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這路一通,各地的特產就能快速流通,商人獲利,百姓也能買到更便宜的外地貨物。
“更重要的是,朝廷政令、軍隊調動,效率倍增,對於鞏固統治,有著無可估量的作用。”
他們行至一處剛剛建成的標準石橋旁,下令停車。
這座橋橫跨一條原本需要繞行或冒險涉水的河流,橋麵寬闊,可容四車並行,橋墩堅固,顯然是下了大功夫。
張三鐵在一旁解釋道:
“此橋名為‘永濟橋’,全長十五丈,采用拱券結構,關鍵連接處用了陛下提點的‘水泥’早期實驗品,強度有限但優於傳統材料)澆灌,更加牢固,可保數十年無恙。”
正說著,隻見一支龐大的商隊從對麵迤邐而來。
車隊綿延近百輛,滿載著冀州的皮毛、藥材,南方的絲綢、瓷器,還有來自草原的奶酪、羊毛。
商隊首領是個精瘦的中年人,看到袁大山一行人雖衣著普通但氣度不凡,又見張三鐵在一旁張三鐵常巡視工地,不少商人認得他),連忙上前打招呼。
“張大人!您也在啊!這路……這路真是神了!”
商隊首領激動得語無倫次,“小人走了半輩子商路,從沒走過這麼好的路!從鄴城到洛陽,足足省下了四天時間!貨物幾乎沒什麼損耗,牲口也省力氣!這……這簡直是天路啊!”
袁大山笑著問:“看來,這路修得,對你們經商是大有裨益了?”
“何止是益啊!簡直是再造之恩!”
商隊首領揮舞著手臂,“時間就是金錢啊!省下這幾天,我們能多跑一趟,或者趕上更好的行市!路上損耗少,成本就降下來了,利潤自然就厚了!
“不瞞您說,現在各地商賈,都盼著這馳道能早日通到自己家鄉呢!大夥兒都說,陛下和皇後娘娘,還有張大人,是活財神爺!”
商隊眾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紛紛附和:
“是啊!這路太平坦了,車子壞了都修得少了!”
“以前走一趟,人困馬乏,現在輕鬆多了!”
“照這麼看,以後生意能做得更遠了!”
聽著商隊成員們七嘴八舌的由衷讚歎,袁大山和白素雅相視一笑。
這就是他們想要看到的,帝國的政策,最終要惠及到每一個具體的子民。
就在這時,一騎快馬從洛陽方向沿著馳道疾馳而來,馬蹄聲急如驟雨,顯示出事情的緊要。
那騎士見到張三鐵和袁大山等人,立刻滾鞍下馬,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份密封的軍報。
“陛下!張尚書!幽州邊境急報!”
袁大山眉頭一挑,接過軍報,迅速拆開瀏覽。
內容是邊境巡邏隊發現小股草原遊騎異動,似有試探之意。
情況不算特彆緊急,但需要及時應對。
若是以往,這樣的軍報傳遞需要時間,調兵遣將更是緩慢。
但此刻,袁大山看著腳下這條嶄新的馳道,心中大定。
他立刻對侍衛下令:“傳令兵!”
“在!”
“持朕手令,沿此馳道,快馬趕往鄴城大營,命周一木將軍,即刻派麾下精銳騎兵一旅,由李九虎率領,沿馳道北上幽州邊境巡防!務必在三天內趕到指定位置!”
“遵旨!”
傳令兵翻身上馬,一抖韁繩,駿馬沿著平坦筆直的馳道,如離弦之箭般絕塵而去,速度遠超尋常驛道。
袁大山看著那遠去的背影,對白素雅和張三鐵感慨道:
“看到了嗎?這就是路的意義。它不僅是經濟血脈,更是帝國的神經和筋骨!一條好路,能讓我們的拳頭,更快更狠地打到需要的地方!”
張三鐵重重地點了點頭,他或許說不出太多大道理,但他明白,自己主持修建的這些路,實實在在地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強大,更加不可侵犯。
他沉聲道:“陛下放心,通往涼州、並州、荊州的主乾道,也已全麵開工,臣必當竭儘全力,早日讓帝國脈絡,通達四方!”
夕陽西下,將馳道染成了金紅色,仿佛一條流動的熔金之河。
袁大山挽著白素雅的手,站在“永濟橋”頭,眺望著這條凝聚了無數心血與智慧的通途。
“琴琴,你看,”袁大山輕聲道,“這路,會帶著我們的帝國,走向前所未有的強盛。”
白素雅將頭輕輕靠在他肩上,柔聲道:
“嗯,我相信。因為走在最前麵的,是你。”
身後,那支龐大的商隊也重新啟程,車輪滾滾,馬蹄聲聲,伴隨著商人們的歡聲笑語,沿著平坦大道,奔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不知是誰帶頭喊了一聲:“這新路太好走了!真真是節省了一半時間呐!”
歡呼聲再次響起,在初夏的晚風中,傳得很遠,很遠。
本章完)
【下章預告:】
內陸交通網絡初具雛形,帝國的目光開始投向更廣闊的的海洋!
王金水的水師不再滿足於稱霸江河,開始建造適應遠航的更大海船。
富有冒險精神和經濟頭腦的錢金金被任命為南洋宣慰使,即將率領一支龐大的船隊,攜帶絲綢、瓷器等珍寶,揚帆南下,探索那條傳說中的海上絲綢之路,與東南亞諸國建立聯係。
華帝國的航海時代,即將開啟!
敬請期待《第219章:海洋之夢·金金揚帆探南洋》!
喜歡農民工在三國虐爆名將能臣請大家收藏:()農民工在三國虐爆名將能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