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白天,隊伍在山洞裡歇息。馮虎和馮棟閒不住,又去附近的山林裡轉悠,這次帶回了不少野栗子,還有幾隻山雞。馮偉找了塊平整的石頭,把山雞處理乾淨,用樹枝串起來,架在火堆上烤。不一會兒,香味就飄滿了山洞,惹得大家都圍過來,眼巴巴地看著。
“彆急,等烤透了再分!”馮偉笑著說,手裡不停地轉動樹枝,讓山雞烤得均勻些。小石頭湊在旁邊,眼睛直盯著山雞:“馮偉哥,這山雞肯定好吃!”馮偉拍了拍他的頭:“放心,少不了你的份。”
中午的時候,山雞終於烤好了。馮偉把山雞撕成小塊,分給大家,每個人都分到了一兩塊。雖然不多,但對於吃了好幾天乾糧的人來說,已經是難得的美味。劉誌剛咬著雞肉,肉質鮮嫩,帶著點煙火氣,心裡卻想著:等這次任務完成了,一定要讓鄉親們也吃上這樣的好東西。
下午的時候,劉雙喜和馮偉又出去了一趟,這次他們運氣好,遇到了一個趕驢車的老鄉,車上拉著不少紅薯。劉雙喜用一小袋核桃,換了二十多斤紅薯,馮偉還跟老鄉打聽了前麵的路況,知道再走三天,就能到兩當縣的地界了。
“老鄉說,前麵有個叫李家坪的村子,村裡有個小雜貨鋪,能換到鹽和布匹。”馮偉回來跟劉誌剛彙報,“咱們的鹽不多了,要是能換到些,就能多醃點鹹菜,路上帶著方便。”
劉誌剛點點頭:“好,晚上趕路的時候,繞點路去李家坪,讓雙喜去換鹽,你在外麵等著,彆暴露隊伍。”
當天晚上,隊伍繼續趕路。月色很好,山路看得很清楚,大家走得比前幾晚快。快到李家坪的時候,劉誌剛讓隊伍在村外的林子裡等著,隻讓劉雙喜一個人進村換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雙喜揣著幾塊銀元,悄悄進了村。李家坪不大,隻有十幾戶人家,大多已經睡了,隻有村頭的雜貨鋪還亮著燈。他推開門,雜貨鋪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老漢,正坐在櫃台後算賬。“老板,我買兩斤鹽。”劉雙喜壓低聲音說。
老漢抬頭看了看他,見他穿著粗布衣裳,不像壞人,就起身拿了個紙包,稱了兩斤鹽:“兩文錢。”劉雙喜付了錢,又問:“老板,有沒有布匹?我想扯一塊。”老漢說:“有,就是粗布,你要多少?”劉雙喜說:“扯三尺就行。”
付了錢,劉雙喜拿著鹽和布,正要出門,卻聽見老漢歎了口氣:“最近不太平啊,聽說國民黨的兵要換防,到處抓人拉壯丁。”劉雙喜心裡一動,故意問:“老板,你知道換防的兵往哪兒去嗎?”老漢說:“聽說是往兩當去,具體的我也不清楚。”
劉雙喜沒再多問,謝過老漢,悄悄出了村,回到林子裡。他把鹽和布交給馮偉,又把聽到的消息告訴了劉誌剛:“剛哥,老鄉說國民黨的兵要往兩當換防,估計就是王泰吉同誌的部隊。”
劉誌剛眼睛一亮:“這麼說,咱們離目標越來越近了。”他看了看天,月亮已經偏西:“繼續趕路,爭取後天就能到兩當縣周邊。”
隊伍又出發了,這次大家的腳步更輕快了。馮虎和馮棟走在前麵,嘴裡還哼著小調,是黑鬆溝裡流行的山歌。賀峻霖跟在後麵,手裡拿著地圖,時不時停下來核對路線。吳新輝則走在隊伍中間,幫著照顧體力弱的人,誰要是走不動了,他就遞過水壺,讓歇會兒再走。
走了約莫兩個時辰,前麵的馮虎突然停住,做了個“停”的手勢。大家立刻停下腳步,賀峻霖趕緊摸過去,隻見前麵的山道上,有幾盞馬燈在晃,還有人說話的聲音。“是國民黨的哨卡!”馮虎壓低聲音說。
劉誌剛皺了皺眉,這是他們遇到的第一個正式哨卡,看樣子是檢查過往行人的。“不能硬闖,”劉誌剛對大家說,“咱們繞路走,從旁邊的山坡爬過去。”
