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搜神記?二十_儒林外史大白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儒林外史大白話 > 第20章 搜神記?二十

第20章 搜神記?二十(1 / 2)

推荐阅读:

孫登識病龍,龍開井報德

晉朝時,魏郡遭遇大旱,地裡的莊稼都快枯死了。農夫們跑到龍洞去祈禱求雨,沒過多久還真下了雨,大家高興壞了,準備殺豬宰羊去祭祀龍洞的龍。

正好孫登路過,看到這一幕,連忙攔住眾人說:“你們彆祭了!這是條生病的龍,它下的雨帶著邪氣,根本救不了莊稼,反而會害了莊稼。你們要是不信,湊近聞聞雨水的味道就知道了。”

有人半信半疑地去聞,果然聞到雨水裡帶著一股腥臭味,跟普通的雨水完全不一樣。原來那條龍背上長了個大毒瘡,下的雨也沾了毒氣。龍在洞裡聽到孫登的話,知道遇到了懂行的人,就變成一個老頭走出來,向孫登懇求治病,還說:“隻要我的病能好,肯定會報答您的恩情。”

孫登幫龍治好了毒瘡,沒過幾天,魏郡就下了一場真正的好雨,把乾旱徹底緩解了。更神奇的是,龍洞附近的一塊大石頭突然裂開,裡麵出現了一口井,井水清澈見底,常年不涸——這是龍特意為孫登和百姓們開鑿的井,用來報答治瘡之恩。

蘇易救虎產,虎送野肉謝

廬陵有個叫蘇易的婦人,特彆擅長接生,附近人家生孩子遇到難題,都會請她去幫忙。有一天晚上,蘇易正在家裡休息,突然被一隻老虎叼走了。老虎跑得飛快,帶著她走了六七裡路,到了一個大土坑邊才停下來,把她輕輕放在地上,然後蹲在旁邊守著,看起來沒有要傷害她的意思。

蘇易嚇得渾身發抖,卻看到土坑裡還有一隻母虎,正痛苦地趴在地上,肚子鼓鼓的,顯然是生孩子遇到了難產,疼得快要活不下去了,還時不時抬頭看向蘇易,眼神裡滿是哀求。蘇易這才明白,老虎叼她來,是想讓她幫忙接生。

她定了定神,走到母虎身邊,小心翼翼地幫母虎接生,最後母虎順利生下了三隻小虎崽。生完孩子後,母虎對蘇易特彆溫順,還用背馱著她送回了家。從那以後,母虎經常會把捕到的野鹿、野兔之類的獵物放在蘇易家門口,以此報答她的救命之恩。

噲參救玄雀,雀銜明珠報

噲參是個有名的孝子,對母親特彆孝順,不管什麼好東西,都先想著母親。有一天,一隻玄雀被獵人的箭射中,翅膀流著血,掙紮著飛到噲參家門口,看起來又害怕又無助。噲參看到後,趕緊把玄雀抱進屋裡,小心翼翼地拔出箭,又找來草藥敷在傷口上,細心照顧它。

玄雀在噲參家養了一段時間,傷口慢慢愈合了。噲參見它恢複得差不多,就把它放飛了。沒想到從那以後,這隻玄雀每天晚上都會飛到噲參家的門外。有一天晚上,噲參拿著蠟燭出門查看,發現那隻玄雀竟然帶著另一隻玄雀一起來了,兩隻玄雀的嘴裡各銜著一顆亮晶晶的明珠,輕輕放在噲參的門口,然後才飛走——這是玄雀在用珍貴的明珠,報答噲參的救命之恩。

楊寶救黃雀,童子贈白環

漢朝時,弘農郡有個叫楊寶的人,九歲那年,他到華陰山北邊玩耍,看到一隻黃雀被鴟梟一種凶猛的鳥)抓傷,從樹上掉了下來,還被一群螻蟻圍著,眼看就要被吃掉了。楊寶心生憐憫,趕緊把黃雀撿起來,放進自己的頭巾盒子裡,每天用黃花喂它。

