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仙羆看著裴行儉道:“此物名叫‘馬蹄鐵’,是朕研究改良之物,製作工藝並不難,可以大量製作。”
裴行儉神情微微激動:“如此,道路,馱載工具,都可以趨於完善,朝廷政令到達地方,也就沒有多困難。”
大殿裡群臣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聲議論起來,不停點頭。
他們汗顏哪,在他們眼裡很是棘手的山路阻擋消息閉塞問題,在趙仙羆這個帝王眼裡根本不是問題。
在他們絞儘腦汁也難以想出解決方案時,趙仙羆早就替他們想好的方案,他們隻需要執行就行了。
不愧是天命之主。
由於朝廷政令及時有效到達地方,以及朝廷對邊境的控製權,都已經有了解決方案,大殿裡這些來自各處的大臣們,神色都變得輕鬆了許多。
剛才他們已經討論兩個議題。
第一個議題:對外開疆拓土,繼續征伐其他國家。
這個議題趙仙羆隻大致對他們講解了一下世界的概念,以及對外擴張的決心。
其餘的沒多說。
反正就是他們想勸止,也勸止不了。
第二個議題,如何治理如此龐大的疆域?由此引申的政令到達地方問題,以及如何維持對各邊境各偏遠地區的控製權。
同樣,他們的建議,甚至比不上趙仙羆隨口道出的成型解決方案。
“今日朝會第三個議題,定都。”
趙仙羆看著周圍文武百官,開始說起接下來要討論的第三個重要話題。
誰都知道,大秦之前建立時,將國都定在了西海城。
而西海城事實上地理位置太過偏僻,周圍沒有要塞險關,缺少拱衛帝都的周邊城池,缺少人口。
並且由於地處高原,全年氣候比長安要寒冷很多。
反觀長安城,地處關中平原,土壤肥沃,東有函穀關、潼關,西有大散關,南依秦嶺,北臨渭水,自古以來,被數朝選為國都,就有其獨特的地理優勢。
毫無疑問,很多人都傾向於將國都定為長安。
隻是因為現在是一個全新的大秦帝國,是一個疆域極其遼闊的超級王朝,所以國都選定,是個無法避開的重要話題。
長安,隻能作為帝都備選地之一。
大殿之中瞬間沉默。
所有人下意識認真朝幾名虎賁軍手中所持輿圖望去。
帝國如此之大,選都豈能草率?
大秦帝國,究竟該把帝都定在哪才合適呢?
喜歡考不進長安?那就打進長安!請大家收藏:()考不進長安?那就打進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