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脈絡的貫通,如同為“自由之城”注入了奔騰的血液與強勁的心跳。但這具鋼鐵之軀,若要真正承載生命與文明,還需要一個能模擬母星環境的、脆弱卻至關重要的器官——一個能夠獨立循環呼吸的“肺”。這項任務,落在了林楓團隊中所有生物學家、環境工程師和農業專家的肩上,由林楓親自督導,奈芙蒂斯提供能量與數據支持。
此時,在已拚接完成的核心生活區上方,一個龐大到令人窒息的框架結構正在合攏。這不是傳統的建築穹頂,而是由無數根極細卻異常堅韌的透明複合管材編織成的、呈現六邊形蜂窩狀的整體骨架。管材內部,流動著淡藍色的能量液,它們既是結構強化劑,也是未來內部氣候調節的能量載體。
“穹頂骨架強度校驗完成,光學透射率與能量場兼容性達到設計標準。”項目負責人,一位名叫海倫·陳的資深生態工程師,向林楓彙報著,她的眼神中閃爍著創造新世界的光彩。
林楓抬頭,仰望著這正在覆蓋天空的巨型結構,它如同一個倒扣的、由水晶編織而成的巨碗,將十二個核心浮動單元籠罩其下,構成了未來“自由之城”最初的內城區域。
“開始鋪設‘生態薄膜’。”林楓下令。
隨著指令,數架大型無人機集群起飛,它們攜帶著卷成一體的、厚度僅數毫米卻蘊含了驚人科技的複合薄膜。薄膜在半空中被精準釋放,如同輕柔的蛛網,緩緩覆蓋在穹頂骨架之上。當薄膜與骨架接觸的瞬間,管材內的能量液發出微光,薄膜仿佛被激活了一般,自動延展、繃緊、並與骨架無縫粘合,形成了一張完整、透明、且極其堅韌的“皮膚”。
這層薄膜,是奈芙蒂斯團隊與材料學家心血的結晶。它不僅具備超強的物理抗性可抵禦強風暴甚至小型隕石撞擊),還能根據外部光照強度自動調節透光率,更關鍵的是,它是一道絕對的能量與物質屏障——在需要時,它可以完全封閉,隔絕外部有毒或稀薄的大氣,鎖住內部賴以生存的環境。
穹頂合攏,封閉測試開始。
“抽離內部空氣,注入預設標準生態大氣。”
“氣壓穩定,氧含量21.3,二氧化碳濃度0.04,汙染物接近於零。”
“內部溫度恒定22攝氏度,濕度65……所有基礎環境參數正常!”
一個純淨的、受控的“空白畫布”已經準備就緒。接下來,便是最複雜,也最富有生機的部分——在其中描繪出地球生態的微縮畫卷。
首先被引入的是“大氣循環係統”。穹頂內壁的不同區域,分布著大型的氣體交換裝置,它們模擬地球的大氣環流,驅動內部空氣流動。同時,這些裝置內含的人工“葉綠體”單元,在特定光波段由能量脈絡調控)照射下,能高效地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並分解微量有害氣體。
“水循環係統”緊隨其後。一套高效的海水淡化裝置從海中取水,淨化後注入穹頂內的人工河流、湖泊和地下蓄水層。這些水體並非死水,它們流經特意設計的“人工濕地淨化區”,那裡種植著蘆葦、菖蒲等淨水植物,以及富含特殊微生物的生態石,對水體進行持續的生態級淨化。使用過的廢水也會被收集,經過處理,大部分重新回到循環,小部分用於灌溉。
最後,也是最具象征意義的——“食物生產係統”與生態景觀的構建。
穹頂內部,並非全是冷硬的金屬和管道。大片區域被規劃為層級式垂直農場,利用精確控製的ed光源和無土栽培技術,以極高的效率生產穀物、蔬菜和水果。但在這些現代化農業區域旁邊,團隊特意保留並營造了模擬自然生態的區域。
肥沃的土壤被從各地精選而來,混合了特製的保水與營養基質。草籽被播撒,迅速萌發出一片片翠綠的草坪。樹苗被小心地栽種下去,有挺拔的鬆柏,也有開花結果的喬木。來自不同氣候帶的花卉被移植過來,構成了一片片絢爛的花圃。甚至還有一個不算大,但生態結構完整的小型淡水池塘,裡麵放養了魚苗和水生植物。
“生態多樣性指數正在提升……”
“土壤微生物群落建立成功……”
“首批作物幼苗發芽率百分之九十八!”
