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2139年??
此時的“貝爾伯恩星”號除了兩門可憐的重炮以及一枚質子魚雷以外幾乎失去了任何攻擊的手段,他們漫無目的的跟在那艘佩德拉飛行器旁邊,卻隻能無動於衷地看著他,隨著他在這個詭異的光洞中穿梭著。
第一科研總監盯著他的加速裝置,現在的他已經幾乎放棄讓他停下來的想法了,畢竟沒有發生爆炸,也有可能會在維度探索上取得更大的進步,他們沒有去管這個裝置,隻是讓奧茨緊盯著他,以免發生意外,自己擇走遍“貝爾伯恩星”號這個不大的空間,記錄飛船外部所有傳感器傳回的信息,雖然在上一次的戰鬥中,為了減輕重量和搶修,英國的憲兵團不得不卸掉了很大一部分傳感器,而這會對實驗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
在記錄的過程中,但凡是個正常人,都可以清楚地辨認,沒有一個數據是正常的,有些成正比的數據形成的反差不是一點兩點,一些本應呈s型的曲線,則以極其詭異的曲率上下呈型波動著,但對於第一科研總監來說,這確是個大好的消息。
此時,約瑟夫來到後艙,他的手上拿著那個三角錐物體,大家都沒有阻止他,覺得他隻是來看看後麵的情況,但當第一科研總監看到時,他瞬間明白了約瑟夫要乾嘛。
他沒有阻止。
他故意從奧茨麵前走過,遮擋他的視線,讓約瑟夫得以成功的走到後麵的發動機艙,將這個三角錐裝在一個基座上。
瞬間,“貝爾伯恩星”號後方的一個隱秘的艙蓋打開,一個白色的球體騰空飛起,這架上一次出現在約瑟夫回歸時的戰鬥機,再一次重出江湖。
同時,這也意味著長此以往依賴他的“貝爾伯恩星”號現在已經完全失去動力了,不過,在那個加速裝置的加速度下,他仍然保持著與那艘佩德拉飛行器相同的速度在光洞中穿梭。
約瑟夫的白色球形戰鬥機迅速的起飛並接近那架佩德拉的運輸船,雖然期間諸多克隆型號的超重型戰鬥機械體在半路攔截,卻被他用重型機炮逐一擊破,此時“貝爾伯恩星”號上的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約瑟夫已經離開了這架戰鬥機,但他們儘一切的可能,為這架不明卻曾經見過的白色球體戰鬥機提供支援,儘管這微乎其微。
當然,他們絕對不是不記得約瑟夫有這架白色球體戰鬥機,隻是不會相信這一架是約瑟夫的那架。
白色球體戰鬥機已經飛砥敵軍運輸船上空,此時的約瑟夫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目標,那個散發著藍色光芒的玻璃罩,巨大的玻璃罩,當然他也不清楚那個玩意兒的材質是不是玻璃,隻是因為它透明這麼說而已。
此時,在敵軍諸多的克隆機械體中,一個顯然是泰坦級單位的機械體出現,他的兩隻機械臂下垂,卻看起來無比的強大。
對方的機械臂抬起,輕輕地指向約瑟夫的白色球體戰鬥機,隨後身子轉動,另一隻機械臂上的重炮已經蓄能完畢並開火,一發能量球高速襲來,約瑟夫開盾阻擋,卻沒注意到其實是橫在他前麵的一個更大的能量護盾擋下了這一擊,但目前這並沒有影響戰局。
機械體還想再一次進攻,但他的手炮似乎還需要蓄能,而這個空當,它的麵前升起了一個更加巨大的能量炮,直接向他開火。
機械體還試圖躲避,結果本來應該不長眼睛的激光彈卻追著他跑,不得不開盾抵擋卻直接被炸翻在佩德拉的運輸船甲板上。
雖然這一擊將敵人炸翻,敵人身上也清晰可見的出現紅色能量溢出,但似乎並無大礙,對方再一次向球形戰機發動猛攻,這一次是直接上手,用機械臂對準球形戰機輸出,約瑟夫開盾抵擋,對方見兩次重拳都未能突破,直接換用連拳,在十拳的強力衝擊下,約瑟夫的能量護盾不堪重負,破防了,而他反應也是很快,在右邊挨了一下以後立即用左邊的重型激光炮將敵人擊退,隨後後方的巨型炮口再次啟動,直接換用能量光柱打向敵人,敵人的護盾直接破防,再一次一頭栽在運輸船的甲板上。
約瑟夫的激光持續對他輸出。
但等到輸出了將近一兩分鐘之後,約瑟夫以為對方已經要不行了,而且炮管也顯示過載時,對方突然開炮,形成對波,兩根光柱直接將對波中心反推至戰場中央,又神不知鬼不覺的從後方伸出一個機械臂,直接擊中約瑟夫躲避不及的球形戰機,後者則直接被能量所吞噬。
喜歡第一次引領者計劃請大家收藏:()第一次引領者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