生了分歧。
兵部幾位新晉的年輕官員,血氣方剛,出列奏請:
“陛下!山越蠻夷,不服王化,屢降屢叛,實乃疥癬之疾!臣請旨,發精兵一萬,深入山林,犁庭掃穴,必可一勞永逸,永絕後患!”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部分將領的附和。
武將行列中,甚至有人開始摩拳擦掌,覺得這是個立功的好機會。
端坐於龍椅之上的袁大山,麵色沉靜,內心os:
“犁庭掃穴?說得輕巧!南方山林茂密,地形複雜,山越人熟悉環境,跟你打遊擊,一萬精兵撒進去,跟撒胡椒麵似的,搞不好就被拖垮。
“曆史上孫家父子在江東,跟山越糾纏了多少年?費力不討好!”
他目光掃過群臣,最後落在了文官隊列前排的幾位身上。
新任禮部尚書李麗麗,如今已是魅力超群、儀態萬方的朝廷重臣。
她感受到皇帝的目光,蓮步輕移,出列奏道:
“陛下,臣以為,征伐之事,乃不得已而為之。山越之患,根源在於隔絕。因其居於深山,生計艱難,與我漢民言語不通,習俗各異,故而生疑,由疑生懼,由懼生亂。若一味征剿,仇恨愈深,恐非長久之計。”
她的聲音清越悅耳,條理分明,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就連那些主戰派的將領,也不由得靜聽。
緊隨其後,負責部分文化與教化事務,尤其擅長溝通,精通多地土語方言的苗妙妙也站了出來。
她不如李麗麗那般光彩照人,卻自帶一股令人如沐春風的親和力:
“陛下,麗麗姐姐所言極是。臣略通南方一些俚語土話,知其民並非天生好鬥,實為生存所迫。
“若朝廷能示之以誠,惠之以利,導之以文化,使其知我華朝非為掠奪,實乃共榮,則兵戈或可化為玉帛。”
兩位女官一唱一和,一個從大局剖析利害,一個從細節切入人心,頓時讓主戰派的聲音弱了下去。
袁大山心中讚許,內心os:ax的組合技,效果拔群!”
他麵上不動聲色,看向一直沉默的周一木和武二石:
“周元帥,武將軍,你二人常年統兵,以為如何?”
周一木沉穩如山,如今已是帝國元帥,統帥屬性深不可測。他言簡意賅:
“陛下,山林作戰,確非我軍所長。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末將以為,李尚書、苗司丞之策,可試。若不成,再動刀兵不遲。”
武二石撓了撓他那顆鋥亮的光頭,甕聲甕氣道:
“打架俺不怕!但要是能不用打架就讓那些山裡人服氣,那肯定更好啊!麗麗和妙妙妹子本事大,俺看行!”
局麵已然明朗。
袁大山最終拍板:
“準奏!即日起,擢升禮部尚書李麗麗為安撫使,文化司丞苗妙妙為副使,持節南下,全權處理山越事宜。
“準許便宜行事,當地駐軍聽其調遣,以為威懾,但非必要,不可妄動刀兵!首要之務,在於溝通、在於惠民、在於融合!”
“臣等領旨!”李麗麗與苗妙妙齊聲應道,眼中充滿了使命感。
數日後,一支規模不大但極其精乾的隊伍離開了洛陽,南下前往山越活動最頻繁的會稽郡南部。
隊伍中除了李麗麗和苗妙妙,還有精通農事的官員帶著改良的稻種和農具),幾位醫術不錯的郎中和護士白如雪太醫署培養出來的),以及一隊不足五百人,但極其精銳的護衛由宋七八的徒弟帶領,擅長山地偵查與小隊作戰)。
他們沒有直接進入深山,而是先在漢越雜居的邊境縣城駐紮下來。
李麗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約束當地漢人豪強和駐軍,嚴禁欺壓山越百姓,並公開處置了幾個此前有劣跡的胥吏。
苗妙妙則帶著通譯和少量禮物,親自前往附近幾個較小的,態度相對溫和的山越寨落拜訪。
她並不以高官自居,而是穿著樸素的衣裙,用生澀但充滿善意的山越土語,與寨子裡的老人、婦女聊天,聽他們訴說生活的艱辛,對山外世界的恐懼,以及被漢人欺壓的往事。
起初,山越人充滿戒備,但苗妙妙那毫無攻擊性的笑容和真誠的態度,慢慢化解了堅冰。
她帶去的一些精致鹽巴、針線、以及治療常見疾病的草藥,更是贏得了不少好感。
“阿婆,您這織布的圖案真好看,和我們漢家的不一樣,有什麼講究嗎?”
苗妙妙蹲在一位老婦人身邊,虛心請教。
老婦人見她喜歡,話也多了起來,用夾雜著土語的官話費力地解釋著圖案代表的山神和水神。
李麗麗則在縣城組織起了“互市”。
她明確規定公平交易,用山越人需要的鹽、鐵限製數量)、布匹、藥材,交換他們的山貨、木材、手工藝品。
並派農事官現場演示如何用新的稻種和耕作方法提高產量,承諾可以免費提供第一批種子給願意嘗試的山越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消息像風一樣傳進了深山。
一些大膽的山越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下山交易,發現果然沒有被欺騙和欺壓,反而換到了以往需要冒著巨大風險才能得到的好東西。
尤其是那些改良稻種,在官府劃出的試驗田裡長勢喜人,讓依靠刀耕火種、收成極不穩定的山越人看得眼熱。
然而,事情並非一帆風順。
最大的一個部族,由首領阿木紮統領的“黑石峒”,始終閉寨不出,態度強硬。
阿木紮是個四十多歲的精壯漢子,臉上有一道猙獰的疤痕,對漢人成見極深。
他認為李麗麗她們的行為是糖衣炮彈,是為了麻痹他們,好一舉吞並。
這一日,李麗麗決定,親自前往黑石峒拜訪。
護衛隊長極力勸阻:“李大人,太危險了!那阿木紮凶悍異常,萬一……”
李麗麗從容地整理著官服,語氣堅定:
“若不直麵最難啃的骨頭,如何能真正撫平南方?我們有誠意,亦有底線。若他真敢妄動,城外數千精銳不是擺設。但在此之前,我們要展現出最大的耐心和尊重。”
苗妙妙也堅持同去:“麗麗姐,我跟你一起。我的話,他或許能聽進去幾分。”
於是,李麗麗和苗妙妙隻帶了十名護衛,抬著一些厚重的禮物——主要是書籍圖畫本,介紹中原風物)、精美的瓷器、以及一套打造精良的鐵質農具非兵器),來到了黑石峒那由巨木和荊棘構築的寨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