數據是冰冷的,但眼前的景象卻充滿了生命的溫暖。陽光部分真實,部分由模擬光譜補充)透過巨大的透明穹頂灑下,照亮了綠意盎然的草坪,波光粼粼的人工湖,以及開始煥發生機的樹林。空氣清新得帶著泥土和植物的芬芳,與外部海洋的鹹腥氣息截然不同。
艾拉帶著一隊負責內部安保的隊員走進穹頂,這些習慣了金屬與能量環境的戰士們,此刻也不由得放慢了腳步,有些失神地看著這片突兀地出現在大洋中心的“陸地綠洲”。
“感覺……像是回到了內陸的公園。”一個年輕隊員忍不住低聲感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索菲亞也走了進來,她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罕見的、完全放鬆的微笑:“這不僅僅是公園,艾拉。這是象征,是人類即便在最極端的環境下,也要複刻故土、擁抱生命的象征。它傳遞的信息,比任何武器和宣言都更有力量。”
奈芙蒂斯通過遍布穹頂的傳感器,監控著每一個生態參數的變化,她的聲音透過通訊器傳來,帶著一絲滿足:“係統運行穩定,初步生態平衡已建立。能量消耗在預期範圍內。林楓,我們的‘肺’,已經開始自主呼吸了。”
林楓漫步在剛剛鋪就的碎石小徑上,手指拂過一片嫩綠的草葉,感受著指尖傳來的生命韌勁。他抬頭,望向穹頂之外,那裡是深邃的星空和無垠的大海。而在這層透明的屏障之內,是一個由他們親手創造的、獨立而脆弱的小世界。
這裡,將有清晨的鳥鳴他們計劃引入部分無害的昆蟲和鳥類),有四季的花開,有孩童在草地上奔跑嬉戲,有老人在樹下乘涼閒聊。這裡將產出食物,淨化空氣和水,調節氣候,更重要的是,它將撫慰所有來到這座城市的、遠離故土的人們的鄉愁,給予他們心靈上的歸屬感。
“這是我們與母星地球連接的臍帶,”林楓輕聲對走到他身邊的索菲亞和艾拉說道,“也是我們走向深空,適應任何嚴酷環境的第一步演練。保護好它,就是保護我們文明的根。”
就在此時,海倫·陳工程師捧著一個透明的生態箱走了過來,箱子裡是一株看起來有些蔫吧的、卻帶著一抹頑強綠意的橡樹苗。
“指揮官,”她有些激動地說,“這是我們用最初淨化過的土壤和水,成功培育出的第一株非糧食作物,也是我們計劃栽種在中央廣場的‘希望之樹’。您願意親手為它選定位置嗎?”
林楓看著那株小小的樹苗,又看了看這片在穹頂下誕生的新綠,鄭重地點了點頭。
他接過生態箱,走向穹頂中心那片預留的、最開闊的草坪。在那裡,他親手挖開土壤,將橡樹苗小心翼翼地栽種下去,並為它澆上了第一瓢來自“自由之城”循環係統的新生之水。
小小的樹苗在模擬的微風與陽光下輕輕搖曳,它的根須將深入這片人造的土地,它的枝葉將向著人造的天空生長。它不僅僅是一棵樹,它是一個宣言,一個承諾——無論前路如何,人類文明的生命力,將如這抹綠色般,頑強地在星辰大海中,蔓延開來。
生態穹頂,這座城市的“肺”,開始了它第一次悠長而穩定的呼吸。
喜歡神匙迷航請大家收藏:()神匙迷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