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異變
林晚站在鏽跡斑斑的鐵門前,童年的家安靜地坐落在山腳下。二十年過去了,這棟灰白色建築看起來幾乎沒變——而這正是第一個不對勁的地方。
"所有門窗都換成了防彈材質。"她輕聲自語,手指撫過門框上幾乎不可見的接縫。院中的老槐樹依然挺立,但樹乾上安裝著微型傳感器,偽裝成樹皮紋理。
通訊器裡傳出飛行員的聲音:"博士,我奉命在這裡等您兩小時。"
"不必了。"林晚關閉了通訊頻道。她知道飛機上有追蹤器,軍方不會真的讓她單獨行動。
推開門的瞬間,一股混合著陳舊空氣與電子設備氣味的微風迎麵撲來。客廳家具上覆蓋的白布整齊如新,沒有一絲灰塵。這房子被人精心維護著,就像一座等待特定時刻啟用的設施。
牆上掛著的全家福照片中,年幼的林曉被父親抱在懷裡,而林晚站在母親身邊。照片右下角的日期顯示拍攝於父親"科考事故"前三個月。
"根本不是事故,對吧?"林晚對著空蕩蕩的房間說。
地下室入口的木板發出輕微的哢噠聲,仿佛回應她的問題。
地下設施
手電筒的光束照亮了通往地下室的樓梯。台階上的磨損痕跡很新,最近有人常來常往。下到一半時,林晚的防護服探測器突然發出警報——空氣中充滿了微量的外星同位素。
地下室比她記憶中大十倍。原本堆放雜物的空間被改造成了一個高科技實驗室,中央放置著一個與南極洞穴中相似的光紋裝置,隻是規模小得多。
裝置旁邊站著一個人影。
"我就知道你會來,林晚。"趙誌明上校轉過身,手裡握著一把造型怪異的手槍,"比你父親聰明多了。"
林晚的神經乾擾器已經對準了他:"我妹妹在哪?"
"安全得很,暫時。"趙誌明笑了笑,"你父親當年也站在這個位置,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牆上的顯示屏突然亮起,顯示出一段模糊的錄像:林晚的父親林教授正在調整某種設備,趙誌明年輕時穿著軍裝站在一旁。
"守望者項目始於1987年。"趙誌明的聲音帶著某種病態的驕傲,"你父親是第一個破譯冰層下信號的人。可惜他太理想主義,想公開一切。"
錄像中突然傳來尖叫,畫麵劇烈晃動。林晚看到父親被一道藍光擊中,然後影像終止。
"你們殺了他。"林晚的手指扣在扳機上。
"不,是他觸發了安全協議。"趙誌明搖頭,"那個裝置認定他不配繼承知識。有趣的是,二十年後,你妹妹卻通過了驗證。"
家族遺產
顯示屏切換畫麵,顯示出林曉的身影。她被囚禁在一個藍色光籠中,似乎處於昏迷狀態。
"她接觸了主陣列核心,"趙誌明說,"身體承受不住信息流衝擊。但彆擔心,裝置在慢慢適應她。"
林晚注意到房間角落有個不起眼的控製台,上麵閃爍的符號與父親筆記中的標記一模一樣。那是他發明的私人密碼,隻有家人知道。
"你想要什麼?"她故意拖延時間,慢慢向控製台移動。
"合作。"趙誌明放下槍以示誠意,"守望者陣列是上古文明留下的武器庫,誰能控製它,誰就能決定人類文明的未來。你妹妹是鑰匙,而你能幫她正確使用。"
林晚的手指悄悄在背後輸入了父親教她的密碼序列。一陣幾乎聽不見的嗡鳴從地板下傳來。
"什麼上古文明?"她繼續問,同時輸入第二段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