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設戰場的工事在張三鐵工兵營夜以繼日的忙碌下,已悄然成型,如同張網以待的蜘蛛,靜候飛蟲。
而另一張更隱蔽的網——心理的網,也開始撒向許昌方向。
這幾天,潛淵軍大營裡的氣氛,在那種刻意營造的“鬆懈”之外,又多了一絲不一樣的味道。
尋常兵卒們依舊操練、巡邏,但一些中層軍官和老兵油子們聚在一起時,眼神裡總帶著點閃爍,交頭接耳的聲音也低了不少,仿佛營裡有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在發酵。
流言的源頭,起自一次“意外”。
那是在一次例行的戰後繳獲分配之後。
按照潛淵軍的規矩,戰利品除上繳部分充公,餘下按軍功分配給參戰將士,這本是激勵士氣、體現公平的好事。
但這次,似乎出了點“岔子”。
據幾個當時在場搬運輜重的輔兵後來“酒後失言”透露,在清點從蒼亭之戰繳獲的一批曹軍優質鎧甲和兵器時,前軍主將代表武二石先鋒部隊的利益)和後軍協調官代表周一木大都督的統籌權力)發生了“激烈爭執”。
前軍的人認為自家兄弟流血拚命,理應多分;後軍的人則強調全軍統籌,需兼顧各部。
本來這隻是尋常公務分歧,但不知怎的,話趕話就嗆出了火氣。
據說,當時武二石將軍麾下的一名心腹校尉,脾氣火爆,指著後軍協調官的鼻子罵他“後方享福,前線賣命,還克扣兄弟們的賣命錢!”
言語極其難聽。
後軍的人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譏,說前軍“恃功而驕,目無軍紀!”
爭吵聲驚動了不少人,最後甚至鬨到了中軍大帳附近。
雖然被聞訊趕來的其他將領勸開,但這事兒就像潑出去的水,瞬間在營裡傳開了。
真正讓這流言坐實,並添上關鍵一把火的,是接下來發生的事。
第二天上午,眾將依例到大都督帳前聽令。
武二石陰沉著臉走來,恰好周一木也從另一側過來。
兩人碰麵,武二石竟像是沒看見周一木一般,冷哼一聲,把頭扭到一邊,徑直掀簾進了大帳。
周一木腳步頓了頓,臉上沒什麼表情,但眼尖的人發現,他垂在身側的手,指節微微攥緊了一下。
這一幕,被不少等候在帳外的軍官和親兵看了個真切!
大都督和先鋒大將之間失和?
這消息可比底下人吵架勁爆多了!
緊接著,又有“細心”人發現,原本武二石麾下的陷陣營和周一木直接統轄的中軍精銳,在共同操練時,雖然依舊配合,但那種默契勁兒似乎淡了些,偶爾還會因為一點小摩擦互相瞪眼。
甚至兩邊的夥夫去領糧秣時,都會下意識地分開排隊,涇渭分明。
這些蛛絲馬跡,被營中那些身份曖昧、或是被曹軍細作買通的“有心人”,一點不落地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上。
很快,各種版本的流言就像長了翅膀:
“聽說了嗎?武將軍嫌周都督分贓不均,鬨翻了!”
“可不是!武將軍覺得周都督壓著他們前軍的功勞,憋著火呢!”
“唉,這才打了幾場勝仗,自己人就先鬨起來了……”
“小聲點!彆讓長官聽見!不過話說回來,武將軍那脾氣,周都督那般持重,鬨矛盾也不奇怪……”
這些流言,經過添油加醋,通過秘密渠道,源源不斷地送往許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