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第一個皇嗣即將誕生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周邊各國。
在趙仙羆刻意安排下,大唐百姓也很快得知了這個消息。
長安城,時隔多日,趙仙羆再次成為全城百姓議論的焦點。
無數人在心中感慨,一轉眼,曾經那個瘦如病鬼而後又驚豔整個大唐的少年,已經成為一國之君半年之久。
並且即將迎來自己第一個子嗣。
也可能已經迎來。
因為消息的滯後,和不確定趙仙羆的元妻,那位曾經的相州刺史府大小姐的具體生產日期。
長安百姓此時並不知道大秦第一位子嗣是否已經誕生。
以及是一位皇子還是皇女。
另外,有人稱從大秦傳出這道消息,乃是趙仙羆這位大秦國君有意為之。
目的就是為了周圍一些小型國家,主動前去賀拜,以彰顯其不弱於大唐的霸主地位。
“沒想到那個曾經為父申冤不惜放棄一切的少年,已經一轉眼成為了一國之君,真是世事難料。”
“是啊,現在對咱們大唐來說,最麻煩的就是不知該如何和這個近鄰相處。
朝廷也摸不清他究竟有沒有報複的心思,幾番主動求和結果都不令人滿意。”
對長安百姓來說,趙仙羆建立的大秦,早在出人意料以雷霆之勢吞並吐蕃那一刻,就已經成為讓他們心神難安的西麵巨患。
雖然眼前大秦還沒有和大唐發生衝突戰爭。
可誰都知道,兩國不可能一直這麼和平下去。
太極宮,外朝太極殿。
李世民昨天就已經得到趙仙羆即將迎來第一個子嗣,並且打算為這個子嗣舉辦滿月宴的消息。
所以今天朝會上,李世民將這個話題展開,和群臣討論,是否要派使者前去道賀,以及派誰去比較合適。
可由於前幾次遣使效果都不怎麼好,李世民心裡一直耿耿於懷。
這導致他表情看起來有些冷淡,似乎對這件事也沒那麼重視。
文武百官揣摩聖意,自然也不敢大聲議論,隻是小聲的交頭接耳。
很多人的看法是,像這種事,大唐作為大國以及鄰邦,該去道賀還是要去道賀。
但隻需要隨便派個人去送點賀禮就行了。
也有少數人認為,大秦那邊並沒有遣使,比較正式的向大唐朝廷告知這種喜訊。
那麼大唐也沒有必要派人前去祝賀。
最終,一向主張求和的魏征開口說道:“陛下,臣認為咱們必須派人前去道賀,而且派去的人身份不能太低,賀禮也要認真籌備。”
魏征話剛一說完,大殿門口響起一道清朗的聲音道:
“魏大人所言極是,這次大秦迎來他們的第一位皇嗣,還將為這位皇嗣隆重舉辦滿月宴。
我大唐作為禮儀之邦,當然應該遣使前去祝賀。
而且我們不僅應該遣使前去祝賀,還要向神武帝表達想要和親的意願。”
和親??
大殿上,不少官員聞言皺起了眉頭。
有人忍不住想要開口反駁。
但很快所有人看清了說話的人,乃是太子李承乾。
並且今日的李承乾一改這一年多以來的陰鬱頹廢之氣,整個人神采奕奕,走過來時步伐平穩從容。
那些想要開口的人心裡大為吃驚,急忙把話咽了回去。
大殿裡所有人的目光緊緊盯著李承乾,注視著李承乾那隻患病的腿。
太子的腿疾,這是…好了?
“陛下,太子言之有理,臣附議,臣也認為應該向大秦皇帝表達和親的意願。”
作為李承乾的老師,太子左庶子杜正倫第一個站了出來支持李承乾。
然後是太子右庶子孔穎達,太子詹事於誌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