那山坡比之前遇到的更陡,還長滿了灌木。馮棟走在最前麵,用柴刀砍出一條路,大家跟在後麵,手腳並用地往上爬。有個叫姓李的漢子,年紀大了些,爬了一半就喘得不行,馮虎趕緊回頭拉他:“李叔,加油,馬上就到頂了!”老李點點頭,咬著牙,跟著馮虎往上爬。
等所有人都翻過山坡,往下走時,再看那哨卡,馬燈還在晃,沒人發現他們。大家都鬆了口氣,坐在地上歇了會兒,馮偉給每個人遞了口水,補充體力。
“剛哥,前麵就是兩當縣的地界了!”賀峻霖指著前麵的山梁說,“翻過那道梁,就能看見兩當縣城的影子了。”
劉誌剛站起身,望著前麵的山梁,心裡一陣激動。這一路走了十天,雖然遇到了不少情況,但都順利解決了。他回頭看了看身後的隊伍,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疲憊,但眼神卻很亮。“大家再加把勁,翻過這道梁,咱們就找地方宿營,等王泰吉同誌的信號!”劉誌剛說。
隊伍重新出發,朝著前麵的山梁走去。月亮已經快落下去了,天邊泛起了魚肚白,山路上漸漸亮了起來。馮虎和馮棟走在最前麵,已經開始哼起了歡快的山歌,聲音在山坳裡回蕩。劉誌剛走在隊尾,看著大家的背影,心裡卻在想:等這次兵變成功了,他們就能帶著隊伍回來,讓黑鬆溝的鄉親們過上安穩日子了。
翻過那道梁時,天已經亮了。前麵的地平線上,隱約能看見兩當縣城的城牆,像一條灰色的帶子。賀峻霖指著不遠處的一片樹林:“剛哥,咱們去那片樹林裡宿營,隱蔽,還能觀察縣城的動靜。”
劉誌剛點點頭,隊伍朝著樹林走去。走進樹林,裡麵很安靜,隻有鳥兒的叫聲。馮偉趕緊帶著人去撿乾柴,生起了火,劉雙喜則開始分今天的乾糧。大家坐在地上,吃著乾糧,喝著熱水,雖然疲憊,但臉上都帶著期待。
劉誌剛坐在火堆旁,掏出劉誌丹同誌的信,又看了一遍。信上的字跡還是那麼遒勁,“清明前後,在兩當縣城外的大槐樹坡會合”這句話,他已經記在了心裡。他抬頭看了看天,太陽已經升得很高,照在樹林裡,灑下斑駁的光影。“咱們就在這兒等信號,”劉誌剛對大家說,“賀峻霖和馮虎兄弟繼續探路,摸清大槐樹坡的位置,雙喜和馮偉負責後勤,確保糧食和水充足。”
大家齊聲應道:“知道了!”
馮虎和馮棟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又要去探路。馮偉遞過來兩個玉米麵窩頭:“帶上,路上餓了吃。”馮虎接過窩頭,塞進懷裡,跟馮棟一起,朝著樹林外走去。
劉誌剛看著他們的背影消失在樹林裡,心裡卻很踏實。這一路,他們互相扶持,互相照應,雖然遇到了不少意外,但都一一克服了。他相信,隻要他們繼續這樣下去,一定能按時和王泰吉同誌彙合,完成這次任務。
樹林裡很安靜,隻有火堆偶爾發出“劈啪”的聲音。劉雙喜和馮偉正在清點糧食和水,吳新輝則在整理地圖,標記著接下來要注意的地方。小石頭和幾個年輕小夥子靠在樹上,小聲地聊著天,憧憬著任務完成後的日子——有的說要回黑鬆溝種幾畝好地,有的說要跟著紅軍去打更多的勝仗,還有的說要讓家裡的娃去讀書,認幾個字。
劉誌剛坐在火堆旁,閉上眼睛,腦海裡卻浮現出黑鬆溝的樣子——窯洞口的紅燈籠,鄉親們的笑臉,孩子們在溝裡追著麻雀跑,媳婦在石階上補著棉襖,針線穿過粗布的聲響還在耳邊回蕩。他知道,這樣的安靜日子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喜歡旱魃:隴塬骸骨三百萬請大家收藏:()旱魃:隴塬骸骨三百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