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之雪,在晨隆的意誌下,它成為了白金城一種常駐的“背景”。
晶瑩的雪花終年飄落,帶著淡淡的寒意與無處不在的“注視感”。
城市仿佛被籠罩在一個巨大的、冰冷的透明穹頂之下。
起初,這種變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安定”。
犯罪率陡降至幾乎為零,人們夜間行走也無需擔驚受怕,商業活動在一種絕對安全的保障下,反而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
集市上人流如織,商鋪日夜經營。
“繁榮”籠罩著城市。
然而,秩序的代價,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悄然顯現。
常年不散的冰魔法元素,如同細微的塵埃,彌漫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滲透進空氣、水源,甚至食物之中。
它們無聲無息地侵入凡人的身體。
起初隻是更容易感到寒冷,關節偶爾酸痛。
但數月之後,一些體質較弱的老人、兒童,持續的低溫乏力、關節隱隱作痛、對寒冷異常敏感、甚至部分體弱者在夜間會發出無意識的、仿佛被凍僵般的囈語——這與當年艾拉在龍穴中因冰魔力侵蝕而病倒的症狀,何其相似,隻是進程緩慢得多,範圍卻廣袤得多。
醫院的病房開始被類似的病人占據,一種無聲的恐慌在平民中蔓延,隻是懾於守護者的威嚴,無人敢公開抱怨。
也正是在這種彌漫著冰魔力的特殊環境下,一種奇特的現象,開始在白金城的底層民眾和一些低階冒險者中悄然流傳、滋生。
不知從何時起,一個模糊的“共識”開始在酒館、作坊和貧民區的角落裡口耳相傳。
可能它源於那些最早適應了寒冷環境,並隱隱對帶來這份“安定”的守護者晨隆產生崇拜的民眾。
向那位掌控冰雪的守護者“晨隆大人”獻上虔誠的信仰,並願意付出自身“未來多餘的、無用的壽命”作為代價,就能獲得對環境中那無處不在的冰魔力的“親和力”!
這種“親和力”並非真正的魔法天賦,更像是一種臨時的“許可證”或“抗性”。
它能讓人在冰雪環境中感覺更舒適,能稍微調動一絲微弱的寒氣用於冷藏食物、製造冰塊,甚至能讓那些因冰魔力侵蝕而產生的病症得到緩解!
更詭異的是,這種“交易”的代價,似乎低得驚人。
所付出的“壽命”,並非壯年時期的生機,而更像是暮年垂死、本就無多時日的那些殘渣。
對於這個生產力低下、醫療條件惡劣、普通人平均壽命可能隻有四五十歲的世界而言,用七八十歲以後那風燭殘年的、幾乎注定無法活到的“壽命”來交換眼前的舒適與生存,簡直是一筆再劃算不過的買賣!
於是,一種扭曲的“信仰”與實踐開始結合。人們在家中簡陋地刻畫著象征冰雪的符號,有時甚至隻是胡亂畫的幾道線。
在飄雪的窗前低聲祈禱,模糊地念誦著“晨隆大人”的名號,心中許下以“殘壽”換取“冰親”的願望。
漸漸地,一些人的身上,開始縈繞起一絲極其微弱的、混合著冰藍與暗紫的奇異氣息。
他們走在雪中不再瑟瑟發抖,麵龐甚至帶著一種不健康的、異樣的紅潤。
他們能徒手抓起冰冷的鐵器而不覺刺痛,甚至能輕易地製造出些許冰塊。
很快,這種“冰親和”成為了白金城乃至周邊地區民眾的“標配”。
城市在冰雪中煥發出一種異樣的生機:街道上行人麵色紅潤,不再裹著厚厚的棉衣;