過了一百多天,黃雀的羽毛終於長齊了,能飛了。從那以後,黃雀每天早上飛走,晚上又飛回楊寶家,像是在陪伴他。有一天晚上,已經三更天了,楊寶還在讀書沒睡覺,突然有個穿著黃衣服的童子走到他麵前,對著他拜了兩拜,說:“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本來要去蓬萊仙島辦事,不小心被鴟梟抓傷,多虧您心地善良救了我,這份大恩我一直記著。”

說完,童子拿出四枚潔白的玉環送給楊寶,說:“這四枚玉環送給您,能保您的子孫後代品行高潔,還能當上三公那樣的大官,就像這玉環一樣潔白尊貴。”後來楊寶的子孫果然都很有出息,還真有人做到了三公的職位。

隋侯救斷蛇,蛇獻明月珠

隋縣溠水河邊,有個地方叫斷蛇丘。傳說從前隋侯出門巡查的時候,看到一條大蛇被人砍成了兩段,躺在地上奄奄一息。隋侯覺得這條蛇看起來很有靈性,不忍心它就這麼死掉,就叫手下人拿來草藥,敷在蛇的傷口上,還幫它把身體接好。過了一會兒,大蛇竟然慢慢能動了,最後鑽進了草叢裡。人們為了紀念這件事,就把隋侯救蛇的地方叫做斷蛇丘。

過了一年多,有一天,那條大蛇突然銜著一顆明珠來到隋侯麵前,把明珠放在他麵前就離開了。這顆明珠足足有一寸那麼大,顏色純白,晚上還會發出明亮的光,像月亮一樣能照亮整個屋子。人們都把這顆珠子叫做“隋侯珠”,也叫“靈蛇珠”或者“明月珠”。後來在斷蛇丘的南邊,還專門建了一座隋季良大夫池,用來紀念隋侯和靈蛇的故事。

孔愉放籠龜,龜助封亭侯

孔愉,字敬康,是會稽山陰人。晉元帝的時候,他因為討伐華軼立了功,被封為侯爵。孔愉年輕時,有一次路過餘不亭,看到有人在路上賣一隻裝在籠子裡的烏龜,烏龜縮在籠子裡,看起來很可憐。孔愉不忍心,就把烏龜買了下來,帶到餘不溪邊放生了。烏龜跳進水裡後,還在水中遊了幾圈,幾次轉過頭來看著孔愉,像是在道謝,然後才慢慢遊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後來孔愉因為立功要被封為餘不亭侯,手下人按照規矩給他鑄侯印——古代侯爵的印璽,印鈕通常是烏龜的形狀。可奇怪的是,鑄了三次印,印上的烏龜鈕都是轉過頭向左看的,跟正常的烏龜鈕不一樣。鑄印的工匠覺得奇怪,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孔愉。孔愉這才恍然大悟,想起自己當年放生的那隻烏龜,每次轉頭都是向左看,這肯定是烏龜在報答自己啊!於是他就把這枚特殊的侯印收下,一直佩戴著。後來孔愉還當了尚書左仆射,死後被追贈為車騎將軍,仕途一路順利。

老姥不食魚,龍子救城陷

古巢這個地方,有一天突然下了大暴雨,江水暴漲,沒過多久又退回到原來的河道。退水後,港口裡留下了一條一萬多斤重的大魚,大魚在岸邊掙紮了三天就死了。全城的人都跑去分魚吃,隻有一個老婦人不忍心,沒有去吃。

有一天,一個老頭突然找到老婦人,說:“那條大魚是我的兒子,不幸遭了這場災禍。全城隻有你不肯吃它的肉,這份恩情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如果東門的石龜眼睛變紅了,這座城就會陷進水裡變成湖,到時候你一定要趕緊逃走。”

從那以後,老婦人每天都去東門看石龜的眼睛。有個小孩覺得老婦人的行為很奇怪,就問她為什麼天天來看石龜。老婦人實在,就把老頭的話告訴了小孩。小孩覺得好玩,就偷偷用紅顏料塗在了石龜的眼睛上,把石龜的眼睛塗紅了。

