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受挫,糧草被焚,一連串的打擊讓袁紹大軍士氣低迷,營中彌漫著一股壓抑而焦躁的氣氛。
久攻不下的困境,如同肥沃的土壤,滋生出猜忌與怨懟的毒菌。
袁紹本就因戰事不利而心煩意亂,脾氣愈發暴戾多疑,對麾下將領,尤其是非嫡係的將領,更是看誰都覺得可疑。
這一切,都被潛淵那雙隱藏在暗處的眼睛——柳如夢智力95+!)敏銳地捕捉到了。
她整合了來自宋七八的偵查情報,以及通過特殊渠道獲取的袁軍內部人員信息,很快將目光鎖定在了袁紹軍中的兩個關鍵人物:
張合與郭圖。
“主公,周將軍,”議事廳內,柳如夢冷靜地分析,“袁紹此人,外寬內忌,好謀無斷。如今新敗,其疑心必重。
“其麾下謀士郭圖,性狹善妒,嫉賢妒能,尤其與將領張合素有不和。
“而張合,雖統兵穩健,卻非袁紹嫡係,常受郭圖之輩排擠,心中豈無怨言?”
袁大山眼睛一亮:“如夢,你的意思是?”
“可施離間之計。”
柳如夢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袁紹信重郭圖,而郭圖欲除張合而後快。我等便送他一把刀。”
計劃迅速製定。
柳如夢手下能人輩出,其中便有一位名叫張嬌嬌的女子,此女有一項絕技——模仿筆跡足以亂真!
她曾是落魄書香門第之女,為生計曾替人抄書仿帖,練就了這一手鬼神莫測的臨摹功夫。
柳如夢立刻找來張嬌嬌,命其模仿張合筆跡。
她們設法搞到了張合以往行軍報告中留下的字跡通過戰場繳獲或特殊渠道),張嬌嬌閉門鑽研半日,再下筆時,已然與張合親筆無異!
一封精心偽造的“密信”很快出爐。
信以張合的口吻,寫給“潛淵袁公”,信中極儘恭維之詞,稱讚袁大山“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又隱晦抱怨袁紹“昏聵不明,親小人暗指郭圖)遠賢臣”,致使自己“壯誌難酬”,字裡行間流露出鬱鬱不得誌和若有似無的投誠之意。
信末還“懇請袁公暫緩攻勢,容合伺機而動”雲雲。
這封信,真中有假,假中含真,將張合可能存在的怨憤情緒放大,並巧妙地與當前戰局結合,堪稱一件藝術品。
下一步,便是如何“自然”地讓這封信落到郭圖手中。
柳如夢再次展現了其情報網絡的精準和高效。
她準確地掌握了郭圖的心腹管家每日清晨會去營地附近一處相對乾淨的溪邊取水泡茶的習慣。
是夜,一名潛淵軍情司的好手,如同暗夜狸貓,悄無聲息地將一個密封的竹筒,遺落在了那溪邊必經之路的一處顯眼草叢中。
翌日清晨,郭圖的管家果然前來取水,輕易便發現了那個竹筒。
他好奇地打開一看,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裡麵竟是一封足以讓大軍嘩變的“通敵密信”!
他不敢怠慢,連水都顧不上取,連滾爬爬地跑回大營,將竹筒原封不動地呈給了剛剛起床的郭圖。
郭圖起初還不以為意,待他抽出絹信看完內容,先是震驚,隨即臉上便無法抑製地露出了狂喜之色!
“哈哈哈哈!天助我也!
張儁乂啊張儁乂!你平日自詡名將,不將我等謀士放在眼裡,今日終於讓我抓到你的把柄了!”
郭圖如獲至寶,緊緊攥著那封密信,激動得手都在發抖。
他幾乎沒有任何懷疑。
因為這封信的內容,完美地契合了他對張合的嫉妒與偏見,也符合他對當前僵局的“理解”。
一定是張合暗中通敵,才導致攻城屢屢受挫!
他甚至沒有去想這封信的真偽,或者說,他根本不願意去想。
扳倒張合,獨占主公恩寵的念頭,已經徹底衝昏了他的頭腦。
郭圖立刻整理衣冠,懷揣著那封“鐵證”,一路小跑著前往中軍大帳求見袁紹。
“主公!主公!禍事了!禍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