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隕落的消息,如同最後一記喪鐘,重重敲在江東殘存勢力的心頭,也徹底擊垮了,孫權僅存的抵抗意誌。
失去了這根擎天之柱,麵對水陸並進、勢不可擋的袁軍,建業城內,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投降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
張昭、顧雍等文臣幾乎日日跪求孫權,為保全孫氏宗廟和江東百姓,儘早請降。
與此同時,袁大山麾下的龐大軍隊,並未因水陸兩路的輝煌勝利而有絲毫遲滯。
王金水的水師艦隊清掃完長江殘敵後,已然陳列於建業城外的江麵,桅杆如林,帆影蔽日,巨大的樓船投下的陰影,仿佛籠罩了整個建業城。
周一木、武二石、李九虎等陸路將領,則率領著士氣高昂、裝備精良的陸軍主力,從陸路完成了對建業城的鐵壁合圍。
攻城器械如林的營寨,一眼望不到儘頭,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建業,這座孫氏經營三世的基業所在,已成甕中之鱉。
【內心os:袁大山在城外中軍大帳,看著沙盤上已被完全標記為紅色的建業區域,心情平靜:大局已定。孫權不是傻子,該做出選擇了。倒是劉備和諸葛亮,得像防泥鰍一樣防著他們溜走。】
吳侯府內,死寂一片。
往日的絲竹管弦早已絕跡,隻剩下穿堂而過的冷風,嗚咽著,如同挽歌。
孫權獨自坐在空蕩蕩的大殿中,昔日碧眼中銳利的光芒已然黯淡,隻剩下無儘的疲憊與灰敗。
他麵前擺放著代表吳侯權威的印綬和冊籍,還有一件素白的布衣。
他回想起兄長孫策開拓基業的豪情,回想起赤壁之戰前的意氣風發,回想起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
一切,都如同鏡花水月,在袁大山那無可阻擋的兵鋒麵前,破碎得如此徹底。
“罷了……罷了……”
他長歎一聲,聲音沙啞而蒼老。
他緩緩脫下象征諸侯身份的錦袍玉帶,換上了那件如同罪人囚服般的素白布衣,又命人牽來一隻羔羊。
這是古時國君投降的“肉袒牽羊”之禮,以示自己如同待宰的羔羊,任人處置。
建業城門,在無數雙複雜目光的注視下,沉重而緩慢地打開。
孫權赤裸著上身,背負荊條象征請罪),雙手反綁於身後,牽著一隻溫順的羔羊,一步步從城門洞的陰影中走出。
他身後,跟著以張昭為首,同樣身著素服、手捧戶籍圖冊、府庫鑰匙的江東文武百官。
隊伍沉默著,彌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悲涼與屈辱。
城外,袁軍軍陣肅穆,刀槍閃爍著寒光。
中軍大纛之下,袁大山端坐於駿馬之上,身側是風華絕代的白素雅,智珠在握的柳如夢,以及一眾殺氣騰騰的草根將領。
他們看著昔日雄踞東南的吳侯,如今以如此卑微的姿態出降,心中各有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種大勢已定的平靜。
孫權走到距離袁大山馬前十步之處,停下腳步,緩緩跪伏於地,額頭深深抵在冰冷的泥土上,聲音顫抖卻清晰:
“罪臣孫權,不識天時,抗拒王師,致使乾戈四起,生靈塗炭……今……今願率江東六郡八十一州,歸順潛淵公,乞……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