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淵新政在並州大地如火如荼地推行,其高效、清明、仁政的形象,伴隨著官渡之戰的赫赫武勳,如同最強勁的旋風,席卷了整個北中國,甚至向更遙遠的中原、江南擴散。
“潛淵”二字,不再僅僅是一個地名或一方諸侯的稱號,它成為一種象征,象征著打破門閥壟斷的希望,象征著唯才是舉的機遇,象征著亂世中難得的秩序與繁榮!
這股風潮所吸引來的,是如同百川歸海般的人才洪流!
潛淵城乃至鄴城新設的“招賢館”,以往雖也有人才前來,但如今的門檻幾乎要被踏破。
館長李麗麗魅力90+)忙得腳不沾地,但她臉上始終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每日,招賢館外都排起長龍,形形色色的人懷揣著夢想與抱負,從四麵八方湧來。
這其中,數量最為龐大的,是寒門士子。
他們大多衣衫簡樸,甚至麵帶菜色,但眼中卻燃燒著灼熱的光芒。
一個名叫孫算盤政治經濟65+)的年輕男子,來自兗州,因精通算學卻屢遭本地豪強排擠。
他拿著自己精心編寫的《糧賦統籌新法》,在招賢館的考核中,僅用半個時辰便理清了梅如水出的三道複雜賬目難題,速度與準確性震驚四座,被梅如水當場錄用,進入度支部任職。
另一個叫吳木匠技術70+)的中年人,來自幽州,帶著自己設計的“省力連杆風箱”和“複合犁鏵”模型而來。
張三鐵一見如獲至寶,拉著他暢談三天三夜,直接聘為工坊司技術副總監,專門負責農具改良。
還有一位名叫周漁夫水戰水性75+)的漢子,來自青州黃河口,自稱能在水下閉氣一炷香,精通各色水性。
王金水親自考核,令其潛入冰冷湍急的河中完成數項任務,周漁夫皆圓滿完成,被王金水大喜過望地收入麾下,擔任“滄瀾軍”水上教頭。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從袁紹敗亡勢力中流散出來的人才。
這一日,招賢館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他身著普通士卒衣衫,麵容憔悴,但身姿挺拔,眼神銳利,手臂上還帶著未愈的傷疤。
他沒有排隊,隻是靜靜站在角落觀察了很久,直到人群稍散,才走到李麗麗麵前,沉聲道:
“在下張合,字儁乂,特來求見袁將軍。”
聲音不大,卻如同平地驚雷,讓招賢館內瞬間安靜下來!
張合!河北名將!官渡之戰中曾奮力斷後,負傷失蹤,沒想到竟出現在了這裡!
李麗麗心中巨震,但麵上保持鎮定,依程序道:
“原來是張將軍。欲見我家主公,需通過考核,表明心跡方可。”
張合並無不悅,反而點頭:“理當如此。”
他沒有展示武藝,而是針對李麗麗提出的幾個關於屯田、練兵、邊防的問題,給出了極為老辣透徹的分析,其統帥與智謀之才,展露無遺。
甚至對袁紹集團的弊端也直言不諱,顯是經過深刻反思。
考核過程迅速被報至袁大山處。
【內心os:袁大山:張合?還真來了!這可是條大魚!能力沒得說,就是不知道忠心有幾分…不過沒關係,哥有滿級屬性鎮著,還有周一木武二石看著,不怕他翻天!先用起來再說!】
【外在表現:袁大山親自在偏殿接見了張合,態度誠懇而不失威嚴:“儁乂之才,我素所知。袁本初不能用卿,致有官渡之敗。吾處不同,唯才是舉,有功必賞。然亦需坦誠相告,潛淵規矩,一切需從基層做起,以戰功實績說話。卿可願從一校尉做起?”】
張合本以為會遭到猜忌或冷遇,沒想到袁大山如此直白坦蕩,反而心生敬佩,單膝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