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瀑後洞天,道衍破局_道衍諸天:我的穿越讓神魔都顫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十九章 瀑後洞天,道衍破局(1 / 2)

瀑布轟鳴如雷,水汽在岩壁上凝結成珠,順著青苔滑落入潭。顧驚宇坐在洞天石室的玉床上,九葉還魂草懸浮在身前,葉片舒展如金色手掌,每一道紋路都在吞吐著周圍的靈氣。

“道衍係統,解析當前環境。”他在心中默念。

【洞天石室:萬藥穀靈脈節點,靈氣濃度是外界三倍,含微弱生命本源氣息。瀑布水流蘊含‘滌塵’之力,可淨化靈力雜質。】

“很好。”顧驚宇指尖輕彈,一道靈力注入還魂草。金色葉片驟然亮起,化作一道流光沒入他眉心——這次他沒有急著煉化,而是任由靈草之力在經脈中緩緩遊走,配合道衍係統梳理突破煉氣九層時殘留的靈力滯澀。

胡璃蹲在石室角落,正用樹枝逗弄一隻誤闖進來的靈鹿。小家夥通體雪白,鹿角帶著淡粉色的絨毛,是萬藥穀特有的‘月靈鹿’。李軒則守在石室入口,長劍斜靠在肩頭,目光警惕地掃過瀑布簾幕,那裡的水流會隨外界氣息波動,稍有異動便能察覺。

“顧大哥,你看它多乖。”胡璃舉著剛摘的‘凝露草’遞向靈鹿,小家夥猶豫著湊過來,濕漉漉的鼻子蹭得她手心發癢,“聽說月靈鹿的鹿血能解百毒,不過我才不傷害它呢。”

顧驚宇睜開眼,瞥見那隻靈鹿時,係統突然彈出提示:【月靈鹿:萬藥穀守護獸之一,其鹿角蘊含‘月精’,可增幅精神力。其存在表明此處未被高階妖獸占據,相對安全。】

“彆玩太久,”他提醒道,“月靈鹿對氣息敏感,若外界有修士靠近,它會先一步預警。”

話音剛落,月靈鹿突然豎起耳朵,蹭地竄到胡璃身後,鹿角微微顫抖。幾乎同時,李軒猛地站起,長劍出鞘:“有人來了。”

瀑布簾幕劇烈晃動,水珠飛濺中,三道身影衝破水流闖入石室。為首者身披赤紅法袍,麵容俊朗卻帶著幾分陰鷙,正是赤羽宗的趙炎。他身後跟著兩個煉氣九層的弟子,氣息凝練,顯然是宗門精心培養的死士。

“顧驚宇,果然在這裡。”趙炎折扇輕搖,目光落在顧驚宇身上,帶著毫不掩飾的敵意,“九葉還魂草,交出來,我可以讓你死得痛快點。”

李軒橫劍擋在顧驚宇身前:“赤羽宗的人,臉皮倒是和你們的宗門色一樣紅。”

“李軒,彆以為在青風城贏過我一次就了不起了。”趙炎冷笑,“今日這石室,就是你的埋骨地。”

胡璃將月靈鹿護在身後,狐火在指尖跳躍:“上次被我燒了頭發,還沒長齊嗎?”

趙炎臉色一沉——上次在青風城坊市,他想搶奪顧驚宇剛得到的‘玄冰玉’,被胡璃的狐火燎了發髻,成了南域修士間的笑談。

“找死!”他折扇合攏,化作一柄赤色短刃,“給我拿下!”

兩個死士立刻撲向李軒,長劍帶起熾熱氣浪,顯然修煉的是赤羽宗的‘焚天訣’,靈力中帶著灼燒特性。李軒不閃不避,長劍挽出三道劍花,劍氣如霜雪紛飛,竟硬生生在高溫中劈開一條通路,逼得兩人連連後退。

“煉氣九層後期?”趙炎眯起眼,“短短半月,你倒是精進不少。可惜,還不夠看。”

他身形一晃,短刃帶著赤焰直取顧驚宇。這一擊快如星火,顯然是想繞過李軒直接動手。

顧驚宇指尖在玉床上一按,九葉還魂草的金色靈力瞬間流轉全身,道衍係統高速運轉:【趙炎,煉氣九層巔峰,焚天訣第七重,招式‘赤羽穿雲’,破綻在左腕舊傷處(三年前被青風城主所傷,靈力運轉時有0.5秒凝滯)】

“太慢了。”顧驚宇側身避開短刃,右手成掌,帶著木靈之力拍向趙炎左肩。這一掌看似輕柔,卻蘊含著‘生滅’之道——靠近時靈力如草木瘋長,觸體瞬間又化作枯萎之力,專破熾熱靈力。

“砰!”兩力相交,趙炎竟被震得後退半步,左腕果然傳來一陣刺痛,舊傷被引動了。

“你怎麼知道……”他又驚又怒。

顧驚宇沒理會,趁他舊傷發作的瞬間,左手凝結出一道水靈劍氣,直刺對方心口。這一劍凝聚了洞天靈氣,又經瀑布滌塵之力淬煉,瑩白如冰,恰好克製赤羽宗的火焰靈力。

“鐺!”趙炎倉促間用短刃格擋,手臂被劍氣震得發麻,短刃險些脫手。他這才意識到,眼前的顧驚宇早已不是半月前那個隻能勉強接他三招的煉氣八層修士了。

“兩個廢物,還不快拿下那隻狐狸精!”趙炎怒吼。

兩個死士聞言,立刻分出一人攻向胡璃。小家夥雖有狐火護身,但修為隻有煉氣八層,很快便落入下風,被對方的火焰劍氣逼得連連後退,手臂不慎被灼傷,冒出焦糊味。

“胡璃!”顧驚宇眼神一冷,道衍係統瘋狂推演:【當前戰局:李軒1v1牽製死士,胡璃險象環生,趙炎舊傷牽製,可速戰速決。】

“道衍變,啟!”

他低喝一聲,體內五行靈力驟然沸騰。金靈之力凝聚於指,木靈之力纏繞於腕,水靈之力流轉於掌,三種靈力在道衍係統的引導下融合成一道三色光刃。這一擊沒有花哨招式,隻遵循著“破法”的最本質邏輯——以金銳破防,以木柔纏勁,以水寒克火。

“五行……融合技?”趙炎瞳孔驟縮,他從未見過有人能在煉氣期就做到三係靈力融合。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