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離火焚天,古龍之契_道衍諸天:我的穿越讓神魔都顫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道衍諸天:我的穿越讓神魔都顫抖 > 第二十四章 離火焚天,古龍之契

第二十四章 離火焚天,古龍之契(1 / 2)

離火域的空氣像被點燃的烈酒,每一次呼吸都帶著灼痛。顧驚宇將冰玉按在眉心,寒氣順著經脈遊走,勉強壓下體內翻湧的火靈氣。道衍係統光幕上,【炎獄古龍】的詞條正閃爍著刺目的紅光,旁邊標注著一行小字:【沉睡萬年,近期因火靈晶礦脈異動蘇醒,脾氣暴躁,喜食蘊含靈力的生靈】。

“前麵就是‘熔火窟’了。”狐千算拄著玉杖,白色狐毛被熱浪烤得打卷,“古龍的巢穴就在窟底,火靈晶最密集的地方。”

顧驚宇看向遠處那座沸騰的火山口,灰黑色的煙塵中夾雜著金色火星,像一鍋被煮爛的星辰。他握緊星辰石,石麵映出自己眼底的火光:“它現在醒著嗎?”

“不好說。”狐千算眯起眼,九條尾巴在身後不安地掃動,“古龍的睡眠周期很奇怪,有時候打個盹就是百年,有時候醒著能鬨得整個離火域岩漿倒流。”

李軒扛著新鑄的玄鐵盾,盾麵已經被岩漿濺出的火星燒出不少黑斑:“管它醒著睡著,咱們速戰速決,拿到火靈晶就走。”

胡璃突然指向火山口:“你們看!”

隻見煙塵中降下一道赤金色的流光,落地時砸出片火海。火光裡站著個穿紅裙的女子,裙擺上繡著浴火鳳凰,手裡把玩著枚燃燒的令牌——令牌上“焚天宮”三個字,在火中扭曲成猙獰的形狀。

“是焚天宮的人。”狐千算臉色微變,“他們不是號稱從不踏離火域半步嗎?”

道衍係統瞬間彈出解析:【焚天宮:以火靈根修士為主的宗門,行事狠辣,與炎獄古龍有舊怨,據說當年古龍的逆鱗就是被他們的先祖斬下的】。

紅裙女子也看到了顧驚宇一行人,紅唇勾起抹冷笑:“萬狐山的狐狸,居然敢闖離火域?不怕被烤成狐肉乾?”

“朱雀使好大的威風。”狐千算扯了扯嘴角,“你們焚天宮放著自家的火山不待,跑來搶古龍的巢穴,就不怕被記仇?”

朱雀使掂了掂手裡的令牌,令牌突然爆開,化作柄燃燒的長鞭:“師門令,取古龍內丹。至於你們——”長鞭突然抽向胡璃,“正好當誘餌。”

顧驚宇早有防備,長劍出鞘挑開長鞭,火星濺在他衣袖上,燒出個小洞:“離她遠點。”

“喲,來了個護花使者?”朱雀使笑得更豔,長鞭如靈蛇般纏上顧驚宇的劍刃,“可惜啊,在離火域,我的火靈力可比你這小修士精純多了。”

金色的火焰順著劍刃蔓延,顧驚宇隻覺掌心灼痛,道衍係統瘋狂報警:【檢測到高階火靈術“焚天訣”,靈力侵蝕速度加快,建議立刻脫離接觸】。他猛地鬆手,長劍帶著火焰釘在地上,劍身瞬間被燒得通紅。

“顧大哥!”胡璃甩出冰玉符,符紙遇火化作白霧,暫時逼退了火焰。

朱雀使的長鞭再次襲來,卻被突然噴發的岩漿柱打斷。整座火山開始劇烈震顫,煙塵中傳來聲震耳欲聾的咆哮,像是有頭巨獸從沉睡中驚醒,每一次呼吸都噴吐著岩漿。

“糟了!”狐千算的尾巴炸成蓬鬆一團,“咱們把它吵醒了!”

熔火窟的入口炸開,赤金色的岩漿如瀑布般傾瀉而下,露出裡麵巨大的巢穴。巢穴中央,條鱗甲比火焰更亮的巨龍正緩緩抬頭,它的瞳孔是兩團旋轉的火球,每片鱗甲上都刻著古老的符文,隨著呼吸在鱗片間流轉——正是炎獄古龍。

“吼——”

龍吼震得人耳膜生疼,顧驚宇感覺氣血翻湧,連忙運轉道衍係統淨化。餘光瞥見朱雀使竟對著古龍單膝跪地,手裡舉著塊黑色的鱗片:“先祖遺物,恭迎龍君蘇醒。”

古龍的目光落在鱗片上,火球般的瞳孔縮了縮,喉嚨裡發出低沉的咕嚕聲,像是在辨認什麼。突然,它猛地甩尾,龍尾掃過之處,岩漿掀起滔天巨浪,朱雀使猝不及防被卷進浪裡,慘叫著化作道火光消失在岩漿中。

“它不買賬。”李軒咽了口唾沫,“這鱗片是假的?”

“是真的。”狐千算臉色凝重,“但逆鱗之仇,哪是塊鱗片能化解的。”

古龍的目光轉向顧驚宇一行人,鼻孔裡噴出灼熱的氣浪,將地麵烤出焦痕。顧驚宇握緊星辰石,石麵突然發燙,竟主動飛向古龍的額頭。

“嗯?”古龍低下頭,看著懸浮在眼前的星辰石,瞳孔中的火焰微微晃動。

道衍係統光幕突然瘋狂閃爍,無數古老的符文從星辰石中湧出,與古龍鱗甲上的符文產生共鳴。顧驚宇腦中湧入大量信息——那是古龍的記憶碎片:萬年之前,它曾守護過一顆瀕死的星辰,用自己的龍火延續了星辰的生命,而星辰核心凝結成的,正是這塊星辰石。

“原來如此……”顧驚宇喃喃道,“你一直在等它回來。”

古龍發出聲悠長的低吟,不再攻擊,隻是用巨大的頭顱蹭了蹭星辰石,像在撫摸失而複得的珍寶。

“它、它不打了?”胡璃躲在顧驚宇身後,探出半張臉。

“好像……是認親了?”李軒目瞪口呆。

狐千算突然一拍大腿:“傳說沒錯!炎獄古龍最念舊!隻要得到它認可,彆說火靈晶,就算要它送咱們出離火域都行!”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