老婦人第二天來看的時候,看到石龜眼睛紅了,嚇得趕緊往城外跑。剛跑出城,就有個穿著青衣的童子跑過來對她說:“我是龍的兒子,就是之前那個老頭的孩子。”說完就領著老婦人爬上了附近的山。就在老婦人爬上山頂的時候,身後的古巢城突然塌陷,很快就被水淹沒,變成了一片湖。

董昭之救蟻,蟻王解獄厄

吳郡富陽縣有個叫董昭之的人,有一次乘船過錢塘江,船走到江中心的時候,他看到水麵上有一隻螞蟻,趴在一根短短的蘆葦杆上,一會兒爬到蘆葦的這頭,一會兒又爬到那頭,看起來特彆慌張,像是害怕掉進江裡淹死。

董昭之心裡想:“這隻螞蟻是怕淹死啊,太可憐了。”就想把螞蟻撈到船上。可船上的人卻罵他:“螞蟻是有毒的蟲子,會咬人,不能留著它,我一腳踩死它算了!”董昭之不忍心,就找了一根繩子,把蘆葦杆係在繩子上,再把繩子拴在船邊,帶著螞蟻一起走。等船到了岸邊,螞蟻才順著蘆葦杆爬上岸,安全地逃走了。

當天晚上,董昭之夢見一個穿著黑衣服的人,帶著一百多個人來向他道謝,說:“我是蟻王,不小心掉進江裡,多虧您救了我的命。以後您要是遇到急難,一定要告訴我,我會幫您的。”董昭之沒把這個夢太放在心上。

過了十多年,當時天下不太平,到處有強盜作亂。董昭之被人誣陷是強盜頭子,抓起來關在餘杭的監獄裡。他在監獄裡又急又怕,突然想起了當年蟻王托夢的事,心裡想:“現在我遇到大難了,可怎麼告訴蟻王呢?”他正想著,和他一起坐牢的人看到他愁眉苦臉的,就問他怎麼了。董昭之把自己救螞蟻、蟻王托夢的事說了一遍。那個人聽了說:“這簡單,你找兩三隻螞蟻,放在手掌心裡,跟它們說你的難處就行了。”

董昭之照著做了,把螞蟻放在手心,把自己被誣陷坐牢的事說了一遍。當天晚上,他又夢見了那個穿黑衣服的蟻王,蟻王對他說:“你趕緊逃到餘杭山裡去,現在天下大亂,朝廷很快就會下赦免令,到時候你就能沒事了。”董昭之醒來後,發現自己手上和腳上的鐐銬,已經被螞蟻咬得破破爛爛的,根本鎖不住他了。

他趁機逃出了監獄,過江躲進了餘杭山。沒過多久,朝廷果然下了赦免令,董昭之因為躲在山裡,沒被官府抓到,最後靠赦免令免除了罪名,平安地回了家。

李信純養犬,義犬救主亡

孫權當政的時候,襄陽紀南縣有個叫李信純的人,家裡養了一條狗,名字叫黑龍。李信純特彆喜歡黑龍,不管走路還是坐著,黑龍都跟在他身邊,吃飯的時候,李信純也總會分一半食物給黑龍吃,一人一狗感情特彆好。

有一天,李信純在城外和朋友喝酒,喝得酩酊大醉,沒力氣回家,就躺在路邊的草叢裡睡著了。正好趕上太守鄭瑕帶著人出來打獵,看到路邊的野草長得很高,擔心有野獸藏在裡麵,就派人放火燒草。

李信純睡覺的地方,正好在順風的方向,火勢很快就向他蔓延過來。黑龍看到火要燒到主人了,趕緊用嘴拽李信純的衣服,想把他拉醒,可李信純喝得太醉,根本動不了。黑龍急得團團轉,突然看到不遠處有一條小溪,離李信純睡覺的地方有三五十步遠。

黑龍立刻跑到小溪裡,把自己的身體浸濕,然後跑回李信純身邊,用濕漉漉的身體在他周圍的草地上打滾,把草地弄濕。它來來回回跑了很多次,把李信純身邊的草都弄濕了,火到了濕草邊就燒不起來了,李信純終於保住了性命。可黑龍因為反複跑著運水,累得筋疲力儘,最後倒在李信純身邊死去了。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